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进军新业务 - 对待重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 叶莲戏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81章进军新业务

苏父苏母对苏晓泠拒绝租铺面给张福荣一事有微词,让两人在亲戚面前脸上有点挂不住,但觉得女儿只是小孩子脾气,不懂事,过段时间再跟她说说情,女儿应该也就同意了。

出发那天,苏父苏母还是和颜悦色的,千叮万嘱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之类。

苏晓泠和陈旭苒是在粤州机场碰的面,乔州到粤州要四百多公里,虽然在同一个省,但没有高铁的时代,四百多公里的路程火车需要七八个小时,陈旭苒二话不说选择了飞机。

好在两人到达时间差不了多少,陈旭苒的航班比苏晓泠的早到四十多分钟,两人便在机场碰头,一同打车去往陈丽君厂里。

一路上,两人在后座小声聊着彼此这段时间的经历。因为前头有司机,有些敏感词汇两人用了暗语或英文替代。

“后来你去了你那个姐姐家做客吗?”

“去了。中途longriver还回来了一趟,打了个招呼。”

那天是周日,因为听女儿说约了好几年没见的陈叔叔的女儿来家里吃饭,好几天没回家的马长河破天荒地回家吃饭了。

见到陈旭苒,马长河表现得很是热络,但热络的同时,也带着试探。

马长河主动聊起陈旭苒的父亲并偷偷打量,发现陈旭苒神色如常,才似乎放下些警惕。

陈旭苒那晚看到的孕妇,后来她偷偷跟踪过,确实是马长河养在外面的女人。

马长河当年为了走捷径,娶了比他大6岁的妻子。马思思出生后,马长河一直希望有个儿子。

但年轻时忌惮妻子家里的势力,一直隐忍。前些年老丈人退下来了,他便开始在外面找女人为自己传宗接代。

到目前为止,马长河的妻子以及女儿马思思都被蒙在鼓里。

“riverhasanotherapartment,那里藏了很多cash,少说有10million。”

以上是陈旭苒三个星期的全部发现,虽说离查出马长河跟陈父的死因有何关联还有很大差距,但光是查到那些信息,苏晓泠对陈旭苒已经很佩服了。

陈旭苒:“假期冯骥跟你联系过吗?”

苏晓泠:“发过几条信息,打过一两次电话,‘冯工’正忙着考职称和参与三峡大坝的建设事业呢。”

二人到工厂的时候将近下午四点半,前台姑娘和她俩已是熟识,见了二人灿烂一笑。

刚到陈丽君办公室门口,就被眼尖的陈丽君看到,笑着招呼两人进屋坐下。

陈丽君:“早上就盼着你们了。路上还顺利吧?”

陈旭苒:“挺顺利的。”

苏晓泠:“陈姐,目前新公司人员配置都到位了吗?”

陈丽君:“都差不多了,基本都是原来公司的老人。这次喊你们来,主要是把你们俩介绍给大家,以后彼此工作上也方便配合。”

助理来敲门,说人都到了,可以准备开会了。

陈丽君带着陈旭苒和苏晓泠来到会议室,陈丽君坐在主位,示意陈旭苒和苏晓泠坐在她身边。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两位年轻的漂亮姑娘,”她对左右二人比手示意,“是江大英语系的高材生,也是我们凤翔的商务经理。以后请大家多多配合两位的工作。”

又示意二人:“你俩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苏晓泠示意陈旭苒先来,陈旭苒起身简单说了两句,语毕,陈丽君带头鼓掌。

苏晓泠也简单作了自我介绍,掌声又起。

接着是其他人的自我介绍,他们都是老员工,彼此早已熟识,主要是说给陈旭苒和苏晓泠两个新人听的。

陈丽君又道:“让我们再次欢迎两位美女的加入。”说着带头鼓掌。

这次会上,主要讨论了后续业务的开展模式,还听取了陈旭苒和苏晓泠两位新人的意见和建议。

陈旭苒道:“客户来源主要是每年春秋两次的粤交会。下半年的粤交会是10月份,我们到时可以参展,并发展一些新客户。”

苏晓泠道:“是的。其次,国内目前基本上没有自主的女装品牌,我们可以打造一两个我们自己的时装品牌。”

陈丽君略微沉思,道:“可以展开说说吗?”

苏晓泠:“比如,我们一想到高奢女装,首先想到的是香奈儿,迪奥,i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国人自己的女装高奢品牌。”

陈丽君:“但是,很多国人觉得品牌都是国外的好,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品牌在国内有市场呢?”

苏晓泠灿烂一笑,道:“陈总,您问了一个好问题。”

下面众人也发出一阵笑声。

苏晓泠继续:“大家听说过‘某姿’没有?一度有流言,说它其实是个国产品牌,只是去国外走了个过场,留了个洋,然后回来说是个海外的国际品牌。

不管是真是假,但它在国内商场很受欢迎是个事实。所以我的想法是,对于高端品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曲线救国?”

除了陈丽君,在座的众人也有点头认同的。

苏晓泠继续道:“第二就是,我们还可以打造一个针对国内市场的中端品牌,定位在都市女性、时尚白领。年龄段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29岁这个范围。

这个客户群,收入也许并不算太高,但也过得去。加上年轻人爱美丽,又做着办公室的工作,穿衣品味和风格上必须显得职业化,又不失活力。

主要是,这个层次的客户群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会占主流,所以,这个定位的服装,虽然利润没有高奢那么高,但重在客户量大。”

陈旭苒也频频点头,她和苏晓泠都是在那个年代走过一趟的人,特别有感触。她自己那时候虽然在高校教英语,但也很喜欢ol风格的服装。

苏晓泠完全是想到了她自己,重生前,毕业没几年的她特别喜欢逛商场,特别喜欢两个牌子的国货女装。

每季上新都要买,一买还买好几套,以至于自己早期那点可怜的工资都换成了衣服包包和鞋子,直到27岁那年跳槽后工资翻倍,才彻底摆脱了“月光族”的生活。

苏晓泠继续,道:“第三就是,承接国际大牌服装的来料加工(oem),赚加工费。虽然赚个辛苦钱,但是也能从中多了解和积累国际大牌服装的制作要求,提升我们自己服装品牌的制作工艺和质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