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官绅一体纳粮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官绅一体纳粮

金陵城内,淮山侯的官宅内。

一群勋贵如众星捧月般,围着韩国公和信国公,两位老爷子。

如今朝堂上勋贵中,也只有这两位老爷子能说得上话了。

李善长战功赫赫,为文官之首。

信国公汤和更是朱元璋的发小,并忠心追随几十年。

“削减我们部曲?交出历年侵占民宅民田?”

几位勋贵浑身颤抖道:“这也就罢了,竟还要咱们,官绅一体缴税纳粮!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吗?”

许多勋贵门下,都投靠了商贾,这些商贾就冲着,不用纳粮纳税,加上借助勋贵的门路,才投靠勋贵门下的。

现在如果官绅一体纳税,他们手底下的商贾,立即就会散去一大半!

汤和啜了一口茶汤,淡然说道:“你们别在陛下面前犯犟了。”

“如今连太子一系,最骄横的蓝玉,都没了脾气,为了两个儿子,主动要求,亲自为皇上值宿禁卫。”

“况且,如今朝堂上勋贵凋零,只有我和韩国公两个老头儿,还能站班,那些文官却是源源不绝!”

“再这样下去,你们觉得还有几个年头能蹦跶的?”

“咱们勋贵一体,真要等那些文官崛起,第一件事,就是要拿咱们勋贵开刀!”

在场的勋贵们都默不作声了。

李善长也接过了话茬说道:“如今大明日趋安稳,再想倚靠军功获爵,是不可能了。”

“明后年再发动一两次北伐,就彻底解决边境之患。”

“咱们这些勋贵都是靠着军功起家,如今没有了军功来源,咱们都等于没了倚靠,持续不了多久的。”

“而眼下,就有一个新的机遇。”

“什么机遇?”在场勋贵们纷纷瞪大眼睛,连声追问。

李善长冷静地说道:“儒家文官擅长谋略,却不擅长实践。”

“陛下与太子皆是侧重实用,所以,以老夫之见,从今往后,大明当以建设为主流。”

“我当是什么,就让我们这些勋贵,俯下身子,干这些出力的事?”

在场的勋贵们一听,纷纷都有些不甘心。

李善长冷笑一声:“大明如今百废待兴,光是重建民生,就是一段极长时间,况且,还有后面更多建设的规划。”

“咱们这些勋贵,如果还不趁机转型,继续死抱着这点荣耀不放,那就等着被淘汰吧,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天长地久的情分。”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等着与陛下的情分耗尽,就是你们覆亡之时。”

“好,老夫言尽于此,你们自己选择吧。”

说罢,顿了顿手中的拐棍,转身就向外走去。

两个老头拄着拐杖,头也不回地就离开淮山侯府。

汤和不由问道:“老李啊,你怎么忧心忡忡的?”

“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李善长拄着拐棍,摇了摇头。

汤和睁开老眼,不由问道:“这话怎么说?”

“陛下本就是杀伐决断的性子,任以虚那以效率为本的格物学,横空出世,与陛下几乎是一拍即合。”

李善长苦笑地说道:“如此英主强臣,一拍即合,我简直不敢想象,他们能在大明掀起,何等的波澜了。”

汤和为人虽精明,但才学毕竟不如李善长。

凝神想了片刻,说道:“这段时间,也没见陛下处决过什么人,锦衣卫的诏狱,也没再乱抓。”

李善长凝视着汤和,缓声说道:“这么跟你说吧,如果说陛下之前是一把屠刀。”

“那么说,现在的陛下,就是一座妥妥的大山了,不会再让你感到恐惧,但却着实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哎......”

说罢,他摇着花白头发,转身就朝马车走去。

乾清宫中,朱标和朱元璋正看着,手中锦衣卫密报。

“父皇,看来李叔还是有远见的。”朱标放下手中秘报,不由笑着说道。

朱元璋手臂耷拉在扶手上,淡然说道:“那是,当初他可是跟着咱一路杀出来的。”

“能看破咱的心思也不算什么。”

“那勋贵入学一事。”朱标不由问道。

朱元璋起身冷然说道:“还是那句话,必须答应咱这几个条件,尤其是官绅一体纳粮。”

“这些勋贵都纳粮,那帮文官豪绅能不纳粮?”

“况且,如今文官权势日益高涨,这些勋贵们若转型成功,正好是棋逢对手!”

朱标听得顿时眼睛一亮,随即微微眯起。

“父皇,看来任以虚下手也很准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