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无欲则刚 - 对待重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 叶莲戏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79章无欲则刚

晚上,苏晓泠和陈旭苒通了电话,告诉她自己这几天置了几间铺面,把钱基本都花完了,并询问她这两天的近况。

陈旭苒大致说了下自己那边的进展,并且表示置业的话打算等去粤州的时候再看看,也置办几间商铺。

苏晓泠道:“有眼光,粤州那是妥妥的一线城市。”

“晓晓,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等我这边差不多了就去找你。到时你还在乔州,我们就乔州见,你去了粤州,我们就粤州见。”

第二天早饭后,苏晓泠还是骑自行车来了镇上,帮父母各买了套文房四宝。

两个砚台和两条松烟墨都是基本款,大中小羊毫狼毫各来了两套,毛笔选的中等偏上的质地。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苏晓泠小学时,硬笔和毛笔书法都曾被老师选送参加评比,且在平州市获过奖。

她深知一支好的毛笔,对书法初学者而言起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硬件加持,还有精神和信心层面的鼓励。

她又买了两支自动铅笔,两块橡皮,两只铅笔盒,几本笔记本,以及几支比较好用的水笔。

又到离甫南农贸市场不远的那个商场买了两个双肩书包,一黑一红。随后回了父母店里。

看到苏晓泠买的一大堆学习用品,反应最大的是张峰。

“哈哈哈哈,晓泠阿姐,姨妈和姨夫这么大年纪了,你还让他们去上学?”

苏晓泠:“活到老学到老嘛。”

张峰:“姨妈姨夫,你们要去上学了,还学得进吗?”

正在厨房里做饭的苏父:“我上学时可是班上成绩最好的。”

“成绩好!”苏母语带讽刺,“早上我没提醒你,你就又算错账了。”

苏父:“那是看错了,少算了一件。”

苏母:“是,你经常看错。”

张峰:“晓泠阿姐,那到时姨妈姨夫去上课了,店里怎么办呢?”

苏晓泠:“这你不用操心,又不用上一整天。再说,你和小陆不都在的吗?”

才过了一晚上,苏父苏母不但想通了,连店里两个伙计都知道了他俩要去上学的事了。

所以啊,自己还买了九溪商业街铺面的事情是坚决不能让父母知道的。

苏母看了苏晓泠给自己买的书包后,开始在碎布篓里翻找。说是碎布篓,里面除了一些品相和质地不错的碎布外,还有一些不到一米的零散布料。

苏母翻出一块较大较厚实的红色重磅棉麻织花面料,问苏晓泠:“这块料子我做个书包怎么样?”

苏晓泠由衷道:“很不错。”

苏母用米尺量了量,拿起喷壶喷了点儿水,铺到工作台上,开始用划粉和竹尺比划开了。

对母亲在这方面的手艺和品味,苏晓泠自小一直都是有点赞叹的。

“妈,我这几天跟你学手艺吧。”苏晓泠道。

重生前,苏晓泠虽然自小耳濡目染,也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东西,但毕竟没怎么学过练过,做得比较粗糙,比较不讲究。

以至后来国风重新流行,她有点后悔原来没跟着母亲好好学一学,闲暇时也好自己摆弄摆弄。

这不,机会又重新回来了。

“好啊!你确定你真的想学?”

“千真万确。”

“那太好了,妈妈太开心了!你过来看着,这个包其实很简单,只在这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说着,苏母示范起来。

苏晓泠也去碎布篓里翻出一块比苏母刚才那块小一点的布,同样的材质相似的花纹,只是自己这块是藏青色的。

布在娄子里拿出来有点皱,她如法用喷壶喷了点儿水,平铺在工作台上,跟着苏母的步骤动起手来。

“你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快,学这个一定也很快。”苏母对女儿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很自信。

这一天直到晚饭前,苏晓泠一直在做这个布袋。没有缝纫机给她用,她就全部用针线缝,100%纯手工。

单层不美观,也不结实耐用,她也加了个内衬,这样工作量又增加了1/3,细细密密的针脚,她几乎当成手工艺品在做,整整做了两天半,终于把一个一尺见方的挎包做好。

紧接着,苏父苏母的老年大学也开学了。说是老年大学,其实一天也就两节课,上午9点到10点半。

周一下课回来,苏父和苏母都很兴奋。上的是文学课,说是那个文学老师,正好是教过苏晓泠初中语文的周老师。

周老师对苏父和苏母没有印象,但两人一说自己女儿的名字,周老师马上就记起来了。

得知苏晓泠考上的是江大后,周老师把苏晓泠一通夸,还说是苏父和苏母培养得好,又鼓励起苏父苏母,说他俩一定也能学好。

第二天和第三天,乃至第一周的情形也都差不多,凡是认识苏晓泠的老师,都夸苏母苏父。

不认识苏晓泠的老师,听了其他老师的简单介绍后,也对苏父和苏母加以鼓励和褒奖。

有了老师们的垂青,班上其他的大叔大妈学员们也对苏父苏母纷纷递来橄榄枝。这样的开局,让苏父和苏母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养身操课的就是报名的蔡老师,除了课堂教学外,蔡老师每天早晨6点半在附近公园里带着一起练。

一个多星期下来,苏父苏母都觉得自己这些年累积起来的肩颈职业病都有了好转,精气神也明显上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