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遇到老同学 - 对待重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 叶莲戏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72章遇到老同学

老唐回身,门口进来两位身材颀长魁伟挺拔的男子。

老唐的脸立马堆起了笑容,上前从口袋里掏出红南京,抽出一根递给来人,道:“黄书记。”

黄书记推辞,从口袋里掏出软中华,抽出两根,一根递给老唐,一根叼到自己嘴里。老唐笑着接过软中华,将自己的红南京收好,掏出打火机,凑到黄书记嘴边先帮黄书记点烟,又回过来把黄书记给自己的这根软中华点着。

“苏晓泠!”黄书记身边那位和黄书记身高相仿,一头挑染的飘逸中长碎发,明眸皓齿,但年龄和苏晓泠相仿的年轻人道。

此人正是苏晓泠初中和高中的老同学,黄建伟。“黄书记”就是黄建伟的父亲,甫南镇下辖某村的村支书。

黄父除了是村支书,也是甫南镇创业较早的一批人,苏晓泠记得上初中时,班上同学就都知道黄建伟的爸爸有两个工厂,一个玩具厂,一个模具厂。

在场的黄书记和老唐,目光在黄建伟和苏晓泠身上逡巡了一遍。

“你们认识?”开口的是黄书记。

“老同学。”黄建伟轻松道。

接着黄建伟转向苏晓泠,问:“你怎么在这里?”

“她也是来买店面的。”还没等苏晓泠开口,老唐就替她抢答了。

“甫南农贸市场的铺面吗?选好买哪间了吗?”黄建伟问。

“就是这一楼并排的三个。”老唐指着图上苏晓泠刚说的那三间,再次抢答。

“你一个人来的吗?你爸妈没陪你一起来?”黄建伟又问。

“他们在店里忙呢,走不开,我先自己过来看看。”苏晓泠道。

黄父显然对儿子老同学的行为和回答都甚为意外,但没有多问,只是拿过桌上的那张平面图扫了一眼,指着苏晓泠选的那三间旁边剩下的五间铺面,道:“建伟,那我们就选这排剩下的这几间吧,一楼到三楼。”

按照价格表,单买一个一楼的40平方的铺面大约是10万,二楼约6万5千,三楼约4万。如果从一楼到三楼一起买是20万,就是整体能优惠5000块。

苏晓泠读小学时,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的父亲是厂长、副厂长,这些同学家境都很好。

在八十年代末苏晓泠还在读一二年级时,那些同学家里不但都住上了二层小楼,而且装修豪华,全套真皮沙发、墙纸、实木地板,冰箱彩电洗衣机录像机,卫浴抽水马桶。

苏晓泠读初中和高中时,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家的父亲都是某某村的村支书、民办企业家。初中的班主任除了对黄建伟,也对班里另外几个家境好的同学格外关照。

“这几个铺面,中间隔断的墙可以打通吗?”黄父问出了苏晓泠想问的话。

老唐道:“每隔四米就有一根承重梁,每个开间正好是4米宽,中间的隔断墙都是能打通的。”

听完回答,黄父当场就从随身的包里取出5扎百元大钞,一扎一万,到第三张桌子的出纳那里付了定金,同时跟老唐签了协议,协议约定剩下的95万款项15天内付清。

就在黄父付定金签协议的时候,又来了一对中年夫妻,苏晓泠认出这俩人是苏晓泠父母家后来的邻居。

这对夫妻目前还不认识苏晓泠,只是看了苏晓泠和在场的黄家父子一眼,嘀咕了一句:“这么多人。”

坐在第二个办公桌的稍年轻的男子迎了上去。

黄建伟报了暑期驾校,等会儿还要去练车,就跟着黄父一起出了门。临走前,黄建伟和苏晓泠互留了手机号,说过几天打算约几个老同学聚一下。

苏晓泠今天下午本身就是打定主意要来买铺面的,不同的是,本来还以为可以偷偷地买,不料遇见了黄建伟和黄父。

甫南镇能有多大,既然已经有熟人知道了,也就很难瞒得住了。苏晓泠随即从小包里取出三沓百元大钞,付了定金。

签协议之前,苏晓泠瞄了眼第二张办公桌边正聊着的三个人,低声问老唐:“如果我今天就付清全款,能否再有优惠?”

老唐又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孩,和黄书记儿子同学,那么应该也刚刚上大学。二十岁不到就能一个人来买三间店面,还是全款,不知道她父母是做什么的。

再看看这姑娘颇佳的长相和气质,对了,刚刚填写名字和身份证时,姓苏……对,很可能是苏镇长家的亲戚!

老唐看着手里协议开头的买方姓名,点了点头,道:“这样吧,我再总共给你优惠5千块,五十九万五。”

苏晓泠微微笑,道:“干脆凑个整数吧,五十九万。”

老唐眼睛转了转,拿出计算器一通按,手指在桌上点了点道:“就五十九万。”

签好合同,苏晓泠就带着合同出去了。她来到一楼卫生间,进了其中一间厕所,关上门。出来时,手里就多了一个布袋子,她重新上了二楼,付款。

苏晓泠其实不知道,老唐是误把自己联想成镇长家亲戚,才答应给优惠的。

苏姓并不常见,整个甫南镇有两支姓苏的,一家是苏镇长家,还有一家是苏晓泠家,只是两家往上七八代都没有亲戚关系,再往上数个五百年或许是一家吧。

房产证还在统一办理,要等交房以后再给。苏晓泠觉得这样也好,正好寒假回来亲自来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买住宅?这个问题问得好。

一是这时候镇上还没有好的公寓楼,现有的所谓商品房,都是集中在90年代初期建的。特点是面积小,八九十平方,楼层层高低,建筑结构差。镇上比较像样的商品房楼盘,得2002年下半年起才陆续有。

二是别墅区到镇上的距离,并不比从苏晓泠乡下家里到镇上的距离近,而且交通不便。此时还没有公共交通,绝大部分家庭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第三么,目前的房价,不论别墅还是商铺,和两年半后的价格基本一样,买了商铺就算两年多里面不能增值,但还能租出去收租金;买了别墅还要装修,一套下来四五十万打底,增值以前,这个资产就是闲置的。

好的住宅以后会越来越多,但最最核心地段商铺的最佳投资时间却是转瞬即逝的。

这么算下来,不如趁早购置最佳地段的商铺来得划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