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四碗面 - 王府面馆 - 三海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王府面馆 >

第进四碗面

第进四碗面

那天之后,尽管姜月微解释了两人还不是那种关系,可每当萧岱来的时候、或是提起萧岱,秦筱筱的笑总是别有深意。

到了后来,姜月微甚至都懒得解释了,秦筱筱反而在有天晚上,萧岱约姜月微去散步的时候,自告奋勇当了电灯泡。

姜月微好奇问她:“你不是总说我们两个有暧昧吗,怎么还要去发光发热?”

秦筱筱更是理直气壮:“调侃闺蜜是一回事,反正你的选择我是坚决拥护的!但是说笑归说笑,也不能真的让你吃亏啊!这大晚上的,你自己和男人出去约会,我怎么放心的下!”

好在萧岱还没觉得怎么样,倒是也把秦筱筱安排得很好。

秦筱筱回来之后,家里就热闹多了。之后姜老太太和隔壁崔奶奶也回来了,两人看上去面色红润,就是都说想家里这口饭了。

弄得秦筱筱都计划好的接风宴没办成,四个人坐在院子里一人端着一碗热乎乎的羊杂汤,姜月微还烙了些油酥小饼,又拌了两样小菜,果仁菠菜和炝拌三丝。

几个人在这深秋里吃得热汗津津,倒是真像崔奶奶说的那样,比吃满汉全席还痛快。

十月过去,转眼就是深秋,北城不少地方家里又冷又阴,外面寒风呼啸,可还有半个月才能供暖。

平房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自己控制取暖。

这晚,姜月微临睡前都要捅一捅西边的灶洞,还有她屋子外面的一个小灶。

东边的灶是直接连着主屋的炕的,也就是姜老太太住的屋子。只要白天做饭的时候把东边的灶烧得暖烘烘的,这一天都不用再烧,夜里余温煨着炕就能睡得舒服熨帖。

姜月微的东屋和秦筱筱住的西屋是后来翻修过的,撤了炕,改了床,又加了几组暖气取暖。所以得整天烧着才暖和。

前两天刚立了冬,本来还忽冷忽热的天就一下子冷了起来。

夜深,也许是今天晚饭吃得多了些,姜月微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干脆起来去把两人的暖气烧热一些。

姜月微披着件厚衣服坐在西边的灶前扒拉,火光幢幢,深夜总是能让人多想。这情景又让她想起上一世在山野村子间辗转,她和师父饿怕了,后来都要带一些土豆地瓜之类的放在身上,等深夜燃起火堆,不论是在厨房还是郊外,都要扔两个进去烤着,暖暖肚子。

她现在倒是不饿,但还是没忍住,找了两个红薯扔了进去,烧一会儿再扒拉出来,用烧过的炭埋好。

从初夏,她来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时间,不知道大干朝那边怎么样。

那天萧岱说,她被抓去城门楼、和萧岱对决那日,阿年也在,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他还认不认得她这个阿娘。

肯定不记得了吧,三岁的孩子哪能记事啊。不过听萧岱说得,后来他倒是找人带把阿年教得很好。阿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帝王……可谁又在乎小小的孩子过得快不快乐?

姜月微叹了口气,在那个时代,谁能快乐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宿命罢了。

她正回忆感叹,忽然身后有个声音响起:“大半夜的坐火堆前叹气,你是有什么想不开的?”

秦筱筱说着,轻巧地坐在她身边,还递给了她一根山楂棒。

姜月微接过来,说道:“又是和孩子们抢的?你都刷牙了还吃这个,也不怕蛀牙。”

“说什么呢,今天这个可是我给胡同里孩子们买的!”秦筱筱感叹,“就是没你上次做的好吃,上次孩子们吃完你做的山楂棒,后来都哭着和家里大人说就要这个,弄得他们一头雾水,买了好多种山楂棒也满足不了他们。嘿嘿,他们说不明白,我也没告诉他们,省得到时候他们都跑来咱家让你做。”

姜月微手里转着山楂棒,笑了笑,问她:“还没好好问过你,这次回家感觉怎么样?”

秦筱筱罕见地叹了口气:“我爸妈都老了不少,看他们这么辛苦就总想让他们别做了,反正也够养老钱就算了。但是看他们做的那么开心,和客人都成了朋友,我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她似乎不习惯这么沉重,转了个话题,“我把你熏的腊排骨和香肠都拿给他们了,他们都说好吃!当时就用腊排骨炒了个蒜苗,又用香肠做了个秦式煲仔饭,嘿嘿。微微你不知道,我爸做好端出来,放在客栈大堂,好家伙,那几个退房的客人都被迷晕了似的,非要买这个腊排骨和腊肠。我把你的方法跟他说了,就是他们那里比较难找到白松,我让他用院子里的送松树代替了。”

有秦筱筱在根本不用担心冷场,姜月微只要给她起个头,她就不会停下嘴。

“还有还有,你教的那几道菜,我回去之后尝过了,果然不错!我妈说,客人们也最喜欢点这几道了。本来我还想着再问你几道,不过我爸说这就够用了。他原话怎么说的来着,‘一个店能让人记住的就那一两道菜,我们做客栈的能让顾客全方位满意才是正经事’。不过他说我这次回去真的胖了,还说觉得我成熟不少,挺放心我在这儿的。

笑话,我一直很成熟懂事的好嘛!”

姜月微笑笑,又扒拉了一下火堆,顺便看看红薯熟没熟。

秦筱筱鼻子最灵,姜月微扒拉炭堆的时候就问:“微微,你烤地瓜呢吗,这么香!”

“前两天奶奶拿回来的,说是一起旅游的一个朋友给的,他自家种的,还有土豆,是软糯面沙的那种麻皮土豆,我也放了几个。”

她本来是想着明天当早点吃,结果秦筱筱搓着手,目光贪婪地盯着灶膛里,“我也就小时候吃过,好多年没吃了呢!”

姜月微无奈笑道:“你晚上吃了那么多,豆角排骨你吃了一大半,不怕撑坏吗?”

秦筱筱摆摆手,“晚上活动量太大,又饿了。好香好香!这地瓜是什么品种的?”

现在有了洗碗机,晚上连碗都不用刷了,她更是没了饭后活动,刷手机已经算是很大的活动量了。

“我也不知道,就随便捡了几个扔进去了。”姜月微挑了个小的,用炉钩子钩了出来,见秦筱筱就要伸手拿,赶紧打掉她的手:“烫!”

等了一会儿,姜月微伸手试了试温度才拿起来,拍了拍灰,一掰两半,又小心地剥掉了烧得炭黑的外皮,瞬间,金灿灿带着红心的红薯露了出来,红心像渗出了蜜似的,一看就软糯香甜。

姜月微把剥了一半皮的红薯给了秦筱筱,自己则留了一小块。

她那个时候红薯还没这么多种类,什么烟薯蜜薯,她只吃过白瓤的,甘甜却很干,没什么水分,比土豆还噎人。她师父管那个叫一瞪眼,每次吃都得捶胸顿足,一噎一瞪眼。

但那个是真的抗饿,虽然后来她们见到红薯就发憷,不过还是得带着。

可到了现在,姜月微又开始怀念这种红薯了。

秦筱筱吃着烫嘴,却依然不停,甚至还要说会儿话:“真好吃啊微微,怎么你连烤红薯都这么香。以后不开饭馆了,我们就去街上卖烤红薯吧!”

姜月微也撕掉了红薯外面被烤得黢黑的外皮,尝了一口。

红薯软糯,没有老梗丝,到了中心的地方又甜又香,红薯里的蜜糖都被烤了出来,格外香甜好吃。

秦筱筱早就把手里那个吃完了,抱着腿眼巴巴地盯着灶膛,嘴里还念叨着:“到时候你烤红薯,我就在旁边推个车卖糖葫芦。糖葫芦用玻璃罩子盖住,干净。蔡姐那不是有一座山都是种山楂的吗,我们就和她收购点,再去捡点山药豆,再来点小番茄、香蕉、橘子、火龙果什么的,反正什么都能穿成糖葫芦。不过我还是喜欢你做的那个中间夹豆沙的,真好吃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