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不相信我,只相信钱
此时才下午三点半,苏晓泠又去了一趟家电市场,买了一台台扇。回父母店里前,路过老字号点心铺,买了五只海棠糕,苏晓泠看着出锅的,正透着满满的松仁和焦糖香。
回到父母店里时,刚过4点。苏母见她两只手提满了东西,放下手里的活儿就上来接。
“买台扇干嘛?家里有啊。”苏母道。
苏晓泠没回答,道:“呐,海棠糕。”苏晓泠把另一只手里的塑料袋子递上。
“晓泠阿姐,你真的去买海棠糕啦?”张峰问。
苏母接过塑料袋子,里面还有个纸包:“五个,正好一人一个。”
张峰放下手里的活儿,上前从袋子里拿了一小张油纸,拿起一个开吃起来。
苏母也用油纸拿了一个,递给小陆。
苏晓泠进厨房洗了手,也出来一起吃下午茶点。
五点半张峰和小陆下班后,苏晓泠和父母一起晚饭。
江南人家的晚饭,通常分为干湿两种。干的是中午的剩饭,湿的是用部分剩饭煮成的泡饭。苏晓泠家也是。
菜是中午剩下的,腌黄瓜、清炒长豇豆、熏鱼、和红烧肉。
吃饭前,苏晓泠从背包里拿出2万块钱,交给苏母。
苏母一惊,道:“泠泠,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苏晓泠道:“爸,妈,你们还记得过年我跟你们说我在学习编程吗?这就是我学完编程后,写代码赚的。”
苏母看了苏父一眼,问:“蛋母?什么‘蛋母’?”
平市话中,代码和蛋母同音。
苏晓泠又用普通话说了一遍:“是‘代码’。就是计算机软件。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计算机也有专门的语言,我就是用计算机的专用语言来写游戏软件,写完就卖给网络公司。”
苏母似乎明白了一点,犹豫着道:“哦,”又转向苏父,“对了,隔壁店里那个老王家的女儿做会计的,据说也在学计算机,是不是就是那个?”
苏晓泠:“不太一样。我之前学的是怎么用计算机专用语言去写软件,她是学怎么使用计算机里面已经写好的软件。当然我写的软件,跟她学的软件不一样。但是她学的软件我也都会用。”
苏母虽然还是不懂,但她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她女儿的计算机本事比隔壁老王家女儿要大很多。
苏母很开心,道:“那你这些钱,是要我帮你收着吗?也好,你还是学生,身上有太多钱不好,免得乱花。妈妈帮你收起来,反正你下学期又要交学费了,还要生活费。”
苏晓泠:“是我给你们的。”
苏母还是没反应过来,道:“反正我们的最后也都是你的。”
苏晓泠又从包里拿出苏父在新生报到后,帮自己在校门口的银行开户的存折,交给苏母:“爸,妈,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已经留好了。这存折你们自己收好吧,里面的钱我没动过,以后你们不用再给我汇钱了。”
苏父也是不可置信,道:“你是真的以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吗?”
苏母:“除了这两万,你自己还留了多少?你一共赚了多少?”
苏晓泠:“下学期的费用反正够了,就算不够我还可以继续写代码卖钱。”
苏母:“那你又要学习,又要写什么代码,会不会很辛苦?”
苏晓泠:“你们这么多年起早贪黑开店,难道不辛苦吗?至少我可以保证,我写代码,以后收入也不会差的。我希望到时可以让你们提前退休。”
苏父“呵”了一声,表示不信。
苏晓泠也不想跟他吵,心道:你从来不相信我,你只相信钱。她本来下午一个人去买铺面,就是不想让父母这么快知道,以自己对爹妈的了解,不出三天绝对人尽皆知。
但黄建伟和他爸知道了,说不定黄建伟的妈妈也就知道了,黄建伟妈妈知道了,绝对要不了三天,自己爹妈一定也会知道。
她去包里拿出三份合同,放到桌上,推到苏父面前。
苏父接过,问:“这是什么?”
苏晓泠:“你打开看,今天下午我出去就为这个。”
苏父戴上老花镜,看到标题时愣了。他往下看,一直看到总价59万,看到最后一页甫南房产责任有限公司的红章,和苏晓泠的签名以及红手印。
苏父放下手里的购房合同,问:“59万,你哪来这么多钱?”
苏母拿起那份合同,一个个念着上面的字,苏母不一定能读懂所有内容,但标题和里面的数字她是认得的。
她不可置信地瞪着双眼,问:“这59万也都是你写那个代码赚的吗?”
苏晓泠道:“是的。”
苏父凝重道:“我不相信。”
苏晓泠:“我们学校有长得很好看的女大学生去夜场坐台,但是一个月收入万把块已经封顶。那些女生开销也很大,一个学期下来,能存下两三万不错了。
去偷、去抢、去贩毒,你们女儿没有这样的胆量,去坐台我也不是那种人,而且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苏晓泠又接着道:“就算你们不相信我,至少也应该相信你们眼前看到的数字,以及学校寄给你们的我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吧。
哦对了,爸,陈旭苒,你还有印象吗?”
苏父:“就是你们宿舍那个g省的女孩子吗?你说过她得过全国武术冠军的?”
苏晓泠:“就是她。我俩是一起学习计算机编程的,这个学期她也赚了不少钱,比我还多,你不信,我现在就能给她打电话,你自己问她。”
苏父终于咯咯咯笑了,道:“哦……陈旭苒这么厉害,赚得比你还多?”
苏晓泠内心翻了个白眼,道:“是啊,我俩每天都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晚自习,卖代码收款我也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