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五碗面
第进五碗面
冬至,正是十二月下旬。
“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冬至节这天北方大多地方都讲究吃个饺子。
冯老头的饺子馆里,这两天生意格外的好。
早上,冯薇刚打开饺子店的门,外面就有几个人等着,一个个跺着脚哈着气,等着买饺子。
这两天,他们也卖做好的生饺子,许多人没时间包,就拿回家煮,也算是过节了。
冯薇看了眼阴沉沉的天,跟个大人似的和大家寒暄几句,边把客人们让进了屋,说:“这大冷天的,看样子今天要下大雪,爷爷您怎么今天这么早就来了?”
她家十点半开门,十点半之前就有人在门口等着了。
赵爷爷笑呵呵坐下,接过冯薇端来的一杯热水,道谢后才说:“这不是你赵奶奶说让我赶早来你家买冻饺子,留着晚上孩子们来家吃嘛。听说中午小姜的面馆重新开张,我们老两口也不想做饭了,就打算去吃一口热乎的。”
冯薇正给赵爷爷装饺子,都是她和爷爷一早包的,闻言惊讶地停下了手里的活:“微微姐的店要开张了吗?都没消息呀!”
赵爷爷笑呵呵的说:“她好像都没怎么大张旗鼓的通知,我们知道还是因为我女儿在她家那个微信群里,她就在那上面通知了一声。要我说,就应该写个什么通知,字写大一点,贴个海报,然后再在电视上、还有你们年轻人都喜欢的手机上放个什么广告,这才像样。
不过我听我闺女说,她好像也没打算弄得多隆重,鞭炮什么的都不弄。好像通知也是昨天才通知的。哎,年轻人啊,不会做生意……”
冯薇惊讶,“怎么大家都知道了?”
姜月微其实也想弄得排场大一点,可是那要钱啊!她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民币了。
投放广告要钱、印发宣传单要钱,就连鞭炮礼炮都得要钱啊!
更何况这边家家户户挨得这么近,弄点炮仗什么的,再点燃了哪里,就更不好了。
姜月微开始是想通知许多人来着,但后来一想,又觉得通知大柳树巷的邻居们就好像上赶着从人家口袋里掏钱似的,又觉得特意告诉某个人会不会太明显了,就干脆在群里发了个消息,倒是把许多潜水的客人都炸了出来。
【早就想这口了,让我足足等了三个月啊!】
【老板啊,你终于出山了。这三个月里你去逍遥了,我都饿瘦了!】
【就是啊,老板,这次可不会关那么长时间的门了吧?】
……
姜月微赶紧保证,又说了上的新品,才被大家放过了。其实她这三个月过得也不怎么轻松了,这还是没告诉他们她还在a大食堂又支起一摊,不然更有得忙。
她本以为在群里说一下就结束了,怎么说第一天也能来个二三十人吧,结果被秦筱筱拿着那天算的账教育了一顿,“二三十人怎么够!”,吃完晚饭又赶紧让她发了个朋友圈。
这下,大柳树巷里和姜月微交好的商户都看到了,也连夜下单买了花篮。
只是冯薇昨天才考完期末考试,放学又回家帮爷爷包饺子,根本顾不上看手机。而老冯头只有一个老年机,他压根就没有微信。
等赵爷爷走了之后,冯薇匆忙叫爷爷出来招呼客人,她和爷爷说了一声,打算去附近那个花店,给面馆订几个花篮。
等到了花店,冯薇说明来意,花店老板才笑着说:“你不用定六个八个,就定一个就好。从昨天晚上就有不少人从我这里定花篮了,都是给王府面馆的。”
·
冬至这天的清早,天气不好,寒风猎猎,乌云沉沉。
天际边刚蒙蒙亮,大柳树巷里、连带着周边的胡同都冷冷清清,连个行人都没有。
这时,王府面馆却升起了袅袅炊烟,在这冷肃的初冬清晨里倒是让人觉得暖和一些。
不同于外面的冷冷清清,面馆里两人忙得热火朝天,姜月微在烤火烧的炉子前站了一会儿,额上就都是细汗。
昨天柳阿姨找人把炉子搬来之后就擦了个干净,热炉子的时候姜月微也查看了一下炉子的构造。这种炉子她没见过,不过和那种土灶的原理是一样的。
它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钢铁炉子,最底下是烧火烧炭的,中间一层是可以抽拉出来的铁盘,最顶上平平整整,就是现在姜月微烤饼定型的地方。
听柳阿姨说,十几年前很多地方都用这个炉子烤饼。过去那个时候,炉顶上还可以做几壶水,给来吃火烧的食客们冲面茶、兑茶水喝。铝制的水壶有大有小,一放就是好几个。
现在这炉顶被柳阿姨擦得干净,也只用来烤饼定型。
刚才姜月微教了柳阿姨怎么做火烧,主要就是怎么和面、做饼。其实柳阿姨做了几十年的面食,做包子拿手,做饼也是会的,只是没那么好吃。姜月微只指点了一下,柳阿姨就明白了。
不过柳阿姨说:“今天第一锅得你做,讨个好彩头。”
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姜月微觉得柳阿姨说的也不错,就捏了六个小烧饼,各个只有柳阿姨手掌大小,正好她和柳阿姨还没吃早餐,再给秦筱筱留两个,也是图个六六大顺。
姜月微先把六个巴掌大小的火烧坯子放在烤炉顶上,等翻面定型后,再拉出中间的托盘,一一码进去。里面温度高,这样烤出来的火烧外皮酥脆掉渣,里面却软和。
不一会儿烧饼就烤好了,柳阿姨也打了一壶黑豆红枣的豆浆,两人就夹了点昨天做好的酱牛肉。还有柳阿姨拿来的腌好的芥菜疙瘩,切丝用香油紫苏拌了拌,挑了一点夹在烧饼里;姜月微又加了点焯熟的绿豆芽,洒了些辣椒面在上面,两人就这样香喷喷的吃了顿早饭。
火烧表面酥得掉渣,一口下去菜肉都有,满口生香。豆子是昨天柳阿姨就泡好的黄豆,自己打的豆浆浓稠细腻,味道香醇。吃一口夹饼喝一口豆浆,瞬间就干劲十足。
有时候这种最简单平民的食物,却能让人拥有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吃完早饭,两人就开始忙起来了。
昨天两人已经收拾了卫生,又趁着昨天瑞王府和商户们都休息,她俩还借了个三轮车,把面粉、调料这些又收拾了一通,又起了一锅卤味,浸泡入味;酱了一个牛腱子。
刚才吃的夹在火烧里的酱牛肉就是昨天酱好的。姜月微还单起了一锅卤牛杂,吊高汤,又放进冰箱里冻出牛油,忙到很晚才回家。
昨天虽然累,也给今天省了不少事。
今天柳阿姨只需要简单擦一下桌椅,收拾下地面就行。而姜月微得和出面来,还得把昨天那锅卤味拿出来、再烧滚一遍卤水慢慢放置才行。还得把高汤上面析出的牛肉刮干净,然后再炒一锅红汤牛杂,牛杂就泡在里面入味。
柳阿姨也没闲着,忙完之后又给厨房规整一下,将两个装饮料的大桶放在厨房玻璃窗前的那个木头吧台桌上放好。
当初把这两个店合并的时候,姜月微就打算将原本的卤味店当成客人吃饭的地方,摆几张餐桌,之前的吧台桌还留着,这样能装得下更多人。原来的面馆就当做厨房。她舍不得这灶台,土灶煮出来的面不仅味香,还只需要烧柴就好,成本降了不少。只是多添了两个燃气灶,留着爆炒用,可能应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