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读14 - 解读孙子兵法 - 商业幕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解读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解读14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读:

1.信息的重要性

-战争中的谋略、推理和决策都来源于信息,包括敌人的信息和自己的信息。如果能完全了解这些信息,在战争中就不会吃亏、不会输。相反,不了解信息,盲目作战,损失可能会很大。

2.不同信息掌握程度下的胜负概率

-当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只知道自己的情况时,作战就带有赌博的成分,胜负概率是五五开。而如果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这种糊涂的作战方式大概率会输。不过,历史上也有蒙对而取胜的例子,但这是极少数情况,不能效仿。按照兵书所讲,像教科书一样做好准备才是最稳妥的。

3.核心在于知己

-信息了解得越充分,决策就越正确,错误的信息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敌人肯定会失败;知道自己但不知道敌人有一半的胜率;只有把自己和敌人都分析清楚才能不失败。这里面最核心的其实是了解自己的实力。

-了解敌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战胜敌人需要时机。把精力放在了解自己、巩固自己方面是随时都可以做的。自己越来越强大,没有漏洞,敌人就难以攻击我们。如果自己内部千疮百孔,不夯实自己的实力,只是天天研究别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在战争或者其他竞争场景中,自身实力的提升是基础,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读: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将领在想什么,不了解自己下属的欲望,不清楚他们是真心想帮你打仗,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随时准备背叛,甚至想着自立门户,在这种情况下轻举妄动就会倒霉。对于自己周围的人、下属的情报,要了解准确,若不准确,这个军队就没办法带领。

为什么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别人呢?因为世界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你认为对的事情、好的事情,别人不一定认为对、认为好。要从实际情势上去判断,而不是从情感上去判断。分析事实上的来龙去脉,不能以情感判断、主观判断、臆想别人会帮你,认为敌人很弱小,大家都是为了你。这样的将军往往只是感动了自己,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真正打起仗来,就会与客观现实格格不入,从而输掉战争。了解信息就是为了尊重客观事实,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主观臆断而导致失败。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读:人们往往急于去了解别人,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自己。很多人天然地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只是不了解别人,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在经商中,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赚钱是因为市场不好、竞争对手太狠,其实是他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行,内部人员管理有问题,却不去下功夫改进。而且他们也没有办法真正了解竞争对手和市场,能做的只有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了解和照顾好已有的顾客。如果把自己能了解的、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把已有的顾客照顾好,把已有的资源经营好,就会获得很大概率的胜利。

而大部分老板都默认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好,自己的资源经营得好,然后把不赚钱归咎于自己不会营销,觉得别人会讲所以发财,自己不会讲所以不发财。这都是推卸责任的说法。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改进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