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李左车诈降献殷勤,项羽中计入圈套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随着外围的节节胜利,刘邦的战略包围圈逐渐缩小。没有外援、兵少粮尽的项羽虽然多次出战,无奈汉军步步为营,难以取胜,最后只好退入营壁休整。 项羽神勇无双,手下部将个个骁勇善战,如果他们在营壁坚守不出,短时间内,汉军也无可奈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项羽引出来,引到一个没有退路的绝地,然后合围,才有胜算。
选什么地方好?经过连日外出察看地形,韩信最终将地点定在安徽的九里山,准备调兵遣将在那儿设下十面埋伏,然后引项羽进入布袋。
地点选好了,下一步是如何让项羽往里钻的问题。猛然间,韩信想到了李左车。李左车这个人能言善辩,如果派他前往诈降,肯定能取得项羽的信任并顺利完成任务。韩信将这个设想提出来,没想到李左车竟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一天,项羽正在营帐中喝闷酒,他的伯父项伯兴匆匆地前来报告,说汉军有个投降过去的谋士过来求见,愿为大王效力。
自从范增死后,项羽的身边已没有为他出谋划策的人,此时听说有人肯前来卖命,不禁悲喜交集。
对于李左车这个人,项羽略有所闻,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也曾向代王陈馀献过计谋,却没有被接纳。后来他投靠了韩信,听说刚开始时还受待见,但韩信受封齐王后,对帐下的谋臣并不怎么好,连最信任的谋士蒯通都离他而去,李左车自然也难逃这种境遇。
对于这样的人才,在特殊时期项羽还是比较重视的。不过,为审慎起见,他派人了解李左车的底细,并将他引进帐来盘问、考察,李左车则装出一副恭谦谨慎、真诚坦荡的样子,向项羽拍胸口说:“我现在孤身一人,四海为家,如果能得到大王的任用,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正值两军交战之际,会不会是对方故意派过来的奸细?项伯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便旁敲侧击地对项羽说道:“两国交兵之际,要提防诈降之人。”
李左车知道项伯是在有意试探自己,便面不改色地大声说道:“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谋士罢了,既不能带兵,又不能上阵作战,就算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用与不用,最后得由大王决定。至于楚军的布置,其实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着冒杀头的危险来诈降探听。如果大王怀疑,那说明是我有眼无珠,误投其主,愚蠢之至,不如死在大王面前,以表心迹!”
说完,李左车便站起来,往身边的柱子上撞去,却被众人拦了下来。
见李左车谈吐不凡、赤胆忠心,项羽便将他留了下来,一方面想从他的嘴中打探汉军的虚实,另一方面,也希望他留在身边帮出点计策。
就这样,项羽继续坚守阵地,没有出战,摆出一副以逸待劳的样子。突然有一天,项羽收到探子飞马来报,说韩信已在垓下兵屯,并贴出辱骂自己的榜文。
项羽接过探子抄下来的榜文一看,不禁七窍生烟,只见榜文上面写着: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真是岂有此理,这等黄毛小子竟敢口出狂言!”霸道了一世,项羽哪受过此等耻笑,于是拍案而起,准备点兵去捉拿韩信。
周兰等众将见势不妙,连忙出来劝阻道:“大王啊,这不过是韩信的诱兵之计而已,何必为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大动肝火,此时切忌轻举妄动。”
此话提醒了项羽,他转念一想,自己身边不是来了个李左车么?看他怎么说!于是转身问李左车:“先生你的意见如何?”
李左车见机会来了,便朗朗说道:“韩信本是狂妄之徒,口出狂言是常有的事,但吓不倒大王。不过,在我看来,大王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不能老是躲着,韩信见您久守不攻,肯定会转移力量去攻打都城彭城,万一彭城失守,大王便无家可归了。”
“那该怎么办才好?”项羽接着问道。
“愚以为,大王应主动领兵出战,假若打了胜仗,自然可破刘邦大军;假若不能胜,您还可以退守彭城,这是进可战、退可守的万全之策,比在这儿干耗着强多了。不过,我初来乍到,说得太多不好。”李左车回答道。
李左车似是而非的一番话引起了项羽内心的共鸣,想当年,自己驰骋沙场傲视群雄,哪曾做过缩头乌龟?于是项羽决定主动出击,率领大军向垓下进发。
听说项羽决定主动出战,虞姬忧心忡忡地劝说道:“现在是敌强我弱,如果因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会中了敌人的圈套,大王还是慎重考虑考虑才好。”
“如果继续在这个鬼地方做缩头乌龟,岂不被天下人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惧别人耻笑呢?倒是那个李左车,不知是什么底细,大王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爱妃不必担心,本王驰骋沙场多年,从未打过败仗,此番出兵,定能将汉军打个落花流水!”
虞姬见项羽主意已定,知道再劝也没用,便命人置酒,伺候项羽痛饮一番。
第二天一早,楚营号角齐鸣,旌旗招展,项羽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外面刮来了一阵大风,将旗杆吹断,项羽的骑座乌骓受到惊吓,乱跳乱窜。见此情况,将士们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将领周兰一直反对项羽出战,此时便趁机劝说道:“旗断马鸣,恐出师不利啊!”
虞姬也趁机劝说道:“大王今日还是暂缓出兵吧!”
号角已吹响,战鼓已雷动,长箭已上弦,利剑已出鞘,此时此刻,岂有认怂的道理?项羽铁青着脸,眼睛坚定地望着前方。
在这关键的时刻,李左车突然上前向项羽报告了一个好消息:由于粮草接济不上,韩信已命令一部分军队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此时是袭击韩信的绝好时机!
听此消息,项羽决心更加坚定,便领着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在垓下驻扎下来后,项羽心里不踏实,但派人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情况。不久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没见退兵的迹象。
项羽一听,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寻找李左车,可此时的李左车早已不见踪影。至此,项羽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中了刘邦、韩信的圈套。
第二天双方交战,刘邦终于露面了。一见刘邦,项羽气不打一处出,破口大骂:“好你个沛县烂仔,几次饶你不死,可你倒好,刚订盟没几天便在背后使枪子,今日不把你打扁我就不姓项!”
刘邦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挑逗项羽:“好啊,放马过来,今日保证让你全军覆没!”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军将士很快便互相厮杀起来。交战一会儿,刘邦便佯装不敌,引诱项羽跟在后面追杀。很快人,刘邦带着他的人马冲进了一座山口,项伯见状,恐怕有诈,连忙提醒项羽道:“大王且慢,不要又中了刘邦的奸计。”
项羽醒悟过来,急忙勒住乌骓,传令大军撤退。可就在此时,对面的山头上突然有人高喊他的名字,项羽定睛一看,竟是奸细李左车!
“好你个缩头乌龟项羽,以前不是挺牛掰的么?现在怎么生了个鼠胆啊,过来抓我呀!”李左车在山上嚷嚷开来。
你说什么老子都忍了,偏偏要问候老子的小弟,还要问候老子的胆,你不是找死么?项羽的脑壳儿突然充血,转身大吼:“今天老子不将你碎尸万段便誓不为人,兄弟们给我冲!”
众楚军见自己的大王又转头冲进山口,虽然明知里面有埋伏,但怕他有闪失,只好跟着冲了进去,正好钻进了韩信布置好的十面埋伏,一时之间,汉军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面对强敌,项羽面不改色,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枪左冲右突,杀退一批又一批,杀了一圈又一圈,可面对数倍的敌军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正在万分危急之际,楚将钟离昧、周兰等人冒死护着项羽杀出重围,周兰在途中不幸阵亡。
虽然项羽最后侥幸逃脱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但损兵折将,已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