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九画(3)
第78章九画(3)
【用法用量】煎服:6~12g;或人散剂。【现代研究】含齐墩果酸、白华脂酸、熊果酸、葡萄糖苷、鞣质等。
柠檬见《岭南采药录》。为芸香科灌木黎檬citruslimoniaosbeck.或洋柠檬citruslimonburm.的果实。我国南部有栽培。
【异名】黎檬子、宜母子、药果、宜母果、柠果。
【性味归经】酸、甘,凉。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嗽,气喘,单用,或与沙参、贝母等配伍使用。祛暑生津:用于暑热烦渴,头昏闷痛,绞汁饮,或与厚朴、银花、竹叶等同煎服。和中安胎:用于孕妇胃气不和,食少纳减,哕逆噫气,绞汁加白糖饮。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慢性胃炎、维生素c缺乏症、妊娠呕吐等。
【用法用量】内服:绞汁饮或生食。
【现代研究】柠檬果实含橙皮苷、柚皮苷、圣草次苷、圣草酚葡萄糖苷等黄酮苷及枸橼酸、苹果酸、奎宁酸等有机酸,尚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糖类、钙、磷、铁等成分,能促使消化液分泌,橙皮苷、柚皮苷有抗炎作用。
柽柳见《本草图经》。为柽柳科灌木或小乔木柽柳tarnarixchinensislour.桧柽柳tamarix.juniperinabge.的细嫩枝叶。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云南、福建、广东等地。
【异名】河柳、赤柽、三春柳、春柳、三眠柳、长寿仙人柳、观音柳、垂丝柳、西河柳、赤柽柳、红筋柳、山川柳、红柳。
【性味归经】辛,平。归肺、胃、心经。
【功效应用】解表透疹:用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或表邪外束,疹毒内陷者,常配伍薄荷、蝉蜕、竹叶、牛蒡子等,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亦可煎汤熏洗擦摩。疏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煎服并煎水外洗,常与荆芥、防风、薄荷等同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秦艽等配伍。
现代常用于麻疹、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鼻咽癌、疥癣等。治疗鼻咽癌,可与地骨皮各30g水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3~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现代研究】含树脂、槲皮素、鞣质等。浸膏溶液对人工发热家兔有一定的解热作用。煎剂对用氨水喷雾引咳的小鼠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体外试验,对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胡荽见《食疗本草》。为伞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芫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带根全草。我国各地区均有种植。
【异名】香荽、胡菜、芫荽、莞荽、莛荽菜、满天星。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应用】发汗透疹:用于风寒束表,麻疹透发不畅及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单用水煎内服,或煎汤局部熏洗;亦常与荆芥、浮萍、薄荷等同用。消食下气:用于食欲不振,胃脘痞闷,食滞胃痛,可供调味使用;亦可与山楂、神曲、麦芽、橘皮、半夏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麻疹、风疹、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泌尿系感染、痔疮、脱肛等。治脱肛,可烧烟熏肛。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维生素c、正癸醛、芳樟醇等。
胡椒见《新修本草》。为胡椒科常绿藤本植物胡椒pipernigruml.的果实。药材商品有白胡椒和黑胡椒之分。国内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国外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泰国、越南等地。
【异名】浮椒、白胡椒、黑胡椒。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单用,或与生姜、高良姜、半夏、大枣等同用。开胃进食:用于食欲不振,脘闷不适,常作调味品使用。此外,研粉煮沸外洗,又治阴囊湿疹;浸酒外涂,可治冻疮;与荜茇等份为末,布包,咬患痛处,治风虫牙痛。
现代多用于胃肠炎、慢性胃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若将7粒胡椒置鸡蛋中蒸熟,一次食下,成人每次2个,小儿1个,10日为1个疗程,间隔3日再服第2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治疗肾炎效果良好。
【用法用量】煎服: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贴之。
【使用注意】阴虚有火者忌服。
【现代研究】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及挥发油等。嚼服本品,可使血压暂时升高,持续10~15分钟;小量内服,可增进食欲;胡椒碱具有中枢神经抑制,催眠,镇静,抗惊,抗抑郁,松弛肌肉,局部麻醉,抑制真菌等作用。
胡芦巴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foemum-graecuml.的种子。主产于河南、安徽、四川等地。
【异名】葫芦巴、苦豆、芦巴子、胡巴、季豆、香豆子。
【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
【功效应用】温肾助阳:用于肾脏虚冷,寒疝腹痛,阴囊冷缩,单用,或与小茴香、荔枝核、乌药等同用;若与覆盆子、黄精、附子等配伍,又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祛寒除湿:用于寒湿脚气,酸胀冷痛,行走无力,常与补骨脂、木瓜、牛膝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疝气、性功能减退、慢性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将其研粉制蜜丸服用,每日2丸(相当于生药4g),可预防高山反应;一日剂量8~12g,则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及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含胡芦巴碱、胆碱、蛋白质、挥发油、维生素b1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利尿,抗炎等作用。
胡枝子见《救荒本草》。为豆科灌木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的茎叶。我国南北各地多有分布。
【异名】随军茶、扫条、野花生、豆叶柴、夜合草、假花生。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心、肝经。
【功效应用】清热润肺:用于邪热壅肺之咳嗽,痰黄黏稠,鼻衄,常与冰糖同煎服;也可配伍黄芩、款冬花、百部、川贝母、桔梗、甘草等。利水通淋:用于下焦湿热之小便不利,淋漓涩痛,可配伍车前草等。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泌尿道感染等。
【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30~60g)。
【现代研究】含槲皮素、山柰酚、三叶豆苷等。
胡桃仁见《本草纲目》。为胡桃科落叶乔木胡桃juglansregial.的种仁。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异名】胡桃肉、核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