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认亲?
萧玉书知道再继续问下去此人也不会说出云禾县的事,反而还会暴露自己。
见萧玉书不再继续问云禾县的事,县丞顿时松了口气。神色瞬间放松下来,带着萧玉书一行人往城中走去。
“你们来的不巧,今年庄稼遇到大旱,闹了饥荒,如今周边几个县百姓都遭了殃,哎~”
“这样啊,可是我一路过来,见望城似乎不像其他县一样,百姓都逃出了城,成了流民。”
听见萧玉书这样的话,县丞一脸自豪,“对啊,我们县令有先见之明。我们县令是去年才上任的,刚一上任,他便统计了城中百姓的余粮,并且还让百姓们都给家中存点粮食,预防来年大旱。
起初百姓还不相信,后来还是县令强制,当初还挨了百姓不少骂。
诶~可真是神了,今年当真有大旱,百姓都万分感激县令呢。”
听见县丞说县令在去年就想到今年会有大旱,让百姓们家中存粮以防万一。
萧玉书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想法,当今世道,谁会这么准的说出明年会有大旱,毕竟一城的县令可不是能随便行事的,若不是有了准确把握,谁敢这么开口?
县令定是有些本事的,或者身边有什么有本事的人。
萧玉书带着满肚子疑问,满脸崇拜地看着县丞问道:“是吗,县令这么厉害,不知,本县县令是何方人氏?也不知有没有这个机会能够见见?”
看着萧玉书一脸崇拜,县丞更加骄傲,清了清嗓子才开口说道:“说来可巧,我们县令和你一样,乃是江南人士。
江南宋家,你知道吧?宋家女婿可是当朝大司马—萧闫。”
听着县丞在面前说着这样的话,萧玉书还不是很适应,只得嘴角带着一丝僵硬的笑意。
而后面的寒月和墨羽则是当真绷不住了。低头忍着笑,墨羽用手死死掐着自己才忍住。
说完后,县丞转头看着萧玉书的反应,萧玉书连忙笑的真了些,点头说道:“对对对,谁不知道大司马的名讳啊。”
“是吧?我们县丞可以说算得上是大司马的小舅子呢!”
萧玉书在此处还能听到自己亲莫名其妙多了个不识得的小舅子,也是无奈扶额。
“你们要见县令还不简单,跟我来吧。”
一行人跟着县丞弯弯绕绕地终于走到了县衙。
望城原本也是个极为富庶的县城,每年来往行商的人不计其数,因此经济极为发达。
县衙修得气势恢弘,门前两座石狮格外威风,整个建筑均为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
县衙门口也布有施粥的地方,萧玉书再次开口问道:“此次天灾持续了几个月,虽说百姓家里有屯粮,可为何还有这么多施粥的铺子呢?”
县丞看着萧玉书望着施粥的地方,了然地开口回道:“那些都是城里的地主和商人们自发地到此散粥的。。”
听见这个回答,萧玉书不禁感到有些意外。毕竟一般的商人和地主都是以利益为重,哪儿还会有这么多人主动散粥。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没有了吃的,为了生活百姓们就会离开自己的故土,一座城,若是没有了百姓,那么就是一座空城,到时候生意做给谁呢?
进了衙门的大门,便能看到前厅,前厅正坐着几个人。
“你们在此稍等我片刻,我前去通传一声。”
“是,多谢。”
只见县丞走进前厅,向主位的男人走去附耳说了些什么,男人抬头向这边看了过来。
萧玉书面带微笑向男子微微颔首,男子也点头回礼,随即起身向其他的人拱了拱手,示意有事后面再说。
前厅的其他人走后,县丞便走了过来带着萧玉书进了前厅。
先下跟着萧玉书的只有墨羽和寒月,其他的人则是进了城门便分散了去。
刚刚的男人想必就是县令了,进了门萧玉书才看清男子的模样,印象中不曾见过,可是男子看到萧玉书却瞳孔一震,却并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
萧玉书进门后男子便挥退了身边伺候的人,萧玉书拱手行礼后便立在一旁,县令连忙开口:“坐吧,上茶。”
萧玉书也不扭捏,坐了下来,墨羽和寒月则分立在其身侧。
一名小厮端上一盏清茶后很快便退了下去,县丞本来还立在县令身旁,不过县令却一个眼神示意让他也退了下去,县丞满脸不可置信,微微愣了一下,才出了门。
萧玉书见状,倒是不知怎么开口,端起茶杯掩饰了自己此时的心境。
县令看了看,还是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地开口说道:“听说你是江南人士前来行商?”
不知为何,听到男子这样问,萧玉书竟然有一丝不自然,还是一脸正经地开口说:“不错,此次跟着家中商队出来行商途经此地……”
那男子往后靠了靠,脸上泛出一丝趣味,带着一丝不可言说的笑意继续开口说道:“是么~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萧大司马的女儿开始在外行商了?难不成萧家已经如此落败,已经到了要开始让女儿四处行商来补贴家用了?”
听着男子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萧玉书的身份,还有如此熟稔的语气,不禁让萧玉书感到吃惊。
以及男子的打趣,让萧玉书故作镇定的脸瞬间升温,毕竟从小到大不曾说过谎,如今却被这样直白地点出来多少有些尴尬。
低头抿了口茶,似乎觉得有些热,扯了扯衣袖。
整理好表情,又看向主位男子开口问道:“听县丞说大人出自江南宋家?”
“不错,不过也怪不得你没有印象了,我出自宋家旁支,叫宋天伟,说起来你可以称我一声叔叔。
我不常在江南呆,还是前几年我碰巧在主家碰到了萧大人,你当时小小的就跟在大人身边,不哭也不闹,很是懂事啊!”
听到宋天伟这样说啦,萧玉书也不扭捏了,盈盈起身行了个礼,柔声说道:“宋叔叔。”
“诶,诶,坐吧!你此行可是有什么事?”
说到此处,萧玉书便说起了隔壁云禾县的事,看刚才县丞的模样不像是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