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九画(2)
第77章九画(2)
柞树叶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壳斗科落叶乔木蒙栎quercusmongolicafisch.的叶。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等地。【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用于湿热痢疾,单用煎服,或制成25%的煎液保留灌肠使用。解毒消肿:用于痈肿疮疡,痔疮,单用捣敷患处。消食积:用于小儿食积不化,单用嫩叶,阴干研粉服用。
现代常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疖。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研末服。外用:适量,捣敷。
柞树皮见《吉林中草药》。为壳斗科植物蒙栎quercusmongolicafisch.的树皮。
【异名】蒙栎皮、柞栎皮。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肝、胆、脾、大肠经。
【功效应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单用煎服。解毒消肿:用于痔疮,可用鲜皮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黄疸型肝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鞣质。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柏子仁见《新修本草》。为柏科常绿乔木侧柏biotaorientalis(l.)endl.的种仁。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异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应用】养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常配伍酸枣仁、茯神、五味子、远志等,如养心汤(《证治准绳》)。润肠通便:用于年老、体衰、妇女产后、阴亏血枯所致大便秘结,常配伍桃仁、杏仁、郁李仁、松子仁等,如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养阴止汗:用于阴虚盗汗,常与麻黄根、五味子、煅牡蛎等同用。此外,与当归同为蜜丸服用,又治脱发。
现代常用于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产后及老人便秘、脱发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g,或人丸、散。
【使用注意】便溏及有痰湿者忌用。神经衰弱而又便溏者宜去油取霜服用。
【现代研究】主含脂肪油、柏子醇、谷甾醇、双萜类成分等。具有明显改善损伤引起的记忆障碍及记忆消去等作用。
栀子见《神农本草经》。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果实。长江流域及江南各地多有分布。
【异名】山栀子、生山栀、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黑山栀、栀子皮、枝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应用】泻火除烦:用于热郁胸膈,烦热懊,躁扰不宁,常与淡豆豉同用,即栀子豉汤(《伤寒论》);若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可与黄连、黄芩、黄柏配伍,即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若肝热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黄芩、甘草等同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同用,即茵陈蒿汤(《伤寒论》),若配黄柏、甘草,即栀子柏皮汤(《伤寒论》);用于小便短赤涩痛,常配伍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如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常与侧柏叶、茅根、生地等同用。衄血者,亦可单用烧灰吹鼻中。此外,生栀子单用,或与乳香、没药水调,或醋调涂敷,对外伤性肿痛可消肿止痛;若与蒲公英、金银花等量煎服,并以鲜金银花捣敷,治疮疡肿痛。
现代常用于感冒高热、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急性结膜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急性肾炎、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软组织扭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食少者忌用。
【现代研究】含栀子素、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等。动物试验,能促使胆汁分泌。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肌肉松弛。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持久性降压作用。降压部位似在延脑副交感中枢。栀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栀子根见《分类草药性》。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根。
【异名】栀子花根。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肝、胆、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单用,或煮瘦猪肉;用于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单用炖鸡服,或与车前草、金钱草等同用。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单用或配伍。泻火解毒:用于胃火牙痛,可与臭茉莉根、石仙桃同用;用于瘰疬初起,单用水煎服;用于疮痈,乳痈,单用鲜根捣敷患处。
现代常用于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枸橘见《本草纲目》。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枸橘poncirustrifoliate(l.)raf.的果实。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异名】臭橘、臭杞、枸棘子、野橙子。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所致胸胁胀痛,气滞胃痛,常与青皮、郁金等同用。兼食积者,可配伍山楂、神曲、香附;兼便秘者,配大黄、莱菔子等。用于乳房结块,可配柴胡、香附、夏枯草;用于疝气腹痛,宜配川楝子、橘核、荔枝核。升阳举陷:用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单用煎服。此外,与淡竹叶、望江南同煎汤当茶饮,可治咽喉肿痛。
现代常用于胃炎、肝炎、乳腺增生症、胃下垂。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洗或熬膏涂。
枸杞子见《神农本草经》。为茄科灌木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或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果实。前者主产宁夏、甘肃、河北等地;后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异名】苟起子、杞子、枸蹄子、狗奶子、枸杞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应用】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阳痿遗精,常配伍熟地、山药、山萸肉等,如左归饮(《景岳全书》)。养肝明目: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注于目所致两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常配伍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菊花,即杞菊地黄丸(《医级》)。滋阴润肺:治疗虚劳咳嗽及消渴。治疗虚劳咳嗽,常与沙参、五味子、贝母等同用;治疗消渴,常配伍花粉、葛根、黄芪等。此外,浸酒饮服或与龙眼肉熬膏服用,可益颜耐老,润泽肌肤。
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变属阴虚者,有一定护肝作用,常配伍沙参、当归、麦冬、川楝子等。又用于肺结核,糖尿病,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g,或熬膏、浸酒或人丸、散。
【使用注意】外感表邪、内有实热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现代研究】主含甜菜碱、玉米黄素及多种游离氨基酸。另含微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水浸液对四氯化碳引起肝损害的小鼠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保护肝脏的作用。对兔有降低血压、抑制心脏、兴奋肠道等作用;有使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的降低、糖耐量增加的作用。对正常小鼠的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使白细胞数增多。对环磷酰胺引起的抑制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的生成亦具有保护作用。
枸杞叶见《名医别录》。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barbaruml.的叶。
【异名】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