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城下之盟
在绝对的兵力、武器优势下,半个时辰不到,大阪城就被攻破,城中守军武士并井上正经一家老小被屠戮一空,鸡犬不留。 几个新军将被软禁的德川宗将搜出来,提到贾琮跟前。
“王爷饶命,井上正经不听下臣劝告,负嵎顽抗,臣力劝不止,反被关押,求王爷开恩呐。”
德川宗将也被贾琮说屠城就屠城的残暴镇住了,拼命磕头求饶。
贾琮扫了他一眼,斥道:“废物!本以为你顶着德川家的名头能劝降几个城池,不承望反而浪费孤的时间!此去京都你再出师无功,孤就砍了你。”
“是是是,下臣一定戴罪立功,不负王爷厚望,京都所司代松平辉高与下臣自幼相熟,定能说服他归顺天朝。”
“滚下去。”贾琮哼了一声。
“嗨。”德川宗将连滚带爬退下。
“谁愿提兵镇守此城,守住大军退路。”贾琮环视诸将,问道。
“末将愿领此任。”一青年将领大步而出,慨然道。
贾琮一看也是熟人,当年在会考场上与自己有过一战的河南解元宋宙,现今也当了游击,因说道:“你知道该做什么?”
宋宙沉声道:“回王爷,臣当分兵两处,一路据城而守,一路弹压四境,剿抚并用,以防复乱;恩威并施,尽收民心,以使大阪百姓衷心归顺天朝,保证大军后路四平八稳。”
贾琮点点头,道:“孤给你一千人马,自己看着办罢。”
“末将得令,绝不辜负王爷重托。”宋宙喜道。
两日后,贾琮大军兵临京都城下,总算看到一座像样的城池,不愧为东瀛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
京都城三面环山,城池呈纵向布局,南北长七八里,东西宽四五里,引琵琶湖水修了一圈护城河,城墙高约两丈,大约和天朝一些较大的府城相仿,但在东瀛来说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大城了。
贾琮分出两支偏师,命两名游击率领,分别堵住京都东西两侧进山通道,主力驻扎在南、东、西三面,牢牢围困。
因贾琮推进甚速,京都似乎并无防备,见天军忽然压境,忙匆匆紧闭四门,据城坚守。
贾琮再次放出德川宗将,命他进城劝降,自带了程灵素并亲兵好整以暇在京都外围的城下町闲逛,游览夕阳下的京都风光。
众倭人虽对天降神兵十分惊惧,不过见官军并不扰民又渐渐安定下来,只是四处奔走相告,打听天兵的目的。
“爷,那边有一家居酒屋味道不错,要不要去试试?我请你。”程灵素提议道。
贾琮笑道:“那敢情好,正饿了。你从前来过京都?”
程灵素道:“来执行过任务,纪伊藩离京都并不远。”
贾琮调侃道:“我还道你专门吃那个硬邦邦的干粮球呢,原来也不傻,知道下馆子。”
程灵素抿嘴笑道:“兵粮丸是应急的,若能吃别的自然更好,我又没钱去京都城里的大酒楼吃饭,只能在城下町的居酒屋果腹了。”
贾琮大笑,道:“好,今晚你请我,明日破了城,爷请你去京都最大的酒楼饱餐一顿。”
说笑间到了那家小小的居酒屋门口,水帘上写着几个夷字,小野居酒屋。
店内早被打前站的忍者检查了一边,店主被赶到门口,殷勤地将贾琮二人引进去。
“二位客官,用些什么?”店主肩上搭着白布,点头哈腰道。
程灵素道:“把你拿手的好菜都端上来,再上一壶清酒。”
“是,请稍等。”老板答应一声,忙去后厨忙活。
贾琮看了看店内逼仄的空间,哂道:“东瀛人都是属鸟的么,这么喜欢住笼子。你们退下罢,省得拥挤。”
众亲兵皆笑,施礼退下。另有两人走进后厨,监视烹饪。
程灵素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山野小国陋居,委屈爷了。”
贾琮笑道:“与你无干,等爷打下了东瀛就下令所有房屋都按中土的法子来建造,省得看着就烦闷。”
程灵素笑道:“东瀛建筑自不能和天朝相比,这里百姓贫苦,财力有限,只图有个蜗居容身便可,也没心思图大而美。”
贾琮摇头道:“建房子能花几个钱,又不是让他们建宫殿庄园,只怪大名勒掯太甚。”
“王爷说的是。东瀛大名往往残暴不仁,不拿百姓当人,肆意蹂躏,比之天朝地主豪强更可恶许多。”程灵素道。
贾琮道:“他们越残暴,爷征服东瀛就越容易。”
不多时,老板亲自捧了一个托盘出来,上面摆着许多热气腾腾的碗碟。
“二位慢用。”
程灵素笑道:“爷,这是荞麦面,我最爱吃。这是幼鰶寿司,这是天妇罗、田乐豆腐,这个是烤鱚鱼……”
贾琮看着眼前精致小巧的点心,哭笑不得,道:“这老板也太小气,开店还怕人吃么?兄弟们也饿了,让他敞开了做。”
程灵素忙吩咐下去,老板匆匆出来答应一声,拉着老伴儿、儿女一起赶工,将家里的存货都搬了出来,心中却在滴血。
生怕天朝来的大名带着一大帮人吃白食,非把自己这小店吃垮不可,好在不乱杀人,只要顺从服侍,应能保命。
一个时辰后,看着桌上留下的那锭黄灿灿的金子,老板如坠梦中,旋即感激涕零,伏地谢恩,贾琮早已领着众人去了。
回到大帐,贾琮大马金刀坐定帅位,随口道:“城里可有消息传来?”
彭程道:“回王爷,尚无消息。”
“嗯,再给倭寇一点时间,天亮攻城。不降也好,可以给新军增添些实战经验。”贾琮摆手道。
“是。”
不知道是新军在大阪屠城的手段震慑了倭寇,还是天朝摄政王的身份有些分量,抑或是德川终于发挥了口才,天还未明,京都城南门便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