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一七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选拔

选拔

谢忠散值回家时,也留神到家中妻妾房里都多了一盒香胰子,尤其是夫人房中的最多,姿态各有不同,多拟时花形态,譬如他手上拿着的这个,便好似一朵栩栩如生的芙蕖。

谢夫人见到自己的香胰子被丈夫拿在手上,以为他也喜欢,便说:“正好想叫人送去书房给您试一试,没成想老爷先来了,不如今日先用这净手?”

谢忠却立马将香胰子放回原处,仅拿了这么一会儿手上就沾了香味,若是用来洗手,还不知道要残留多久。他又不是女眷,把自己身上搞得香气四溢的像什么话?

谢忠摆明了不喜欢,拒绝得也很是彻底:“夫人喜欢就多买些,但不必替我准备,不过这味道未免太腻了。”

谢夫人不赞成地蹙了蹙眉,这等幽香还腻?最腻的难道不是他小妾身上的脂粉味?

她无意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实事求是地说了一句:“我听说几个姨娘也都买了,似乎还很喜欢这香胰子,日日净手沐浴都用,回头老爷过去怕是要受点罪了。”

嗅觉喜好异于常人,受点罪也是应当的。在谢夫人看来,这东西用过之后香味经久不散,比香囊管用多了,京城的夫人们就没有一个是不喜欢的。

谢忠最近因为晋王一事心烦不已,此刻见到这等华而不实的东西,说话也不客气:“这种东西也就你们女人家喜欢了。”

呵,那你们男人喜欢的东西又能有多好?谢夫人暗自腹诽,也不知他是否是在外征战时吃糠咽菜多了,如今稍稍精细些的东西都碰不得,真是古怪。

等到谢忠离开后,谢夫人气不过还跟丫鬟说了两句谢忠的是非。

她们家自然是不缺钱的,谢夫人自己的体己便是花上几辈子也花不完。但是卖这香胰子的商家性情古怪,一日只售三百份,每人每日最多买一份,多了没有。外人倒是想多买,可惜人家不愿意。京城有这么多的富贵人家,即便这香胰子价格贵些也无妨,外头价值千金的古董都有人愿意买,更不用说这六两银子的香胰子了。东西是比寻常净手之物贵了些,但是只要富人愿意,贵物反而更显自身身价。

香胰子香味各异,样式也不同,听闻共有十二种,谢夫人拿起丈夫不要的这芙蕖样式的香胰子:“就这么一小盒,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无奈某些人不识货。”

丫鬟不敢说主人的是非,只道:“也是那店家古怪,一天只卖三百盒不算,还不让人挑。”

这所有的盒子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正面右下角书“馥郁”二字,背面是一句词——“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端的是清雅别致,光是读来就觉得唇齿留香。唯一不好的点在于,光看外表完全看不出里头是什么花样。

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爱梅花,有的人好牡丹,有的人独爱兰花,有的人似她们家夫人一样只喜欢荷花。若是头一回就能挑中自己喜欢的,那自然心满意足;若是挑不中,明儿还得继续守着才行。

谢夫人笑着道:“这点家确实是会做生意的。”

还不知道自己被人夸的秦朗如今可算是意气风发。他从是裴元珩那儿得到了“盲盒”这一灵感,并果断将其发扬光大。他的香胰子卖得贵,一般的夫人姑娘买到自己喜欢的就会收手,但也有很多财大气粗的,非要将十二种样式都集全了才能甘心。

虽然秦朗理解不了这种心态,但是他喜欢她们一掷千金的行为。

翻着铺子呈上来的账本,秦朗还在心里计算着利润,而后默默地开始想着自己能分到多少钱。这种真金白银的买卖,真是让人心折。他这种懒散的性子,如今为了赚钱也开始上进起来了,甚至自己写了几个关于香胰子定情的小故事,让人搬上戏台上开演。收效也显著,如今京里京外谁不知道“馥郁”这个字号?

掌柜的在旁道:“这两日生意是不错,每日都一两千的进项,除了这香胰子,铺子里别的东西卖得比原先好,不少人开始找咱们打听手头上有无多余的,若是有,他们愿意高价买去,少爷觉得如何?”

“不好。这事儿万不能答应,若是答应了一个,日后还会有无数个。”秦朗只是想赚钱,他又不是想要没事找事。

听裴元珩说商止又造了几个作坊,已经在加紧制作了,想必日后运送过来的货还能更多。京城这边的需求量肯定是最大的,不过等日后东西多了,还可以转卖给别的地方商贾。他有门路,裴元珩有源源不断地货,两边强强联合,必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秦朗抱着账本,觉得自己的天赋又多了一样。写小报他是领头人,如今做生意又能做的红红火火,不仅是香胰子卖得好,裴元珩留给他的酒楼他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将隔壁酒楼逼得都关门了。啧,他可真是聪慧,不愧是人中龙凤!

不同于秦朗这边花招频频,黄灵甫这边就单调多了,只是安排了几个人帮衬着晋王卖东西。他又没有什么经商天赋,东西如此高价还能卖出去不少,全凭商止设计巧妙,还有香胰作坊里头的女工做工精巧。这样的好东西,在哪儿都能找到市场,无非是卖多卖少的区别罢了。

江南不少经商的人也打过念头,但得知这铺子跟官府有关系后,便又将蠢蠢欲动的手缩了回去。生意什么都能做,可是若是跟官府对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个月后,等到昆州的货再次送往京城与江南时,两边都将账给平了一下。

黄灵甫拿到钱之后还有些迷糊,他为官多年,所有的俸禄加在一块儿也不及这一个月里赚的多。秦朗那边因为肯花心思,赚得就更多了,他还特意让人给裴元珩带话,叫裴元珩在昆州别闲着,早点弄出新玩意儿来,要不他卖着没意思。

裴元珩得了回音后还诧异这回秦朗猜得准,商止确实已经在准备新花样了,最近他们在昆州山里发现了不少野蔷薇,商止便弄出了蔷薇水。裴元珩也去看过,蔷薇水其实就是原始精油与纯露的混合物,芬芳郁烈,留香格外持久。以蔷薇水为调和剂,加入时下各样的合香,还能调配出许多不同的香味来。

商止刚弄出这玩意儿后,裴元珩便觉得这东西肯定受达官显贵的欢迎,毕竟他们就喜欢这种文雅又烧钱的玩意儿。为了方便商止研制,裴元珩还跟他一块改进了密封蒸馏术,如此产出的精油纯度更高,品质自然也就更好。

京城跟江南这边的钱刚到,裴元珩便筹备着新开一座蔷薇水作坊了。

有商止在,未来还有源源不断地新玩意儿,可惜的是昆州偏远,往来运送的时候不大方便。若是能有一个专门运货的码头就好了。

裴元珩对着西南一带的地图看了半日,目光落到了泸州上。

此处连接长江上游诸多干、支流,昆州一带的货若从姚州出发,走水路抵达泸州港后,不论往外运送什么都会方便许多。

可惜他于泸州知州没有什么交情,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招揽人家。此事暂且放下,裴元珩另还打算弄一个研究院,不过现在没有“研究”这个概念,裴元珩也不希望弄得太出新,于是只叫人建了一座农学书院,假借农学之名对外宣布招收一批农学生,食宿全包,并且在校期间做出成绩日后可以直接入晋王府做事,若有想入学的,可以携改良的农具、农具或其他前来自荐。

山长裴元珩都已经定好了,就让商止来做。商止聪明,但是不能劳累,做这个活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是晋王府跟昆州联合发布的告示,上头写着三月后书院正式正式对外招生,没多久周边三个州的百姓便都听说了。不少人对此跃跃欲试,他们为的不是包吃包住,为的是日后有机会去晋王身边做事。

姚州跟黎州两地的官府怎不知道他们的百姓被晋王一道告示就弄得蠢蠢欲动?问题是知道也没办法,昆州那头一会儿一个动静,他们又留不住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昆州风风火火地搞事。不过,这农学学的都不是诗词经文,学生也考不上科举,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落寞了。

又过了两日,谭镇终于带着他拿几十万斤的粮种抵达昆州了。

他看到裴元珩的时候还有些心虚:“王爷,我就只弄来这么多,若是您觉得不够的话,我再回去多运些回来?”

裴元珩震惊地望着这堆满车的粮,一路往下去,他已经数不过来究竟有多少牛车了。

再看谭镇那谨慎的模样,裴元珩都惊呆了,半晌才说了一句“不必”。

他是让谭镇去偷点粮食不假,但是他没想过谭镇竟然这么能干,一下子弄来这么多。原本还想着要几年才能攒足够的粮种往外推行,如今看到这几十万斤的种子,再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裴元珩喜形于色:“你在安南等地待了这么久,最知道如何种植这占城稻,这批稻种先交给你,等休息两日后,你再带去军屯让军户们先种这批稻子。”

谭镇没想到王爷不仅没责怪他还挺高兴,当下也就放妥了心:“王爷您就放心好了,这占城稻好养活,绝对不会出问题。”

若是换了别的稻种,他还不敢说这样的大话,但是占城稻不一样,谭镇信心十足。

谭镇走后,裴元珩又想起了泸州知州。若是以占城稻作为诱饵,不知对方能否心甘情愿为他所用?不如让顾槿安过去试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