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勋贵子弟想入皇家书院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章勋贵子弟想入皇家书院

朱元璋不由地摩拳擦掌,啧啧说道:“这才用多少时间啊?”

“就算八百里加急,也不过如此了吧?要真正能通遍天下,千里之外,朝夕便至,何愁粮草损耗!”

“父皇。”

朱标也看出朱元璋的心思,连声说道:“任以虚手中专业列车工匠并不多,建造速度不会太快,以朝廷如今赋税,应付绰绰有余。”

“儿臣以为,不如先选几处交通要点,铺设车轨,建设车轨同时,也能快速改变沿途的民生!”

“好。”朱元璋沉着地点点头。

“这件事,就让任以虚仔细斟酌,如今状况,就以军事优先,其余民生经济,暂时押后。”

说着,就走进车站内说道:“走吧,许多年没回凤阳,先去祭拜一下你爷爷奶奶,和你几位叔伯。”

说着,眼中流露出一丝伤感,就向前走去。

由于爷俩是悄悄来的,所以在祭拜完祖陵,最后也是悄悄地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任以虚不断朝凤阳府运输物资。

除后面八节车厢运输货物之外,排头的车厢专门作为,观光车厢,让那些闻风而来的勋贵官员们,亲自登车感受新气。

在看到巨大的列车,一次性就装载,数十万斤的货物后,并且很快就送至凤阳府时。

这帮勋贵官员,甚至国子监的贡生,都惊得瞠目结舌,几乎当场要给跪了。

但是随后又有民间读书人,讽刺任以虚,是为了巴结老朱。

公然以奇技淫巧媚上,试图腐蚀皇帝心志云云,应该将此巧佞之徒,斩首示众云云。

却被老朱置之不理。

无论那些儒家士子如何反驳,在列车接连运转数十次,而丝毫无恙后,列车局还是迅速成立而起。

参与修建的工匠,统统都成为列车局的官员!

任以虚也堂而皇之地,就成为列车部门的老大,官至二品,统率全局。

而之后,金陵城又爆出一个冷门。

蓝玉家的两个纨绔儿子,金陵城赫赫有名的恶霸,秦淮风月场上,有名的班头。

蓝彬和蓝春一通大开大合后,成功完成永昌侯府家产升级改造。

当年收益增加三倍不说,永昌侯府的名声,在佃户中,一路飙升!

从原本的蓝剥皮,蓝恶霸,变成蓝大善人。

就在金陵城勋贵们,瞠目结舌的档口,紧接着,魏国公的儿子徐允恭,也升级了自家店铺。

这三位纨绔,全都是在任以虚的私塾里混过的。

之后,老朱正式把任以虚的私塾,命名为,皇家书院。

朱元璋出任,荣誉校长,任以虚副校长,所有学子为天子门生。

这下金陵城的勋贵家族,再也按捺不住了。

挖门盗洞地就要想进,任以虚的私塾。

一时间太子府和燕王府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马皇后收到的礼物,更是论车来拉,要不是清雅庄上还有锦衣卫驻扎,只怕这些勋贵们早就登门拜访了。

朱元璋却很有耐心,之前因为胡惟庸一案,他诛杀不少勋贵,和淮西勋贵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

那些勋贵们,也都开始抱团,对抗老朱了,现在,老朱需要他们低头认罪,乖乖地就把侵占民田民宅吐出来。

更狠的一招还是,朱元璋要逼他们实施官绅一体纳税!

信国公汤和,韩国公李善长,在一众勋贵恳求下,主动前来叩阙求见。

承天门外,汤和与李善长身穿朝服,向朱元璋和朱标叩拜。

“臣,信国公汤和,韩国公李善长求见陛下下。”

汤和与李善长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在胡惟庸案件之前,朱元璋就因为淮西勋贵,侵占民田民宅,而处置了不少勋贵子弟,导致关系日益冰冷。

而胡惟庸一案后,被杀的勋贵更是多不胜数。

因此勋贵和朱元璋之间,都正处于,冷战时期。

“两位爱卿,今日为何而来啊?”

看着两位昔日老战友,朱元璋的嘴角牵扯起一抹冷笑。

李善长神情尴尬,说不出话来。

一旁汤和与朱元璋是发小,倒是还能说得上话,拱手说道:“陛下,臣等是为皇家书院一事而来。”

“皇家书院乃是国之重地。”

朱元璋背着手,面无表情地说道:“是大明的未来,有什么好说的?”

“还是说,又触碰到那些勋贵的利益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