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老年大学还得继续 - 对待重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 叶莲戏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80章老年大学还得继续

这次回来,苏晓泠得知的另一个消息,是姚新燕和姚静燕两位表姐都有喜了,预产期在年底。

重生前,自己的这两位表外甥女都是春节后出生的,属蛇。这次如果在年底出生,那么两位表外甥女就成了属龙的。哎,不管了,到时且看答案揭晓吧。

她抽了一个上午,去水果店买了些当季的水果,骑车前往姨妈家。

两位表姐虽然都结了婚,但每天基本都在一起。

姚静燕不喜欢住市里,说没劲,就搬回乡下自己家里住。姚新燕在婆家不自在,每天早晨都会让表姐夫送她回娘家。

姐妹俩其实都是放不下左邻右舍那帮子老牌搭子。

这天苏晓泠一到,两人早就在家等着她了。

姚静燕:“来就来了,还带什么水果!跟我们你还见外!”

苏晓泠:“这不难得回趟家,上门看看两位阿姐,总不好空手吧。”

姚新燕:“下次别带了,家里都有。”

姚静燕:“听说你在外面赚钱了?还帮你爸妈买了店面房?可以呀!”

姚新燕:“以后出息了,别忘了带带我俩啊!”

苏晓泠心道,你俩的焦点全在麻将上了,还有精力它顾吗?

重生前,两位表姐一直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人到中年都没有什么建树。好在把两位女儿都培养得很正。

但话说回来,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平平淡淡才是生活。

没聊几句,两人又急着出去打麻将了,临出门,才想起说让苏晓泠留下来吃午饭。

苏晓泠目送两位孕妇小跑着出门,摇摇头,帮两人锁好门,走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陈丽君的新外贸公司也注册好了,名字叫“凤翔”。顾名思义,凤凰展翅,九天翱翔。也是大展宏图的寓意。

陈丽君打电话来催陈旭苒和苏晓泠快点去粤州开展工作。

陈旭苒也已在乔州住了三个多星期,苏晓泠便和她约定直接在粤州见。

由于苏晓泠和苏父苏母提过,自己会去陈旭苒家,加上苏父苏母通过这两三周的课程,眼界似乎也略有开阔。

是故,父母对于苏晓泠提出即将去和陈旭苒碰面之事未进行过多阻挠,只对苏晓泠独自出行的安全问题表达了担忧。

苏晓泠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里的亲戚都上门对她表示慰问和祝贺,主要都是因为,听说她一次买下了甫南农贸市场的三个铺面。

尤其是张福荣两口子,上门来说,自己规划好几年了,想做点正经营生,听说外甥女买了铺面,想要“租”来开店。

苏晓泠知道父母爱显摆的性格,便早就对某些亲戚可能会提的无理要求有了预料。

苏晓泠道:“小舅,这几个店面的租金,我是打算以后给我爸妈养老的。”

苏母和苏父两天前也向苏晓泠转达过张福荣的要求,父母的意见是觉得反正自家有几间呢,便宜点租一间给张福荣也没关系,稍微少赚点就少赚点,亲戚之间肯定能帮则帮的。

苏晓泠没有同意。父母觉得她不讲人情,自己从小“听话”的女儿,怎么出门读了个大学,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了。

苏晓泠不知道母亲有没有把自己的意思对张福荣传达清楚,或者是张福荣不死心,才自己亲自上门再确认一遍,也或许是苏父苏母不好意思拒绝张福荣,让张福荣自己来跟苏晓泠说。

张福荣:“晓泠啊,你爸妈现在也才四十多岁,还没有要到养老的年纪,他们自己也开着店,也有店面,收入应该是不愁的。”

你看,甫南农贸市场那里,你反正有三个铺面呢,先便宜点租给我一个,要是赚了钱,后续我再原价续租也不是不可以。”

苏晓泠:“这三个店面我打算打包整租,一年一付。第一年不低于12万,以后每年市场价格再涨,我也会涨。”

张福荣没有死心,他叹了口气,试图打感情牌,道:“晓泠啊,你也知道,我是你外公外婆的老来子,我结婚时他们年纪已经大了,根本没帮上我什么。

那时候别人家娶老婆,有些家境好的,父母都帮忙盖了楼房,而我娶你小舅妈时,家里还是三间破旧的老房子,家里的楼房还是后来我和你小舅妈一起盖的。

你看,张峰读完初中也没上学,已经开始工作了。虽然比你小一岁,但他过三年也到了法定年龄,我们也得给他张罗讨媳妇了。

家里现在的状况,我也想帮帮他,给他多攒点家底。”

苏晓泠听得直想翻白眼。你虽然是外公外婆老来子,但老两口从小一直把你当宝贝,怕你讨不起老婆,生生把你上头的两位姐姐留到二十六岁才嫁人,就是为了多给你攒点老婆本。

现在好了,你为了给自己儿子攒老婆本,都算计到外甥女头上了。

“小舅,老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我爹妈只生了我一个女儿,张峰可是我的‘表弟’。”

苏晓泠完全不打算在这里浪费口水,道:“妈,我要坐车去市里买票了。”说完,背着小包出了门。

张福荣夫妻如果真是本分人,苏晓泠不但不会袖手旁观,还会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佛说,众生都是自己累生累世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那么,帮谁不是帮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呢。

关键张福荣夫妇不单单是白眼狼,你帮了他们,他们还会冷不丁窜起来咬你一口。

苏晓泠知道,按照父母死要面子的性格,自己走后一定会私底下答应张福荣一些好处,但这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也根本管不了。

死要面子和贪嗔痴慢疑一样,根植于内心深处,这不是单单靠多上几天课,多读几本书就能消除的。

穷惯了,受压迫惯了,有朝一日日子稍微好了点,就开始攀比。

重生前,父母怪自己没让他们一如既往地“有面子”下去。

而如今,就算自己很年轻时就能赚到很多钱,让父母不用像原来那样每天奔波于生计,但只要父母没能从灵魂上得到治愈,那么,父母充其量也只能做虚荣的暴发户。

坐在开往平州市的中巴车上,苏晓泠想,老年大学还得继续,但愿希望在父母身上,认知的量变也能引起质变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