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九画(8)
第83章九画(8)
【使用注意】本品对胃肠有刺激,故脾胃虚弱。呕吐者及孕妇忌服。【现代研究】主要成分苦味素,尚含鸦胆灵、鸦胆子苷、鸦胆子碱、鸦胆宁等。水浸液、醚浸膏在体外有杀灭阿米巴的作用。对肠内寄生虫如鞭虫、绦虫、蛔虫有驱除作用。鸦胆子口服液、水溶液,对实验性鸡疟有显著的抗疟作用。
韭子见《本草经集注》。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韭alliumtuberosumrottler.的种子。全国各地均产。
【异名】韭菜子、韭菜仁。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补肝益肾:用于肝肾虚弱之腰膝酸软冷痛,筋骨疼痛,妇人阴寒少腹疼痛,疝痛,可配伍杜仲、续断、菟丝子、枸杞子、当归等。壮阳固精:用于肾阳虚衰之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小便频数,白带,淋浊,可配伍补骨脂、金樱子、芡实、桑螵蛸、仙灵脾、白龙骨等。降逆止呃:用于顽固性呃逆,炒用,或生用研末服,每次9~15g,每日服2次。
现代多用于阳痿、遗精、不孕症、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研究】种子含生物碱、皂苷、硫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等。
韭菜见《滇南本草》。为百合科植物韭alliumtuberosumrottler.的叶。
【异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肾经。
【功效应用】温中行气:用于中寒气滞之胸痹疼痛,脘腹疼痛,噎膈反胃,生用捣汁服。散血止血:用于吐血、咯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便血,捣汁冷饮,或与生地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可取鲜韭菜3份、面粉1份,共捣成湖状敷患处。温肾壮阳:用于阳虚肾冷之阳道不振,遗精梦泄,腰膝冷痛,可与胡桃肉用芝麻油炒熟食服。解毒杀虫:用于皮肤瘙痒,漆疮作痒,狂犬、蛇、蝎咬伤,捣绞汁服,或捣敷。此外,百虫入耳不出,可捣汁灌耳中。
现代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胃炎、慢性细菌性痢疾、膈肌痉挛、支气管哮喘、泌尿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痔疮出血、过敏性紫癜、脱肛、子宫下垂、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饮,30~60ml,或炒熟作菜食。外用:捣敷;取汁滴注,炒热熨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者忌食。
【现代研究】含苦味质、苷类、芳樟醇及多种甲基和烯丙基的硫化物。用韭菜茎压榨过滤所得之原液给小鼠静脉注射,可产生休克样症状乃至烦躁、痉挛,以后转人镇静、嗜睡、发绀而死亡。对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作用;对离体蛙心先抑制后兴奋,大量应用可使心脏停搏于扩张期;对蛙下肢及兔耳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
响铃草见《滇南本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ferrugineagrah.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异名】野花生、荷猪草、马响铃、肾气草、响铃子、黄花野百合、野毛豆、荷承草。
【性味归经】苦、微酸,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应用】敛肺止咳:用于肺虚久咳,咳痰带血,蜜炙煎汤服。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耳鸣耳聋,头晕目眩,梦遗滑精,单用炖肉服。治耳聋,可配伍石菖蒲;治遗精,可配伍夜寒苏、爬岩龙、毛药、双肾草等。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车前草、萹蓄等同用。解毒消肿:用于疔疮肿痛,痄腮,单用捣敷或煎服。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遗精等。
【用法用量】煎服:10~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哈士蟆见《饮片新参》。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temporariachensinensisdavid或黑龙江林蛙ranaamurensisboulenger的除去内脏的全体。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
【异名】哈什蟆、蛤蚂、田鸡、蛤蟆。
【性味归经】咸,凉。归肺、肾经。
【功效应用】益肺滋肾:用于肺肾俱虚,咳嗽气喘,气短乏力,动则加剧,炖汤服;或配伍人参、五味子、补骨脂、胡桃肉等。
现代常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用法用量】炖汤:1~3个。
【使用注意】痰湿咳嗽及便溏者忌用。
【现代研究】中国林蛙含蛙醇、三磷酸苷等。
虾见《名医别录》。为长臂虾科动物青虾macrobrachiurnnipponense(dehaan.)等多种淡水虾的全体或肉。我国南北各地淡水河流、湖沼中均有分布。
【异名】虾米、米虾、糠虾、青虾、白虾、梅虾。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补肾壮阳:用于肾阳亏损之阳道不振,腰膝酸软,可取鲜活河虾清水漂洗净,韭菜适量,略加油盐炒熟食。通下乳汁:用于产妇乳汁不下,取净肉捣烂,以黄酒热服,少时乳至,再饮猪蹄汤。托毒消肿:用于阴疽恶疮,可与黄芪水煎服;用于血风臁疮,可与黄丹捣和贴之。
现代常用于性功能障碍、产后缺乳症。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或研粉服。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撒。
【使用注意】肝阳亢盛及实热证者慎服。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虻虫见《本草经集注》。为虻科昆虫夏带虻tabanusbivittatusmats.及其他同属近缘昆虫雌虻的干燥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异名】蜚虻、牛虻、牛蝇子、牛蚊子、牛苍蝇、瞎虻虫。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破血逐瘀:用于瘀血凝滞之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癥瘕积聚,常与水蛭、廑虫、大黄、桃仁等药同用,如大黄廑虫丸(《金匮要略》);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可与桃仁、苏木、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现代常用于经闭、痛经、早期肝硬化、肝脾大、子宫肌瘤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g;或人丸、散,0.3~0.6g。
【使用注意】年老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蚂蚁见《四川中药志》。为蚁科昆虫黑蚁formicafuscal.的全虫。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异名】蚁、马蚁、黑蚂蚁、大黑蚁。
【性味归经】咸、酸,平。归肝、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