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116章
这令人津津乐道,猜测纷纷的’赵柔嘉‘、’赵国‘、’赵王‘之间的关联,自然是赵翦有意放出去的。
他意在试试大众的反应,自己并不予以出面解释、否认或者承认。
而是任由这件事发酵着,在朝野间流传着,让大家潜移默化的记住这件事,捕风捉影地去揣测,去怀疑。
总之,算是现在众人心里种下这么一颗种子。
等将来就算真正到了这么一天,也不至于太突然,太难以接受。
柔嘉是他与阿禾唯一的孩子,也会是他此生唯一的孩子。
那夜,赵翦意识到自己与阿禾这么些年,都没有再孕育第二个孩子。便在第二日等她送孩子们去太学之后,亲自带着太医,在庆陵台候着她,等她回来给她请了脉。
诊治后,太医战战兢兢地说他的阿禾,因为生柔嘉的时候,伤着了身体,此生都不会再孕育子嗣。
那一刻赵翦如遭雷击。
时隔三年多,他竟然才发现,自己心爱的女人,因为给他生育,而伤了身子,永远失去了再度为人母的机会。
深深的自责与愧疚,盘桓在他心头。
赵翦抱着姬禾眼睛通红,落了一场泪雨,一直对她说着’对不起‘。
姬禾回抱住他,宽慰道:“没关系,柔嘉只有我一个母亲,我也只有柔嘉这一个孩子,这样对她才足够公平,不用担心会偏爱谁,以至于对另一个失了偏颇。”
她越是如此通情达理,越令他难受。
于是他郑重道:“柔嘉不仅是你一个人唯一的孩子,她也是我唯一的孩子。阿禾,她是我们唯一的孩子。”
赵翦对姬禾承诺:“将来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留给我们乖乖的。”
是以,那夜听到柔嘉说出那样有魄力的话,他哭得一塌糊涂。
小柔嘉不愧是他与阿禾生下的孩子,如此聪慧明理,自小就卓然不凡,真是天生的王女。
赵翦在那一刻,就彻底启动了那个计划。
他会倾尽所能,亲自来教导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将她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储君,将来接力他,执掌赵国的天下。
但是这事急不得。
首先一大阻力,就是当世臣民的接受程度。
毕竟当今世上,放眼天下,列国之间,从未出过王太女,也从未有过女君女王。
于是,他先放出风声,为柔嘉造势。
也让那些人,心底有个底。
将来,再循序渐进,让慢慢长大的柔嘉,慢慢展示给世人看她的才能,她的抱负,她的作为。
短短几日,赵翦几乎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让他的柔嘉深入人心的’储君培养计划‘。
这些,他连姬禾都不曾透露半分,只对赵允说了。
那日问了赵允,要他家赵裕入宫伴读。
后来散朝,回到宣室,赵翦独自召见了赵允,他当着赵允的面,拟了一道立柔嘉为王太女的密旨。
赵允只是惊讶了一瞬,随后很快就恢复平静,没有劝什么,更没有提出反对。
这是他收到的第二道密旨,都是与庆陵夫人有关。
他深知赵翦对庆陵夫人的情谊,她的孩子得来不易,能够女凭母贵,也在情理之中。
当年赵翦初登王位,就在做长远之计,考虑姬禾的未来。
当时先王丧仪刚过,眼见后宫诸多得过君恩,且无后的贵人,都逃不过那套’陪葬‘的制度。
他考虑到之前姬禾流产过,太医诊断说她难再孕育,他担心她以后一辈子都没有孩子,万一自己将来哪天走在她的前面,她也会被那陪葬制度,强制为他陪葬。
曾经赵翦的想法很简单:他爱她,所以生要与她同衾、死要与同xue。
后来慢慢地改变了想法:比起要她陪着自己一起死去,他还是更希望她能够好好地继续活着,开开心心,长命百岁的活着。
于是他召了赵允,把一道废除陪葬制度的密旨交给了他,让赵允好好保管,将来若是他有不测,便拿出来,护着姬禾。
这是第一道与庆陵夫人有关的密旨。
如今这一道,还是因为她。
因为她的关系,她的女儿,女凭母贵,被立为储君。
*
赵允一直念着当年,姬禾为他夫人求情善后,为她保留体面的恩情,心底对她及她所生的柔嘉颇为爱戴。
加上他自小就熟知赵翦的性格,决定了的事情,就容不得别人来反对。
况且,他也相信赵翦的眼光和决策。
他也知道,这样前所未有的一个惊天动地的立储,前路面对的是可以预料的血雨腥风。
而他作为追随赵翦的臣子,会永远忠于他的立场,支持他的决策,维护他的继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