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二王入京
第974章二王入京
大唐朝廷向蓬莱三岛上的王公下了最后通牒。
诏令是在大朝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太平一字一句念出的。
那是一个朝阳映照的清晨,并不如何炽热的阳光照进殿中,温暖而明亮。
太平穿着鎏金的皇袍,大片大片赤色的凤凰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她的衣裳上起舞。
她带着繁复的冠冕,无数精美的发饰插在她宛如绸缎般垂落下的青丝间,如同沉睡千年的神女,从久远虚实之间苏醒过来。
满目的威严。
太平摩挲着御座的把手,其上的凹凸不平,带着磨砂般的手感。
但若是你们谁敢襄助宗王分裂大唐,谁若是敢让朕知道心中怀着另立朝廷的心,朕手中的利剑,诛尔等三族,明白了吗?”
有人已经忍不住抹汗了。
联系之前在朝会上,天子的发言,但凡是聪明人都知道,天子在用这种手段告诉所有人一件事。
西域之民有二主,朕不虞,遂令玄门服之,葱岭以东,尽归大唐,军旗所指,官吏所至,布及四方。
若是他以为朕会忌惮另外几位宗王而放过他的话,他就错了。
李氏怎么会有你这么蠢的超品亲王。
谁也不能脱离朝廷的管控,即便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朕都知道。
洛千秋望着面前波涛汹涌的大海,手按在船舷上,眺望着那座越来越近的岛屿。
虽然天子已经走了,但群臣还是拱手后,才步出殿外。
这件事让朕想了许久。
朝廷的军队已经准备了许久,大批的战船从南方的各州向着胶东半岛汇聚而来。
大唐藩国,天子藩篱。
太平这番话带着深深的无奈,就算是做好了开战的准备,但她还是要把话讲清楚。
当以天下为己任。
卫国。
齐王一个激灵,哆哆嗦嗦的说道:“臣在。”
朕知道,诸卿中许多人,也都觉得朕这件事不对,朝廷不该和民争利,一座金矿,也算不了什么,这么做属于是强取豪夺。
在你们这些人中,多的是那些王子皇孙的姻亲,多的是和那些王子皇孙有联系的,在朝廷和那些王公之国间,勾连得利,都以为朕不知道吗?
朕不在意那些,天下都是朕的,都是大唐的,都是朕的臣子。
卫王顿时斜睨了齐王一眼,眼中满是鄙夷,区区一个女人,就把你吓成这样,真是成不了大事,都是太宗的嫡系子孙,有什么可怕的,难道她还敢杀超品宗王不成?
齐王一见卫王的态度,心里又慌,又是欣喜,心慌是因为担心天子会因为卫王而迁怒自己,欣喜则是因为卫王这么嚣张,那天子或许就不会太过于关注他了。
朕是先帝和天后选出来,还不曾登基的时候,就在六部里面管事的皇太女。
天子的声音仿佛从九天之下落下来,清冷彻骨。
这句话一出,齐王瞬间就松了一口气,有这句话,自己起码落不到卫王那么惨的下场,至于荣华富贵什么的,他都已经不想了。
他见到了蓬莱岛上的战船,从海平面上驶出。
经常和燕国打交道的安东都护府,对于燕国就没有那么信任了,必须要进入全面警戒,毕竟安东都护府对燕国的实力还是比较了解的。
你就敢公然分裂大唐。
齐王的结果则让人心中一松。
你是否知道,大唐皇室,朕,你的姑母,对你的王国,意味着什么。
卫王和齐王悖逆,试图挑衅天子威严,这是不可以饶恕的罪行,想要求情的,不用白费力气;想要和二王一党的,就在这里站出来;不愿意站在一起的,既然陛下走了,诸位也退朝吧。”
作为臣子,随意的毁谤君父,难道先卫王就是这样教育你的吗?
作为臣子,不遵从朝廷的命令,而是对抗,难道先卫王就是这样教导你的吗?
被国中的奸佞欺骗,被区区小利而蒙蔽双眼,可谓是极其的蠢。
卫兵上殿来将卫王拖下去,殿中的气氛终于好了一点,诸位重臣也终于抬起头来,分别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滴,今天这里没有他们说话的份,他们就是来看天子是怎么处理二王的。
提到钱行后,诸位宰相的表情都变化了几分,这笔意外之财,让朝廷有了更加宽松的裕度。
卫王的结果令人胆寒。
对于蓬莱来说,金矿仅仅只有一些钱财罢了,能让那些贵人多一些挥霍的钱财,但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却能够让天下更加的蓬勃兴盛。
若是其余诸州的谋逆,朕旦夕可以平定,但你们这几大王国,影响太坏,朕要告诉另外几个人,安安分分的为国藩篱。
但比起吐蕃来,就不知道简单到哪里了。
太平端坐在御座之上,她穿着一身明黄镶嵌红线的衣裳,显出窈窕的身姿,但她脸上满是寒霜,殿中两侧坐着一些朝廷的重臣,殿中跪伏着两个人,皆是五花大绑,分别是齐王和卫王,看着有些狼狈,那曾经战场上挥剑的英姿不曾见,只剩下颓丧。
御座上又是短暂的沉默,殿中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