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君薇薨,武曌崩
第968章君薇薨,武曌崩
明堂熠熠,在这座地势颇高的宫殿中,明亮的光总是大片大片的撒进来,透过窗孔的斑驳光点也照的空气中的尘埃,粒粒分明,上下沉浮。
“好平静啊。”
武曌躺在摇椅上,晒着温煦的太阳,暖暖的光照在她的身上,让她惬意的有种欲要睡过去的感觉。
“薇薇。”
武曌声音轻柔,轻声唤着。
“二娘,我在。”
又是一阵山呼,群臣这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殿中,见到太平和洛千秋还在地上跪着,武曌温声道:“太平,你也走吧,好好准备,过几日你还要参加登基大典。”
此刻听武曌言语,直接一个公主抱就将武曌抱起,放在庭前的椅子上,而后盖上厚厚的锦裘被子,再将炭盆多摆几个,让武曌不至于受冻。
武曌并不自夸,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赶尽杀绝才是她的常态,“如果没有你,她们都要死,还有那些和我作对的大臣,都不会有致仕的机会,我会让他们全都家破人亡。
武曌三言两语就决定了武氏全族的命运,她依旧是当初那个雷厉风行的天后,说罢后,太平正想要告辞,却没想到武曌将二人拦下,“恰好你夫妻二人来了,便就在此交待吧,朕时日无多,稍后将群臣唤进宫中。”
“朕崩后,诸王公都不需要回京,各自在封地上三炷香即可。”
遗诏里面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因为先帝的诏令,尤其是遗诏,拥有很高的法理性,乃至于能影响下一个皇帝任内的军国大事。
四人向外殿而去,殿中人实在不少,一眼望去大概有四十多人,这么多的人,即便是商议大事,也很少叫来。
武曌这才道:“那就这些吧。”
武曌便明媚的笑起来,眼睛都眯起来,“薇薇,你总是这样。”
武曌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太宗皇帝和文德皇后伉俪情深,于是合葬在一起,那些在贞观朝立下大功的将领,诸如凌烟阁二十四名臣,都陪葬在昭陵中。
“这是今年的第几场雪?”
武曌闻言有些懵,这武氏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影响朝廷的判罚?
但在你身边,我有安全感,我只觉心中暖暖的,而不是那种孤寂之感,没有那种举世皆敌的感觉,我能放下手中的利剑。
望着太平和洛千秋携手离开殿中的背影,武曌指着微笑道:“薇薇,你看他们多好,相互扶持,就像是我们一样。”
洛君薇将酒放下,用热水温着,这寒冷的季节,喝凉酒,可是很难受的。
“是,薄薄的一层雪。”
洛君薇笑着揉揉武曌的发丝,而后轻声道:“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洛君薇为武曌描绘着外间美丽的雪景。
“薇薇,外面下雪了?”
“我?”
二人就这样并肩躺在一张摇椅上,静静欣赏着雪景,不时说句话。
武曌从摇椅上站起来,伸开手臂,宫人为她披上丝绸制成的冕服,她刚刚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妇人,此刻却充斥着威严,顾盼之间,那个统御天下众生数十年的君王,又回来了。
武曌有些困了,眼皮欲睁难睁。
没有辅政大臣就相当于没有束缚,武曌相信太平的能力,不需要那些人管着他。
武曌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薇薇。
作为武曌一路提拔上来的宰相,狄仁杰做事稳妥,为人正直严明,而且还擅长随机应变,很受武曌信任,洛君薇在内主政,狄仁杰很多时候就挂着宰相衔在外行事。
遗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点评一下自己,然后对未来的君王,提出一些要求,而后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出一些安排。
狄仁杰适时停下手道。
武曌便接着说道:“待朕崩后,群臣拥皇帝至神都素王神庙祭拜,传承大唐天命,皇帝已经成年,朕不再为她设置辅政大臣。”
你一向注重亲情,朕一直担心这件事,不要将朕好不容易压制的李氏宗亲再次释放出来,日后要严格控制他们的封地。
先帝驾崩已久,朕百年之后,打开陵寝去打扰先帝,朕是不愿意的,所以朕就不与先帝合葬了。
上前一探,顿时惊叫四起!
薇薇,你是大才女,你也来做一句诗吧。”
在武曌的诸多儿女中,武曌最为宠爱的就是太平,或者说很少见的有母子、母女间这种情感的,就是太平,太平出身的时候,武曌已经大权在握,心态颇为不同,再加上太平和她实在是太像了,让她不由的宠爱,将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都弥补给太平。
都出宫去吧,下次在进宫,就要为朕收尸了。”
一条条一件件,武曌在上首缓缓说着,就像是在说一个外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她的神情平静,听的下面不少人心里却不是滋味。
等到武曌从后面走进,即便武曌已经交权,但群臣依旧肃然,齐声敬拜。
“原来是第一场啊。”
“薇薇,酒温好了吗?”
望着殿下群臣,所有人都抬起头,望着上首那道身影,所有人都知道,这大概是君臣间最后一次相见了。
洛君薇和洛千秋对视,笑着点点头,就像是在告别,洛千秋雄壮的身躯也忍不住颤抖,眼眶忍不住湿润。
说罢,她停顿了一下,殿中群臣已经有人忍不住匍匐下,带着些许哭腔,武曌斗倒了很多人,但她也是真的会识人,同样提拔了很多人,尤其是她打压高门贵族,提拔寒微,殿中颇多受她恩惠的寒门,此刻悲戚呼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