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圆五碗面 - 王府面馆 - 三海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王府面馆 >

第圆五碗面

第圆五碗面

姜月微和老冯点点头,叫了声“冯爷爷”,也算是打了个招呼。冯老头今年和姜奶奶年纪差不多,确实应该叫爷爷。

别看他人瘦黑,衣服穿得也旧,看起来穿了很久的那种,上面的印花都洗掉了,可人倒是干净,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的。

主任见姜月微站起来,他便招呼两人都过来坐。

冯老头只坐了个椅子边,也笑着对姜月微和社区主任点点头。

“小姜,本来我说让你在许老板那个酒馆里做菜,但她那里确实没有明火操作的营业资格,另一家饭馆自己种类就比较丰富了,我就和老冯头商量一下,他同意你去他那里给接待一批这些孩子们。你们商量一下,做点什么才能招待好这些孩子?”

一直没说话的冯老头对社区主任和姜月微点头哈腰地说:“什么都行,就依着小姜老板。”

两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她,姜月微想了想说:“还是包饺子吧,现包现吃,这样也方便轻松一些。”

她又问冯老头:“您拿手的饺子馅是什么?”

冯老头还没来得及回她,社区主任急了:“小姜,这可是我们大柳树巷联合人瑞王府景区第一次接待大型群体组织,来的红星小学也算是北城的重点小学,区里甚至市里都很重视。你看看你能不能做点你拿手的……”

他没说完,就被姜月微怼了回去,“冯爷爷的营业执照上肯定也没有其他的经营范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还是只做饺子吧。再说,饺子也有很多馅儿,口味不同,也有适合孩子吃的。如果家长不放心,我们从做馅儿开始都让大家看见也不是不可以。”

冯老头嘴唇翕动几下,没说出什么话来。

倒是社区主任脸上变了几下,到底是叹了口气:“行吧,不过得打你的招牌啊,人家可是冲着你来的。”

姜月微笑了:“主任,您觉得一条商业街是只有一个金字招牌好,还是这条街上样样都拿得出手强?”

社区主任顿了顿,半晌才说:“小姜啊,你真愿意把别人的店扶起来?”

姜月微看着诚惶诚恐的冯老头,这次是真心笑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吃面条的,有些人喜欢吃米饭、有的人偏爱吃饺子,还有人天天吃火锅都不觉得腻,你们觉得我这小小一个面馆能吸引来多少人?”

社区主任笑笑,拍了下桌子,“那就这样!老冯啊,你真是走了大运了,可得好好谢谢小姜啊!”

他这么一说,弄得冯老头手足无措,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满是沟壑的黢黑脸颊竟然都能看出来被急红了脸。

姜月微扶起了要作揖鞠躬的冯老头,问清了主任那些小孩子们什么时候来,又问清了菜单报价什么时候交上来,就和冯老头一起去他的饺子馆了。

冯老头的饺子馆就叫“家和饺子”,这还是之前社区要求统一换招牌,他临时想的。再之前,他的饺子馆干脆就叫“饺子馆”,连个名字都没有。

饺子馆只靠冯老头自己经营,每天也只能包三样馅儿的,韭菜鸡蛋虾仁三鲜的,猪肉大葱的,还有一个是猪肉菜的,只不过这个菜是什么根据时令来定,有时候是芹菜,有时是酸菜,还有豆角什么的。

他店面也不大,只比面馆以前强一点。屋里桌椅陈旧,和面馆一样也是用两口土灶。只是他挂了个半帘,隔开了厨房和外面。

店虽说小又旧,但卫生倒是干净。

这种小店通常是靠老客才能经营下去,他们也是认店主的手艺。可见冯老头包饺子的手艺还不错,物美价廉。

姜月微和冯老头一起去了饺子馆,里面正有个小女孩在写作业。

冯老头笑着给姜月微介绍:“这是我孙女,小薇,快和姐姐打招呼。”

小女孩身量看着大概十二三岁,瘦高,脸色却是红润,起码在吃上没亏待过她,从个头上就能看出来,已经和她爷爷一边高了。

小女孩看着内向,但并不胆怯,可能是从小就在饺子馆里招呼客人,眼神清亮,声音甜脆。

她接过冯老头手里的布袋子,对姜月微甜甜笑着:“姜姐姐,我叫冯薇,是蔷薇的薇。”

姜月微摸了摸她的发顶:“那我们挺有缘的,我名字里也有个微,是微笑的那个微。”

冯薇眼睛眨眨,“那我能叫你微微姐姐吗?”

“可以呀。”她探头看了一下刚才冯薇坐的那张桌子,问道,“我和你爷爷商量点事情,不会影响你写作业吧?”

冯薇摇头,立即转身去收拾东西,“我没写作业,姐姐你们聊,我先去帮爷爷包饺子。”

姜月微诧异,虽说古人早慧,可冯薇是现代的小孩。这个年纪别说包饺子了,就连洗自己的袜子都不让,家里都很宠着。

姜月微惊讶:“你还会包饺子呢?”

冯薇得意,“那当然,我从小就在我爷爷身边看他包饺子,我现在还会十个剂子叠在一起,只用两只手就能快速地擀出饺子皮呢!”

姜月微倒是见过有会做面食的老人,一手能掐十来个面剂子,另一只手只是扶着面剂子的边,再这么转几回,一沓饺子皮就好了,不比用擀面杖擀的差。

这手法连姜月微都不会,她也只能用擀面杖擀皮,只是手速快点,一个人能供得上三个人包饺子。

冯老头只在一边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也不会说什么话,只顾着给姜月微倒水,让她坐。

姜月微本来还打算问问冯爷爷有什么拿手的,看到墙上贴着的三种饺子也就知道了。

她让冯爷爷坐在她对面,先笑着寒暄了一下:“薇薇长得漂亮也懂事,都是您教的好。”

冯爷爷腼腆一笑:“娃是自己品性好,我没费什么力气的。”

姜月微也约莫看出来现在是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也没提别的,顺口问道:“今天薇薇怎么没去上学?”

冯爷爷面色一滞,笑得勉强,“娃学校今天不上课,孩子们去什么研学了。自愿参加的,娃不想去就没去了。”

姜月微还能看不出这其中的难言之隐?

这饺子馆只卖三样馅儿的饺子,便宜量大,猪肉大葱馅儿的才二十块钱一斤,现在买一斤猪肉都十二三了。也就是仗着在这没有房租,只交个电费和水费,冯爷爷是压根没把人工费用加进去。

姜月微在心里叹了口气,现在这个时代是比他们那时强太多,可老实人依旧是挣不到钱,祖孙俩有个饺子馆,日子却过得紧紧巴巴的。

她没再继续让冯爷爷为难,想和他商量一下接待红星小学孩子们的事。

“这算是我借用您的地方,是要交一部分费用的。食材我们分着买也不划算,您如果信得过我、食材这部分就我来负责。您放心,肯定是好菜。卖菜的老板是我朋友,她就住在西郊那边,也和附近的农民有合作,经常收一些他们自家种的菜。没催熟抹药,给孩子们吃放心些。”

冯爷爷连连点头,他做了一辈子老实人,本本分分开店,也不求大富大贵,只要把孙女供出来读书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他最担心的就是让客人吃得不放心,尤其对方还是孩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