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南疆(二)
于飞带二人来到前台,前台是一位身穿藏青色工作服的年轻女士,于飞和她交谈了两句。
前台笑着转向苏晓泠和陈旭苒,二人说要一个标间。
登记完身份证后,前台递上钥匙:“早饭时间是6点半到7点半。“
房间在202,二人接过钥匙,说了句谢谢。
“那我就不送你们上去了,车我等下就给你们送来。”于飞道,“这是卫星电话。”
说着,于飞把一个外观有点像大哥大样的设备交给苏晓泠,和她俩介绍完使用方法,准备离开。
“于飞大哥。”苏晓泠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撕下三张纸,每张纸上写上了一句话:多少钱?便宜点?成交。又撕下两页,一页写了“收玉石”,另一页写了“看看货”。
“你们单位有懂南疆语的同志吧?能不能让人帮我在这五页纸的后面分别写上对应的南疆语?”说着,苏晓泠把五页纸递上。
于飞接过,翻看了遍,道:“没问题。等下和车一起送过来。”
苏晓泠和陈旭苒对他道谢后,目送他离开。
二人进了房间,里面设施虽然普通,但很干净。
苏晓泠拿出手机给冯骥发信息:一切顺利,已入住于飞安排的招待所。
冯骥:先休息一下,晚点给你电话。
二人简单梳洗,就去逛古城里的集市。招待所就在挨着古城的大马路上,招待所大门出来左拐,往前走200米左拐,再走200米,就进了古城。
下午三点的k城太阳正当空,但是有风,二人戴着墨镜和遮阳帽一路走,并不觉得十分热。
“晓晓,这里虽然是沙漠地区,又是夏天,竟然一点不热!比起江城的夏天,这里实在是太凉爽了!”
“我也特别喜欢这里,2023年3月份来过一次,待了半个月,我都不想走。”
沿街小吃店看见两人都热情地招呼,二人虽然听不懂当地语言,但也能看出当地人的热情。
逛了两个多小时,吃饱喝足买完东西,二人回到招待所,恰巧碰见于飞来给她们送车。
来的是两辆车,一辆是之前的军绿吉普,驾驶座上坐着人。另一辆是白色越野,普通牌照,显然是为苏晓泠和陈旭苒准备的。
苏晓泠之前正担心别给她俩搞来一辆特殊牌照车辆,如今一看自己完全多虑了,幸好当时没说出口。可见于飞办事非常严谨细致。
于飞从白色越野车上下来,把车钥匙交给苏晓泠,道:“地图在车里。油箱已经加满,四条轮胎以及后面的备胎都是防爆胎,平常颠簸一点的路都没有问题。”
说着又打开后备箱:“一路过去500多公里没有加油站,这里是一桶50升的备用汽油。还有千斤顶和扳手之类……对了,万一爆胎了你俩会换吗?”
于飞似乎才想起这个问题,抓了抓头皮,道:“如果不会,我现在来给你们示范一下?”
“会的,”陈旭苒笑道,“虽然不熟练,但看人换过,应该没问题。”
“行吧。”于飞道,“照理我最好能一路护送二位的,但是……”
“没关系于哥,”苏晓泠和陈旭苒同时开口,相视一眼,笑了。
苏晓泠道:“于哥,我们知道你不定期会有任务,你帮我们这么多我们已经很感谢了。”
“是啊,”陈旭苒接话,“没想到我俩来到数千里外,还能得您照顾,感激不尽。那啥……”
说着,陈旭苒从随身得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于飞,道:“于哥,这车您就当我俩租的,这里是一点心意。”
陈旭苒递出的手已经被于飞推开了。
“别来这套啊,我是受了阿骥的委托。”
“于哥,”苏晓泠道,“您就收下吧。无论这车是您自己的,问朋友借的或者租的,我们都不能让您既出了力又贴了油钱和保养费啊。而且,如果是您单位的,那我们就更不能沾公家的便宜了。群众也不能拿组织一针一线的。”
“是啊于哥,您这是让群众犯错误。”陈旭苒接道。
“您要是不收,那这车我俩也不要了。”苏晓泠补充。
于飞一个年轻帅气的大老爷们儿,来部队的这么多年虽然基本上见不到女色,但上学时也是班草之一,纵使被女生示好惯了,被强行塞过不少情书,但被强行塞钱还是第一遭。
苏晓泠接过陈旭苒手里的信封,往于飞怀里一塞,于飞刚要塞回去,口袋里的手机响,他接通,说了几个“是”字,就挂断了。
苏晓泠和陈旭苒趁他接电话的数秒,一骨碌跑进楼道,转身笑着朝他挥挥手,上了楼。
回到房间,陈旭苒先去洗漱,房间座机响,苏晓泠以为是前台,接起竟然是冯骥。
“你怎么有我们房间电话的?”
“之前问于飞要的。”冯骥道,“出去逛得怎么样?晚上吃什么了?”
“缸子肉、凉皮、烤包子。吃不下了只吃了这三样。集市上好吃的实在太多了,馕饼、烤羊肉、烤羊肝、烤鱼、手抓饭、煮牛头肉、酸奶……”苏晓泠报着名字。
“嗯,听到你咽口水的声音了。”冯骥笑,“出发的物资买好了吗?”
“买好了。于飞刚刚来送车了,还额外准备了一箱备用汽油。他接了个电话就匆匆走了,应该是接到任务了。”
“嗯,他的工作就这样,不定时,保密性又高。”
“你跟于飞什么关系?”
“我俩小时候也是一个院里的,后来他考了军校,特种兵,志愿援疆。他家里几次想把他调回来,不然就是帮他换个地方,但他不肯。”
“国家的好儿郎啊。”苏晓泠感叹道。
“你怎么不说我也是国家栋梁呢。”
“你当然是!”苏晓泠顺从道,“于飞是保家卫国的栋梁,你是为祖国搞建设的栋梁,不同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