第084章南瓜子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山楂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第084章南瓜子

第084章南瓜子

船头,鼓声隆隆。

莲花湖岸边,观看的行人成千上万之众。

湖边有筹办赛龙舟活动方安排的船工,他们擅长凫水,每年来观看赛龙舟,不知有多少行人不慎掉落到湖里,由这些船工们实施救援。

这不人群里传来尖叫声,紧接着有人高呼:“有人落水了。”

连茶楼这里也被惊动了,正当大家替掉进湖里的人担忧时,有就近的船工一跃而下,仰着头游过去,将人捞上岸。

听说落水的人安全了,宋荔提着的一颗心放回去。

清亮的锣鼓声敲响,是赛龙舟的比赛结果出来了,拿到桂冠的龙舟小队下了船,被一群人围堵,正接受百姓们投掷的鲜花瓜果,更有那俊朗的青年郎们,被女子扔来香包、手帕。

宋荔瞧见那青年男子有些眼熟,等看见对方并不接香包手帕,在人群里眺望了一圈,目光定格在一处。

她顺着看去,见到了熟悉的阿蒲。

这才想起来,在铺子门口见过这人。

青年男子越过人山人海,走向阿蒲,两人不知说了什么,朝后方走去,消失在乌泱泱的人群里。

赛完龙舟,陆续有人往湖中投掷自家带来的粽子。

吃过一盏茶,歇了凉,临走前,宋荔连盘子底最后一点南瓜子也不放过,给每人各分了些,装在荷包里当零嘴吃。

新鲜的南瓜子,佐以食盐,小火微培,颗颗果肉饱满,味道只有瓜子表皮的微咸,有坚果的干香,越磕越上瘾。

到楼下结账,她们也将从自家带来粽子,拿到湖里投掷。

一般投掷的粽子,会剥开粽叶再投进湖中,不会污染环境,这些粽子能被湖里的鱼虾食用,为自己祈福消灾。

投了粽子时,宋荔听到身后有百姓议论两省干旱之事:“听说有大批灾民朝苏州、扬州去了,还有朝咱们凤仙郡迁移来的。”

另一人附和:“没法子,往这边逃难还能活,呆在原地要被渴死饿死了。赤地千里,连树皮树根都被挖出来吃了,前日子听我一位逃难来的亲戚说道,那里全是干旱龟裂的一片大地,今年几个月没下雨,办了好几场求雨祭祀,愣是滴雨未落,都说是得罪了龙王,降下天罚。”

先前开口的人倒:“嘘,小点声,这可不兴乱说。小心杀头。”

两人快速没入人群里,一眨眼消失不见。

宋荔也是看过电视剧的,古代哪处旱灾洪灾,让百姓们民不聊生,某些仁德的皇帝还要下罪己诏,上告苍天,安抚百姓和朝臣。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些都是自然灾害,与皇帝八竿子打不着边。

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现代,南水北调,各类先进下水道排放,每年入夏后,遇到极端暴雨,也会时常发生城市处在一片汪洋大海的奇景,不乏也有大雨淹没,抗洪救灾等新闻。

干旱这个问题,放在现代倒是好解决,一记人工降雨炮,分分钟解决掉这个棘手难题。

只是这里是封建愚昧的古代,一旦发生了干旱,如果后续不能及时赈灾,就是皇帝的干系了。

中途一个小插曲,无人在意。

她们一行人在食肆吃了饭,雇了辆牛车,乘着夕阳回到城中。

趁着今日有空,宋荔打算去找木匠定制躺椅、贵妃塌、秋千架,差点忘了,还要相看着换个座驾。

可以买辆驴车,方便出行,推着木推车步行来往,累人得很,有了驴车载人驼物方便省力,不必总是租赁牛车马车。

见干娘和梅嫣神色疲乏,想到梅嫣的脚才痊愈,今天走了这么久的路,想必也累了,她下了牛车,让车夫把干娘她们送回家。

“宋掌柜,我跟你一起去木匠铺子。”见宋荔下了车,小翠也从牛车跳下来,她这个做丫鬟的,哪好坐着享福,自然要替主子们分担些。

目送牛车远去,宋荔带着小翠到了常去的铺子。

铺子里有现成的靠椅、秋千架,唯有贵妃塌需要按照尺寸定制,工期大概要月余。

宋荔付了定金,让对方将靠椅和秋千架运送到家,又去骡马市场找贩子相看了驴子骡子。

本地的普通红棕烈马,售价三十到百两银子不等,正儿八经打西域来的神骏,百千两起步,有些优良品种的神驹,更是价值连城。

普通马匹,以宋荔现在的身价花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能买得起,但是没必要,一来养马成本太高,二来她又不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小姐,需要乘坐马车出门,马车拉不了货,花大价钱,不值当。

马匹的价格遥遥领先,牛和驴子和骡子的价格,相对于便宜些。

一头成年黄牛价值三四十余两,如果这个朝代能吃牛肉,可能宋荔会比较感兴趣。

家中暂时没有农田,不需要耕种,所以黄牛也不考虑。

马匹爆发力强,不耐久,驴子耐久力,骡子为驴马杂交产物,既有马匹爆发力,又有驴子的耐久等优点,价格较驴子昂贵。

市场里只有驴子价格最便宜,一头驴子价格在九两到十两银子不等,宋荔对座驾没有太高要求,平稳省力,能拉货就好。

挑选了几家,她选了最便宜的驴子,跟贩子讨价还价,终于以九两两百文买到一匹心仪的毛驴。

按照贩子教的法子,给毛驴套上了木车,宋荔和小翠依次尝试着赶车,倒也不难,看过几眼便学会了。

买了驴子,顺道买些草料,一块儿放到车上驼回去。

路上,她们赶着毛驴,经过城门口,大老远瞧见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群,汇聚在城外,个个面黄肌瘦的。

这群难民中男女老少都有,也有稚嫩的幼童,眨着天真无害的眼眸,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夜家园突变,千辛万苦来到这座富饶的城镇,却被拒之门外。

瞧着熟悉的一幕,小翠眼眶湿润,有所触动:“当年我阿娘也是因为逃难,将我卖给了牙婆。”

宋荔虽不能切身体会,也知道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府衙应该会安排人手在粥棚施粥,他们不会饿着肚子。”

不会饿肚子,却也吃不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