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助学 - 对待重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 叶莲戏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58章助学

杜胜男对学生们说:“各位同学,实不相瞒,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好。我的学费、生活费都是我自己筹到的,但是我不觉得辛苦。我爱学习。

我曾经告诉自己,除了我自己想要放弃,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能阻挡我学习的动力和决心。

如果你们对目前自己所处的生活不满意,想改变它,想让它变得更好,就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吧!

大山里的风光很美,很壮阔,大山外的风景也别有洞天。希望若干年后的一天,你们也能考上大学,或者至少能走出这片大山,去看一看大山外的世界。

等到有一天,你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或许,你们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想回到这片大山,帮助大山里更多的孩子脱离困境。

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并不只是想给你们带来短暂的快乐,而是希望以另一个角度,为你们的人生打开一小个仰望苍穹的天窗。

引导你们对美好生活滋生出一份憧憬,从而让你们能为此克服眼下重重困难,像田野间的毛毛虫那样,最终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杜胜男大三就要晋升为院学生会副主席了,果然口才了得,很擅长做学生工作。加上她刚才带着众多学生踢了一场足球,她精湛的球技早就让所有学生,尤其男学生对她心服口服。

她的这番讲话,又一下子把自己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让教室里的众多同学都肃然起敬。

校长道:“同学们,两位外教老师,为你们捐赠了接下来一年的午饭钱。让我们对这两位老师表示感谢。”

校长和台下学生纷纷鼓掌,嘴里喊着:“谢谢老师!”

校长继续:“而这位小陈老师和小苏老师,她俩在大学期间兼职和创业。她俩要为我们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每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100元,用于购买文具和课本。

此外,她俩还要为我们这里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助学帮助。

只要你们继续在这里学习,且成绩在全校排名前10名的,每人每学期将得到500元奖学金。”

台下有些年龄小的同学不太懂,但年龄大一点的,眼里都洋溢着兴奋。

有的心里想,有了500块,我可以给奶奶买药了。

有的心里想,我可以给弟弟妹妹买有营养的吃了。

有的心里想,下回隔壁阿婆家里孵了小鸡仔,我可以去买几只回来养,养好了给做劳力的爷爷加餐。

……

奖学金只是一部分,苏晓泠和陈旭苒还给学校一次性捐了一万块,用于修缮教室。

教室墙面和门窗都还好,但是屋顶有些缝隙处能透光进来,据邱学姐说,下雨时会漏雨。好在这里一年到头下雨的日子不多。

教室里讲台、课桌椅等,也都需要更换。有些桌腿断了拼接的,有些桌肚破了,放书进去都会漏。有些凳子四条腿都不平,学生坐着都不太稳。

其实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第一次来这里,实在很难做到更好。助学,不仅仅是给钱给东西这么简单的。

何况后世听过太多好心的助学被利用的事例,所以二人只是初步试试水,并不是不信任学姐和村长,纯粹是不想好心办坏事。

她俩是来助学,不是搞家庭扶贫,每学期100块500块虽然不多,但她们不想被一些家长挪用,花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之外。这就失去了她们助学的初衷。

陈旭苒把她的单反设置了倒计时自拍,karl也用他随身带的数码相机设置了倒计时自拍功能,现场的所有人一起照了一张合影。

下午四点半,学生们放学。五人又跟着邱学姐到她的宿舍参观。

邱学姐的宿舍就在距离学校一两百米的地方,土坯的房子,低矮、没有窗,一个10来平米的单间,里面收拾得一尘不染。

单人床,挂着洁白的蚊帐。粉红色碎花的床上用品,是这间晦暗的房间里最大的亮色。

床头是一张老旧的课桌和一把椅子,课桌上一个玻璃瓶,看得出是用完料酒后留下的。玻璃瓶里插了一小把风干的菊花,有黄有紫有白。

这里常年比较干燥,鲜花通常还没来得及凋谢,就已经被自然风干了。

房间里有两件电器,一件是房顶中间梁上挂着的电灯泡,另一件是床头栏杆上夹着的一盏台灯,就是大学寝室里见到的最普通的台灯。

“师姐,你平时吃饭都怎么做的?”陈旭苒问。

“诺,”师姐指了指一个光线稍暗的角落,“早饭和晚饭用那个炉子煮点。这里电压不稳定,电饭锅之类大功率的电器没法用。”

苏晓泠和陈旭苒把行李箱里剩下的三包曲奇给了邱学姐:“学姐,你一个人在这里,日常难免会对自己照顾不周。这几包饼干你留着,饿了又一时没做好饭,就先吃几块对付一下。”

邱学姐犹豫了下,接过,道:“好吧,我也不客气了。哎,有时候确实也会想念大山外的生活,想要吃点什么买点什么都方便。但一看到这些孩子,我就还是对自己狠狠心,继续留下了。”

苏晓泠和陈旭苒搜肠刮肚,想着还能送点什么实用的给学姐,终于想到了一起。两人分别从各自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件风衣和一条连衣裙。

她俩五月从粤州进的货都出完了,留了几套自己穿的和预备送人的。这两件就是预备送人的。至于之前收在哪里怎么找出来的,自不必说。

苏晓泠:“学姐,我们之前也不知道你缺什么,电话里你只告诉我们学生们没钱买作业本文具。这两件衣服,是我们老板的工厂自己做的,款式和颜色都适合你,就留给你吧。”

学姐摸了摸,道:“这么好的衣服,不便宜吧?”

陈旭苒:“放专柜确实不便宜,但我们是厂里成本价拿的,也没很贵。没给你带什么,就当是这次过来看你的礼物吧。”

“那好,”学姐爽快接过,爱惜地捧在手里,“我留着等学生开学典礼那天穿吧。”

五人告辞的时候是下午五点。村长和叶老师特地留在村委会等着几人从邱学姐的宿舍参观回来后,热情感激地送五人上了车。

车开了,村长、叶老师、邱学姐三人朝他们挥手送别,反光镜里三人的影子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邱学姐申请了延迟一年回江大读研,她决定在这里多留一年,明年暑假后再回江大报到。老师和学妹们给的捐助,她要帮着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头上。

她跟校长和叶老师沟通后,等老师和学妹们离开的第二天,邱学姐去镇上的银行,为“薪火小学”独立开了个账户,把老师和学妹们的捐款存了进去,以后专款专用,接受捐赠人的随时监督。

杜胜男留下了她的足球,为这个小学的体育课添加了除跳绳外唯一一件体育器材。

但这枚足球后来没有被踢过,因为校长邀请外教夫妇、苏晓泠、陈旭苒、杜胜男五人,在球上签了名,以纪念他们这次的造访。

后来体育课上的足球,是从苏晓泠和陈旭苒捐赠的1万元维修基金里拨款采购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