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相遇
“欸,快进来吧,别在外面站着了。”萧母在一旁说着便拉着萧玉书的手往里间走去。
萧父见此吩咐道:“小姐还未曾用膳吧,让小厨房做一份桂花藕粉糕送上来,赶了这么久的路应该也饿了。”
“是,老爷。”福伯应声便往厨房去了。
“诶,算了,我亲自去。”萧父就急匆匆地走了。
萧母引着萧玉书进到屋里坐下,轻抚着萧玉书的手轻声问道:“玉书啊,此去可还顺利?可曾见到你大表兄?”
是了,若不是萧母的这句话,萧玉书都快忘了此次前去外祖家还有另外一件事了。
这次前去江南除了要给外祖母庆贺六十大寿外,还有就是见见她的未婚夫婿。
她与大表兄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母亲与舅母是手帕交,因此在生下萧玉书之后便口头上定了下来。
大表兄宋辞马上要参加春闱,这几年一直在外游历,本想趁着这次机会让萧玉书见见他,顺便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未曾见到,听舅母说,大表兄前两月回了一趟江南,本想留在江南为外祖母贺完寿再离开,可是刚回没几天便又有急事匆忙的离开了家,后来便没回,只是派人在外祖母寿宴上送了寿礼。”萧玉书想了想,乖巧回答。
萧母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原是如此,你外祖父外祖母身体可还硬朗?”
“近来暑热不断,外祖父有时会有点心悸,不过大夫看过已经开了药,女儿在离开时外祖父身体已无大碍。外祖母身体倒是没有什么不舒服。”萧玉书低语。
萧母似乎看出萧玉书有些疲惫,便也不再拉着她闲聊,便让萧玉书先回自己院子休息。
萧玉书离开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去。
循着记忆里的小路漫步回了流云涧,萧玉书是家里唯一一位小姐,不仅父亲母亲宠着,家里的两位哥哥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萧玉书走到小院门口时一眼便瞧见了正坐在台阶上的兰秋正和清秋嘀嘀咕咕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忽地两人都笑了起来,房檐上挂的琉璃灯,整个院落都散发出淡淡的暖意,和交界的月光交相辉映。
“真好啊”萧玉书心想。
兰秋和清秋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和萧玉书一起长大,感情甚笃,上一世萧玉书死后,兰秋和清秋双双殉主。
“小姐,你可算是回来了,这次你带兰秋去了一月,奴婢在府里每天把这院子扫了又扫,每天都担心万一遇上点儿什么事。
兰秋又不会武,怎么保护小姐,就盼着你们早点回来。”正惆怅着,忽地听见清秋小跑着前来向萧玉书嘀咕道。
萧玉书闻言神情微舒,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柔声道:“是,以后去哪儿一定带着我们清秋。”
“是是是,以后还是得把你带着,不然万一遇上今天这种情况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兰秋在一旁正色道。
清秋正了正神色,问:“今天什么情况?你们遇上何事了?”兰秋将今天遇到书生求救的事向清秋娓娓道来。
若不是兰秋的提醒,萧玉书险些忘了温荀之这件事,前世是因为有她的帮助,温荀之得以顺利参加春闱,现在因为她和上一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么温荀之又会如何呢?
萧玉书眉心不由得蹙得更紧,神情蒙上了一抹暗色。
第二天.“小姐,醒醒,已经卯时了,需要去老爷夫人院里问安了。”兰秋焦急的催促。
萧玉书猛地惊醒,差点忘了,现在还是未出嫁时,每日还有晨昏定省。
“快快快,兰秋,给我梳妆。”兰秋急忙上前为萧玉书更衣梳洗。
卯时三刻,萧玉书匆匆出门赶去萧澜院。
萧父萧母安坐于堂内正座,满是欣慰的看着前来问安的萧玉书。
萧父一脸骄傲的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萧玉书,心里是极为骄傲的,想他萧闫是一介粗人,自己的妻子是来自江南的书香世家,唯一的一个女儿更是知书达理、蕙心兰质。
萧玉书在萧澜院用过早膳便离开了,她打算今日出府一趟。
萧玉书回了流云涧换了身衣裳便带着清秋出了门,临出门时兰秋还泪眼婆娑的看着萧玉书想一起去,可萧玉书今天出门要做的事实在是不好带上兰秋,还是答应回来给兰秋带城南张记家的枣泥酥才念念不舍的目送她们出门。
在顺康年间,陛下制度改革,允许女子开始走出后院,女子可以自由出府,可以参与科举考试,可以进入朝堂。
“小姐,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清秋看着身着一身劲装,从角门偷偷溜出去的萧玉书,满怀激动地问道。”到了你就知道了。”前方大步流星地迈步的萧玉书转头狡黠一笑。
清秋跟在萧玉书身后穿过热闹的集市,两边都是叫卖的摊贩,路上的人摩肩接踵,好几次差点都和萧玉书挤散了。
“小姐,你走慢一点,人太多了,一会儿奴婢跟不上你了。”清秋看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萧玉书,一脸急切地大声喊道。
萧玉书在前面似乎并没有听见清秋的呼喊,只是在人群中穿梭着。
清秋没有办法,只得更加专注的盯着萧玉书的去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彻底看不见她家小姐了。
好在这段嘈杂的集市很快便走到了尽头,清秋终于追上了萧玉书,喘着粗气幽怨地看着萧玉书说道:“小姐,你走的太快了,奴婢差点都跟不上你,人那么多,要是磕着碰着了奴婢回府可怎么和老爷夫人交代啊?”
萧玉书正想开口说些什么,眼神猛地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