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三画(2) - 中药大辞典 - 刘彬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中药大辞典 >

第7章三画(2)

第7章三画(2)

【现代研究】含漆酚。土丁桂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旋花科草本植物土丁桂evoloulusalsinoidesl.的全草。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异名】银丝草、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泻痢草、白毛莲、白鸽草。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肝、脾、肾经。

【功效应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壅盛之黄疸,淋浊,带下,赤白下痢,可与红糖同煎服。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固之梦遗滑精,可与银杏、黄酒,加水炖服;治疗小儿遗尿症,可与猪膀胱一个,同煎服。解毒杀虫:用于疥疮,可与枯矾少许,煎汤洗患处;用于毒蛇咬伤,鲜品捣烂绞汁,和酒内服,渣敷患处;用于疔疮肿痛,鲜品捣烂外敷。

现代常用于甲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鲜品30~6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糖类等。实验证明,有保护肝脏和抗脂肪肝等作用。

土人参见《滇南本草》。为马齿苋科1年生草本植物栌兰talinumpaniculatum(jacq.)gaertn.的根。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

【异名】土高丽参、土洋参、瓦参、水人参、假人参、紫人参、福参、土红参、飞来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补中益气:用于脾虚泄泻,腹胀纳呆,劳倦乏力,气虚自汗,常配伍红枣、猪肚,或与墨鱼干炖服。润肺止咳:用于肺痨咳嗽,潮热盗汗,咳痰带血,可配伍隔山撬、通花根、冰糖,炖鸡服。调经下乳:用于气血不足之妇人带下,月经不调,产后乳汁稀少,可配伍白术、茯苓、当归、香附等。此外,配伍金樱根,同煎服,可治多尿症。

现代常用于病后体虚、肺结核、慢性气管炎、体虚多汗、疖肿等。

【用法用量】煎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中阳衰微,寒湿困脾者慎服。

土三七见《滇南本草》。为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菊叶三七gvnurasegetum(lour.)merr.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异名】见肿消、三七草、菊叶三七、血当归、乳香草、叶下红、散血草、和血丹、破血丹、血牡丹、白血七草、红背三七、血三七。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肺、胃经。

【功效应用】散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单用研粉冲服,或单用水煎服;用于外伤出血,单用研粉撒布患处,或鲜品捣烂外敷。活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之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单用水煎服;用于跌打损伤,可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解毒消肿:用于乳痈肿痛,可与蒲公英共捣敷,或与瓜蒌壳、香附子同煎服;用于蛇咬伤,可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

现代常用于各种内、外出血症,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3~15g;或研末,1.5~3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含菊三七碱类等。

土大黄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大黄rumexmadaiomak.的根。主产于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湖南等地。

【异名】金不换、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血三七、化血莲、红筋大黄、血当归、土三七、止血草。

【性味归经】苦、辛。凉。归肺、肝、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疡,水火烫伤,痄腮等。治疮痈初起,可单用全草捣碎,陈酒煎服;治烧伤,可与地榆各等份,研末,加冰片少许撒敷,或菜油调敷;治痄腮,可用鲜根配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单用水煎服。清肺润肺:用于肺痨咳嗽及肺痈。治肺痨咳嗽,可与百合、百部、冰糖同用;治肺痈可单用,或与鱼腥草、桔梗等配伍。凉血止血:用于咳血,吐血,单味水煎服;用于创伤出血,捣敷伤口。

现代常用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肺脓肿、跌打损伤、脚气病、疖肿、皮炎、湿疹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现代研究】根含蒽醌类。煎剂有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缩短,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的作用。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试验表明,本品有使血管收缩的作用。蒽醌类有抗菌作用。

土贝母见《本草从新》。为葫芦科攀援性蔓生草本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uet的块茎。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异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

【性味归经】苦,凉。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毒热蕴结之疮疡肿毒,乳痈初起,红肿热痛,毒蛇咬伤,水煎服,或捣敷。散结消肿:用于痰瘀热结之瘰疬痰核,研末醋调敷并水煎服,或以牛皮胶30g水熬化,和土贝母末15g调匀,贴敷患处。止血敛疮:用于外伤出血,疮口不收,研末调敷。

现代常用于皮肤溃疡、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结核、骨结核、乳腺癌等。治骨结核溃烂流脓,可用土贝母、蜈蚣各等份,共研粉,米酒炖热冲服3g,每日2次;治乳腺癌,可与蒲公英、穿山甲、橘核、夏枯草各15g,水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9~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熬膏贴敷。

【现代研究】含三萜皂苷等,具有抗炎,抗癌等作用。

土牛膝见《本草图经》。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achyrantheslongifoliamak.,粗毛牛膝achyranthesaspersl.等的根和根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产。

【异名】杜牛膝。

【性味归经】甘、苦、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活血散瘀:用于瘀血经闭,痛经,癓瘕积块,单用,或与马鞭草等量同煎服,亦可配伍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香附等;用于跌打损伤,扭伤闪挫,瘀血肿痛,水煎,对酒服,或捣敷。利尿祛湿:用于湿热壅滞之热淋茎痛,尿血,水肿,脚气肿胀,小便不利,湿热带下,赤白下痢等,水煎服。清热解毒:用于毒热蕴结之咽喉肿痛,单双乳娥,可与百两金根各12g、冰片6g研极细末,喷喉;治疗痈疮肿痛,水煎服,或捣烂外敷;用于白喉,捣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或药汁喷雾,亦可配伍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丹皮、白芍、甘草、薄荷,水煎服。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膝腿疼,水、酒各半煎服。

现代常用于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细菌性痢疾、疟疾、感冒、肺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治疗小儿肺炎,可用鲜根500g,加适量水绞汁500ml,隔水蒸30分钟,1~2岁每次服15ml,3~5岁20~25ml。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者30~60g)。外用:适量,捣敷,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使用注意】本品活血散瘀,又引药下行,易伤胎元,故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含皂苷(苷元为齐墩果酸)、蜕皮甾酮及牛膝甾酮等。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抗生育,抗炎及止痛等作用。

土荆皮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科落叶乔木金钱松pseudolarixkaemfericord.的树皮或根皮。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等南部各地。

【异名】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罗汉松皮。

【性味】苦、辛,温。有毒。

【功效应用】杀虫疗癣:用于疥癣,可单用浸酒涂擦,或用乙醇浸渍渗滤,制成木槿皮酊外搽;治疗湿疹作痒,可单用煎浓汁,温洗患处。消痔提肛:用于痔疮肿痛,大便脱肛,煎水熏洗。

现代常用于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等。治神经性皮炎,可用土荆皮30g、蛇床子30g、百部根30g、五倍子24g、密陀僧18g、轻粉6g,共为细末,醋调糊状外敷,保持湿润,每日1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