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115章
赵翦被女儿触动不已,情难自禁,眼眶如春日的冰雪解冻,溢出不受控制的泪水。
他连忙以手敷面,挡着自己的失态。
小柔嘉见他好端端地忽然如此,便上前去,爬在他腿上,坐在他怀中,伸手握上他的手指,费力一根根掰开,小奶音关切又焦急道:“父王,父王,您怎么了?”
被她掰下手指,赵翦连忙仰起头,将那盈眶的热泪倒回去,眨眨眼后,他才将脸转过来,声音还带着鼻音:“父王没事。”
“给我看看,父王你眼睛怎么红红的,像小兔子一样,”柔嘉捧着他的脸,认真地检查他的眼睛,然后得出结论:“哦——我知道了,父王你是哭过了。”
企图挽回点颜面的国君,嘴硬道:“没有,父王没哭,只是眼睛里进沙子了。”
“眼睛进沙子,吹吹就好了,我来给父王吹吹。”
小柔嘉撑开赵翦的眼皮,鼓起粉嘟嘟的腮帮子,给赵翦呼呼吹气。
吹了一两下,她就问:“沙子出来了吗?”
赵翦抱住她,笑道:“出来了出来了,父王谢谢乖乖。今夜,让父王给乖乖喂饭好不好?”
“好嗯!父王喂饭,柔嘉吃得香香。”
柔嘉吃东西不挑食,学会自己吃饭后,也鲜少要人喂,常常与登儿两个人,比赛谁吃得多,吃得干净。
赵翦也知道女儿有多么好带,又乖又可爱,一点儿也不娇气。
可他就是想给她喂饭,与她互动。
旁边原本乖乖吃饭的登儿,见此,也端着自己的小饭碗跑了过去:“王兄,登儿也要王兄喂。”
赵翦开怀大笑,朝他伸手,“真是养了一对好宝贝。”
登儿顺势也坐在他怀中,与柔嘉一左一右,张嘴等着喂饭。
姬禾见他们三人的天伦之乐,心下暖和。
登儿自幼无父母关怀,但好在,赵翦对他很好,虽是弟弟,但俨然也把登儿当成儿子来养。
把对柔嘉的爱,也毫无保留的匀给了他一份。
室外,春风料峭,乍暖还寒。
室内,四人共进晚餐,如此温馨。
*
小柔嘉送给赵翦那枚写满’赵‘字的竹简时,所说的那句“这是赵柔嘉的’赵‘,是赵国的’赵‘,也是父王这个赵王的’赵‘”。
在第二日,就传遍合宫。
第三日,就传遍朝野。
有人听后,觉得如斯稚童,必不简单。
有人进一步思索,这句话中的其他意思。
拆开来说,这个’赵‘字,是赵柔嘉,赵国,赵王的赵。
有多思之人,直接从这句话中,曲解衍生出其他意思,断言称:“赵柔嘉是赵国未来的赵王。”
因为,第三日,在朝会上,他们的君王忽然问起赵御史家的儿子,可曾到了启蒙识字的地步,他有意让赵裕入太学,给天真公主和王弟赵登当伴读。
此言,无需揣测,便可窥见君王的用意。
众所周知,赵御史便是自幼入太学,陪公子王孙当伴读,之后才与当今王上,成为了肝胆相照的挚友,又成为王上的心腹大臣。
况且其子赵裕与天真公主同年降生,一样的年岁,做伴读倒也无可厚非。
但结合之前那句流传的话来看,怎么着都是赵翦有让公主为储的打算。
这样的揣测一经讹传,又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太后很不高兴听到这样的言论,她觉得一个女娃娃,怎么就能有资格,继任成为下一任君王了呢?
于是,太后当下就将姬禾召到跟前,言语敲打了一番,提醒她要守三从四德,以身作则,以免教坏了孩子,追悔莫及。
无他,因为太后觉得一个三岁的奶娃娃,哪里懂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必定是她的母亲,教得她说出这样野心勃勃的话。
“依照哀家看,柔嘉也不必去学宫念书了,女孩子家家的,无才便是德。读书是男人们的事,她只需要快快乐乐,简简单单的长大;若是喜欢,就学些女红;就算什么都不学,好好做个公主,将来嫁个好夫婿,也就够了。”
听到谈及柔嘉的这番话,方才低眉顺眼接受批评自己的姬禾,终于不再默不作声。
她向太后行了个礼,启唇恭敬回道:“太后容禀,让柔嘉念书,是王上的意思。”
搬出赵翦,果然就有用多了。
因为几年前陈沁那件事,赵翦一直对太后这个祖母,失了温情。
太后虽然在后宫还能有执掌大局的权力,但出了这个范围,她就不敢再多僭越。
既然是赵翦授意,那么她再不满意,也没用。
更不能提,不敢提。
太后骤然语塞,随后找补道:“你别多想,哀家只是心疼小柔嘉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寒窗苦读之事,本意是想要她快乐点。”
姬禾也笑着接话,给她递台阶:“是,臣妾明白。柔嘉常和臣妾说她喜欢念书,近日又学会了不少字。她昨天才和我说,她会写’曾祖母‘三个字了,说要等写的好看了,就写给太后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