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香火压命
净泉寺的榜贴出去后。
还没过三日,政绩司门口又堆来一摞信。
有灾户写的。
也有下乡小吏写的。
还有几个,是地方寺院自己匿名递来的。
都说了一件事:
【我们那儿的庙,也修了】
【修的时候说是为灾民祈福】
【但灾民都在山边搭棚,庙倒是连香炉都换了新的】
【你们要是真贴净泉寺,不妨也看看东岭、江州、北齐……】
“他们也都修过。”
“银,也都进去了。”
杜世清一页页翻,最后沉着脸抬头:
“大人,这回是真的全套的了。”
“我们查的是灾银。”
“但现在看,这帮人是——借灾修庙。”
“民没粮吃,他们换了金佛。”
“地被淹了,他们扩建了偏殿。”
“你说,要不要贴?”
李洵玉点头:
“贴。”
“这回不贴佛。”
“贴——庙。”
“不是佛吃的。”
“是庙主吃的。”
“你以为他们信的是佛?”
“不。”
“他们信的是——没人敢动庙。”
地录三科调出五年内“赈灾拨银庙建记录”。
整整两大箱。
李洵玉直接点了十个寺名。
东岭大慈寺、江州报恩庵、北齐玄光殿、南郡龙泉庙……
每一个后头,挂着的都是:
“灾后祈福重建金身佛像”
“慰民祈雨修大雄宝殿”
“灭灾安民新开五重庙门”
可再看拨银记录:
——东岭蝗灾,百姓断粮,赏银拨给大慈寺三千两修山门。
——江州水涝,四万灾户无家,报恩庵建玉佛殿花了五千两。
——北齐干旱,求雨失败,玄光殿却修了一座二层香阁,银为四千。
——南郡山体塌方,龙泉庙请来法师设坛,花银七千,祭了七天,粮一斗未发。
杜世清拍桌:
“你看看这叫什么事?”
“老百姓家都塌了,他们建佛塔?”
“人吃不上饭,僧人吃五味斋?”
“祈福花七千,赈灾发三百——这银到底是赏谁的?”
“赏灾民?”
“还是赏他们自己念经念得好听?”
李洵玉冷笑:
“你以为是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