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三碗面
第卅三碗面
端午之后,大柳树巷的生意总算比以前要好上许多。
曾经那个半死不活的商业街如今在周末也比以前热闹了些。
姜月微发现,就连大家去社区开会的时候都比第一次兴奋许多。裁缝店老板娘还拉着姜月微,非要给她量身定做一套旗袍。
“你这身条这么好,穿上去那就是活字招牌。不是我跟你吹牛,我老头儿那手艺可比外面那些不入流的小裁缝强多了,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给大家小姐做衣服的。”
老板娘心思活络,谁都能看得出来。
这些天面馆客人络绎不绝,裁缝店老板娘这是打着让姜月微打广告的心思。
她本来就是衣裳架子,端午那天穿着社区发的简易汉服都那么漂亮出片,还有不少人在下面求衣服链接,这不是妥妥的“民间代言人”嘛。
好在,姜月微以不方便干活为由婉拒了。
那裁缝店老板娘也不气馁,一心想给她做出方便干活又漂亮的衣服。
“肯定给你用得是最好的料子,夏天凉快冬天的暖和舒服。”
她又想起毛毛姐和社区主任提过最早见姜月微穿的古装,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就想问她拿个样子。
姜月微那件衣服早就收起来了,衣服料子倒是凉快,就是不是夏天的款式,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热。
裁缝店这次吃到了租汉服、做妆造的甜头,不过她进的那批汉服不能洗不说,款式还烂大街了,还不如让她老公自己打板自己做,这才有想跟姜月微讨那身衣服的说法。
“以后你四季的古代衣服我全包了,你也别心疼,就当工作服穿,连围裙我都给你做一沓,配衣服穿。保证让你年年有新衣服穿。”
姜月微哭笑不得,想要拒绝,这事儿却恰好被主任听见。
主任拍着大腿说是好主意,还想和老板娘谈一下给每个商户都定制两套古代工作服的事。
他们去商量时,荷叶连忙凑到姜月微身边,刚才她都插不进去:“微微姐,我中午去你那吃面,今天有什么新鲜的吗?”
过了端午,一天比一天热。即便店里空调大开,点牛杂面的人还是渐渐变少了。
这些日子姜月微做的牛杂面越来越少,昨天刚准备了新的菜单。
“除了牛杂面,这周我准备上一些凉面。”
荷叶惊讶:“那你做得过来吗?”
“凉面简单,我做的凉面大概用到的都是一种面,只是卤子不同。”
荷叶又问了都有什么凉面,恰巧姜月微昨天刚拟定了菜单,说道:“这周有四味凉面、翡翠凉面和什锦凉面,回头根据时令菜下来,再慢慢加吧。”
荷叶欣喜地睁大双眼:“那就是说,这些面不会下架了?!”
“起码过完这个夏天,之后看大家的口味再酌情更改菜单吧。”
姜月微看她这反应,也笑了。
之前岚姐就说过,她搞得这种“限时销售”跟卖奢侈品似的,她还不信,觉得她只是按照时令蔬菜决定菜单。更何况她以为大家吃一周也该吃腻了,正好换换花样。可太多种类她也做不来,就只能换着来了。
她现在的客人还是老顾客居多,那些端午活动来吃面的客人大多不在附近居住工作,只能周末来尝尝鲜。
刚开始她在群里更换菜单,群里的人纷纷叫苦连天——
【怎么办,我还没吃够呢,怎么就下了?!】
【姐,姜姐,你是我亲姐!没有那碗鲜蘑鸡丁打卤面我活不下去,能不能接着上啊!】
【老板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我们可以众筹帮忙的,别下我的葱油拌面,远在他乡的游子就靠这口家乡面吊着一口气了!】
【啊,不是,早知道我就囤它个十碗八碗慢慢吃了……】
……
可无论他们怎么哭天抢地地抗议,食材不新鲜她也不能再做了。不过等新的面条上来之后,他们又把旧的忘了,夸起新的面条来毫不吝啬。
【诶,酸菜肉丝面就是我的命,我能一天三顿都吃它!】
【什么茄丁打卤面,怎么能比得上这碗什锦凉面,这是朕的新宠妃。】
……
然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群里就开始打卡以打卡本周的第一碗新面条为风尚了。
宇文就是其中一人。
当初他吃过的鸡丝汤面之后,本想着先忙端午的事,之后再去吃,没想到之后姜月微再也没做过。
他到现在还回味那个味道,况且汤面口味清淡,又不想其他面条一样没味道,味道鲜甜,吃完胃口都好了不少。
如果能连续吃一个月,他估计已经胖得跟老王一样了。
听到姜月微上了新菜单,宇文也凑过来问:“姜姐,新品今天就有了吗?”
他其实比姜月微要大两岁,但后来也跟着荷叶叫她姜姐、薇薇姐什么的,还被荷叶骂过装嫩不要脸。
不过“姐”这个称呼又不是指年纪,是代表了姜月微在他心中的地位。宇文就还依姐、姐地叫着。
姜月微点头。
“不过,你还是要放辣椒油吗?”她看着宇文脸上冒出的一颗红色的大痘,不确定地问,“如果需要的话我一会儿多炸一点。”
宇文听到“辣椒油三个字眼睛都在放光:“当然要了!甭管什么凉面,和辣椒油都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