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薪火小学
司机叫阿布,看起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皮肤很黑,身材结实,汉语并不好,但见五人拖着行李下来,很是热心,上前帮众人将行李箱一个个搬进后座。
karl和judy夫妇的行李箱因为装了很多练习本,是最沉的,karl要帮忙一起抬,只见司机双手发力一抬,行李箱就稳稳平放进车内。
一辆9座的外观较为沧桑的小面包车,车龄显然不短了,其中一扇窗的玻璃破了一角,用透明胶带粘贴修补过。
透明胶带边缘也已经卷边,黑黑的。
三位学生照顾两位60多岁的外教,让他俩坐驾驶座后的两个位置。
剩下的三人里,杜胜男和陈旭苒一个踢足球,一个全国武术冠军,体质都很好,二人照顾苏晓泠,让她坐副驾,她俩则坐到外教后面最后排座位。
县城到希望小学所在的村其实也就60多公里,但全程山路,崎岖不平,整整要开两个多小时。
说是马路,其实就是铺着碎石头,用压路机压实了一下。
车况不好,但司机技术很好,一路坑呀洼呀上坡下坡的,竟然都没熄火。
苏晓泠在副驾跟司机攀谈,得知对方才30岁,家里有三个娃,两男一女,最大的10岁,最小的是女儿,两岁。
司机汉语不好,但简单沟通没有问题,只是每次在回答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思考怎么组织语言。
司机说这边很穷,来旅游的人几乎没有,他平时基本都在县城和市里跑运输,拉人拉货都有。
问及他家里的孩子在不在上学时,司机说:“大儿子在县城读三年级,二儿子读一年级。如果他们愿意读书,成绩好,可以让他们读书。如果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
苏晓泠:“阿布师傅,我们今天下午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赶回县城,等到了地方才能知道。你送我们到那个村子后,能不能稍微等一下,我们去看了情况,再来告诉你?”
司机:“好的,我可以等你们1个小时。”
小面包翻过了三个垭口,出了公路,拐上了一条更窄的路,又开了半个小时,终于到达村口。
车子停下,几人一下车,就见一个等在一旁的男孩子撒腿往里跑,嘴里喊着:“邱老师,他们来了!”
karl和judy两人见状笑了,一路的颠簸瞬间消散。
karl模仿这个男孩子,哇啦哇啦叫着,用英语给男孩子配音。他虽然听不懂普通话,却理解得丝毫不差。
他一个满头白发、顶着斯大林款白胡子、肚皮圆滚滚的外国老头表现出如此调皮的一面,众人都笑了。
司机把众人的行李箱一个个搬下车,邱师姐已经到了门口,同来的还有两个男的。
苏晓泠在司机师傅把众人行李搬下车后,把提前准备好的280元现金交到司机手里。
邱师姐见到众人很开心,小跑着上前和外教夫妇以及苏晓泠等三人一一拥抱。
邱师姐看起来比苏晓泠大一那次见她时瘦了点,打扮和衣着也更加朴素,但是笑容灿烂,精神很好,眼里的光也似乎更加明亮了。
邱师姐给众人介绍,和她同来的两个男的,一个50来岁,穿着件灰蓝色洗得褪色的衬衫的是村支书,兼任校长。
另一个二十多岁戴眼镜的是村主任,姓叶,本地人,也是这里的老师。邱师姐来之前,所有功课都由他一把抓。
邱师姐来了以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都由邱师姐一个人带,叶老师只负责体育和劳动课,其余时间负责村委会工作。
众人互相握手。村支书和叶老师见到众人都很激动。
村支书眼里含泪,道:“去年邱老师来的时候,我们就很意外,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办小学,竟然会有重点大学英语系的毕业生来支教。
邱老师是个好老师,学生都特别喜欢她。本来我们村愿意来上学的学生不到10个,她在的这一年,挨家挨户给学生家里做工作,学生增加到了25个。”
苏晓泠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叶老师,叶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窘迫。
村支书继续道:“邱老师还把每月的工资,都拿来补贴给了学生,自己跟我们一起每天吃窝窝头。她昨天跟我说,她的大学外教老师和大学里的两个师妹也要来看我们学校的孩子……”
说到这里,村支书哽咽了。
杜胜男已经把村支书校长的话同传给了外教夫妇,外教夫妇纷纷表示:“linda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大四时候写作课成绩很好。
相信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一定会给她未来的人生增添更多意义。”
linda是邱师姐的英文名。杜胜男同学继续担任同传。
一行人被领到教室门口。教室其实只是一间很老旧的仓库改的,斑驳的门窗,好在窗玻璃完好,也擦得很干净很亮。
墙上还留着褪了色的标语。脱落的标语下方用白石灰水涂白了一块,红漆写着四个大字:薪火小学。
旁边一间比它矮小的屋子,就是村委会。放眼望去,村落里散着很多零零落落的房子,都比这两间矮小、破旧。
这间教室,已经是全村最“豪华”的建筑了。
教室里面,孩子们见到来宾,从交头接耳中回归端坐。桌椅破旧,桌椅后面的一张张小脸上,满是好奇、兴奋、和探究。
邱师姐用英文道:“这些孩子本来分成两个班,一二三年级一个班,朝东坐,四五六年级一个班,朝西坐。今天因为迎接贵宾,所以都统一朝西坐了。”
两边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同样的中英文双语欢迎词,一看就是邱师姐的手笔。
说完,她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对学生说:“各位同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我的两位老师和三位校友!”
教室里的学生们齐声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还随着每个字的节拍鼓着掌。
校长、叶老师、邱老师也和着学生,一起喊着欢迎和鼓掌。
杜胜男在一边同传。
喊完三遍后,就是噼里啪啦的掌声和孩子们掩不住的欢笑声。
校长请karl和judy夫妇首先上去讲话。两人被刚才外围和教室内的景象,以及孩子们纯净的笑容和眼神的反差所震惊,还没有完全回过神。
看见校长作的“请”的手势以及听到杜胜男的翻译,外教夫妇走到讲台两边。邱师姐退到教室的角落,把讲台交给两位外教,自己则开始承担起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