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 夜雨下潮涨 - 持尘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夜雨下潮涨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送走胡润远后,茉莉和詹午阳也上车离开。

“还是到老地方吧。”茉莉说完,双手环抱,靠进椅背合上眼休息。

思绪纷纷扰扰萦绕,许多许多记忆碎片穿梭脑海。

一忽儿是第一次见面时,那人一身白衣在园中浇花;画面一转,在密闭昏仄的裁缝铺里他耐心带着她的手指,软尺压紧腰腹,一寸一寸又一寸。

一忽儿是向晚的落日里,满室的灯辉中,她在梦中被门槛绊到,惊醒过来时,一睁眼就看到他弯着腰扶住了她,近在咫尺的那张脸,炙热的手掌,眼底微烫。

也记得头一次见有人把中山装穿得那么登样,也记得那随意搭在桌沿上的手,在暮色的薄光里是如何的修长好看。还有那块被用来擦拭她眼泪的手帕,柔软的触感和他怀里的暖意,至今似乎还留存在指尖上。

最初不能明白,他似乎总爱笑,却掩盖不住眼底似有若无的凉薄,仿佛再深厚的快乐也无法轻易冲淡。后来听闻他就是戴先生,茉莉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她试图从他眼里理解却永远读不懂的故事,是经历沉淀,也为他套上了无形的枷锁。

这一路走来,他一定做过许多许多她无法企及也无法想象的事情,发生过很多骇人听闻的故事,就像他和詹午阳之间的恩怨,她无法武断将他概括为一个好人亦或是坏人,只是觉得,他那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她企图找到那把打开枷锁的钥匙的想法是多么幼稚,那是连林扶摇也未尝能够的事。

但是最最怀念的还是初见时,他说他叫赤华。

再也回不去了。

她第一次读到纳兰性德的诗,就是那首最出名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确切来说,不是她读的,那时候还不识字,是奶奶读给她听的。

幼年的记忆里最美好的几个片段,其中一个便是,奶奶总是会翻开那本打着卷边儿的诗词集,随手翻开一页,逐字逐句耐心地轻声朗读。她的启蒙书籍不是格林童话,也不是伊索寓言,而是放在奶奶床头的这本跟了她一辈子的,已经泛黄了手写诗集。

那时候她不理解其中的寓意,歪着头问奶奶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奶奶指着后面那半段说:“因为啊世事无常,人心易变。”但这对于一个才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太难理解,奶奶也只是宠溺地摸着她的头说:“以后你就会懂的。”

后来,正如奶奶所说,她终于懂得了,也自认为看开了。可到此刻才明了,能看开的,从来都是没有在意过的人事,真正在意的,进入了心里去的,是看不开的。

更遑论放下了。

无数的画面和纷乱的念头掠过去,抓不住。仿佛透过一块毛玻璃往里望,看不真切,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浮沉之间,听到詹午阳在说些什么,却听不清具体的内容。

等茉莉挣扎着从思潮中浮出水面,凝神听到詹午阳说:“……抱歉,今天不应该带你过去。”

太阳穴一阵一阵地酸胀,茉莉忍着疲惫感,闭着眼,轻轻说:“没事儿。”

詹午阳侧头看了看她,到了嘴边的话打了几个转,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还认为戴远知是好人吗?”

茉莉睁开了眼睛,看了会儿窗外,声音近似缥缈:“什么叫好人?”

詹午阳似一下被问住,倒不是因为问题本身,而是没想到她会反问他。

隔了数秒,詹午阳才说:“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你认为还能称为好人吗?”

停了停,见茉莉不再开口,詹午阳又道:“害人家破人亡,这难道不是伤天害理吗?他们就是两个大疯子,男的疯,女的癫,遇到谁也不要遇到他们,要不这辈子保准完蛋!”

茉莉闭了闭眼睛,掐紧了手指。片刻,她说:“事无绝对,我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她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詹午阳心里的那口恶气出不了,继续紧逼道:“你说过他对你好,但是这不能代表他对别人也一样仁慈,你看到的并非真相,你要知道,他是一个对手足至亲都能痛下杀手的人,他今天对你好,不代表日后也一样。”

茉莉不想听这些话,紧闭上眼睛,低声说了句:“他不是那样的人。”

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跳出那句词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她努力将这念头甩了开去。

詹午阳说:“你还是不肯相信我。”

茉莉:“你自己相信就好,我相不相信并没有那么重要。”

詹午阳好半会儿没开口。

再出声时,先听到他叹了声气:“茉莉,你太倔了,我说服不了你,看来只有等你亲眼看到他做出那些十恶不赦的混蛋事来,才会肯相信我今天的话,只不过到那时,我怕太晚了。”

“我累了,先睡一会儿。”她说完,没管詹午阳的反应,背转身去,脑袋靠着椅背休息。

后面的一路,茉莉没再说过一句话,她不想聊这些话题,詹午阳似乎总抓着不放,她索性闭口不言,假装睡着了,半睡半醒间,思绪却不平静,不断地翻滚着他的话,那句“十恶不赦的混蛋事”刺痛了她的心。

车子到了文昌胡同附近,刚一停下,茉莉便睁开眼睛,解开安全带下车之前,她突然想起来什么,稍稍的侧头,轻描淡写地丢下一句话:“如果他真是你嘴里那种十恶不赦的人,今天我们都不可能安全地离开。”

说完,没再回头看身后的人一眼,径自拉开门下了车。

詹午阳的表情她没看到,但也能感觉到他当时一定怔楞了好几秒。在双脚踏上地面的那刹,茉莉发现,其实她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可这句话说出去,确实是很痛快,总比憋在心里强。

换了部门之后,茉莉比以往更忙碌了,还有很多要学习的,手头的《人物》还没定下采访主题和对象。

能拿下宋老太太的专访,这不是明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宋老太太后头的靠山是戴先生,可想而知的,戴先生是点头应允的了。

有了这层联系,茉莉手头也压根不缺资源,多的是主动送上门来的,不乏各行各业的大拿级人物,这在她以前是绝对触碰不到的级别。她心里清楚,自己能够无限靠拢那样的圈层,获得的这些所谓的资源,也不过是借了那人的势,狐假虎威罢了。

虚假的景象,如空中楼阁,随时都会面临大厦覆倾的局面。面对络绎不绝的邀约,茉莉不是没有心动过,但最后还是理智地谢绝了。白拿的好处迟早都要还,这个道理她从小就懂得。

林扶摇此次北上,平城一众媒体闻风而动,无论是哪家记者都想分一杯羹,能访上的抓住机会问,访不上的抓住机会搬,努力冲绩效。

上次机场回来后,茉莉的几个同事都借题发挥撰写稿件,虽没有采访到实质内容,但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添油加醋,也能编出来边角料的新闻。只可惜,全都被谢维打了回来。

谢维的规矩是,没有实实在在采访的内容,光靠杜撰出来的内容吸引到的销量,不是他要的结果。

虽然林扶摇的新闻内容不少,但据说拿到她专访的人迄今都没有一个。

不免有同事提议她去做林扶摇的专访,必定畅销。毕竟她连宋老太太那样难啃的饼都能咬下来。

关于后者,刚开始报社还有人议论,问到春丽头上,三言两语就化解了。见过茉莉都知道,漂亮虽是漂亮,穿着打扮普通且保守,接人待物从不出差池,平时是不响的,做事是好的,有一说一,就是太规矩了,即便是漂亮的,也是一种无趣的漂亮,这样安静不够生动的性格,在一堆开朗活泼的女孩子当中,是不出挑的,如同隐形人。这样的姑娘能有什么背景,运气好罢了。大家都这么想。

小云从旁边经过,听到有人同茉莉这样建议时,停下来对她朝老苏的座位瞟瞟眼:“你去找老苏,他不是说认识林女士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