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都在针对朕 - 寒门国舅 - 天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842章都在针对朕

第842章都在针对朕

面对王越擅自出征草原之事,朱祐樘无奈之余,也在想办法尽量让岳父张峦跟这件事撇清干系。

可惜消息泄露出去后,朝堂上下本就有很多人看张峦不顺眼,这下可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宣泄口,就势往张峦身上挥洒负面情绪,参劾张峦的奏疏如同雪花片一般连绵不断地送到宫中。

朱祐樘看到后不厌其烦。

“不是让你们跟那些文官说,岳父对王越出兵之事一直持反对意见吗?”

朱祐樘有些气恼。

作为一个护短之人,朱祐樘最厌烦的就是别人攻击他亲近的人,哪怕岳父张峦这样与他没什么血缘关系,仅仅只是妻子的父亲,在他眼里都是不能触碰的逆鳞。

覃昌为难道:“陛下,眼下朝中大臣很多事情都想不开,亟需树立一个目标集火攻击,恰好张国丈碰上了!

“另外还有些人则可能则是碍于同僚的情面,做一些例行公事的行为,本身并无多少恶意,毕竟……王越回朝,乃张国丈亲手举荐,这也是后续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

朱祐樘板着脸道:“那就让人,把王越出征的奏表,一并拿去向外展览,让世人知道,王越乃私自出兵!

“朕在这里定下基调,王越取胜倒还好,朕给他加官进爵,若是败了,回来后定问罪不饶!”

“陛下,前线将士正在敌境征战,若是颁布这样一道旨意,只怕会令大军士气不稳。”覃昌担心地道。

眼前的小皇帝没什么执政经验。

哪里有将士出征在外,你在后方猛捅刀子的道理?

就算你觉得自己的旨意不是刀子,但也是强加在前线将士头上的紧箍咒,万一他们真的兵败或是颗粒无收,心中越想越气,回头闹兵变怎么办?

覃昌见皇帝还在生气,又补充道:“其实王越出兵前,一定料到了自己可能会遇到的所有后果,综合权衡利弊后才出的兵……”

朱祐樘道:“可是……他就这么大张旗鼓冲着鞑靼人去了,带的还都是笨重的武器装备,需要大量人力运送,骡马也有所不足,如何逼迫鞑靼人与之交战,一举获胜还顺利撤回来呢?”

“陛下,您……”

覃昌到此时方才明白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说,皇帝并不看好王越领兵取得胜利,甚至已做好吃败仗的准备。

在皇帝的计划中,压根儿就没有由王越平定草原的选项,之前猜测的皇帝押宝张延龄领兵取胜,愈发合理了。

但那只是人情世故上的揣测。

从实际情况推断,张家小国舅只带着两三千人正在大同开矿,打造兵器,怎么看似乎都没有平定草原的底气。

甚至大同镇是否愿意配合其出兵都存在疑问。

即便配合,也只会在后面摇旗呐喊,大同官将怎会心甘情愿听从其指挥呢?

没有大同镇兵马配合,只有张延龄手里的人马……这是平草原呢还是自取其辱?人家不侮辱你,你还可劲儿往人家巴掌上撞?

“替朕下一道旨意,明确表明此战由来,尤其要在明日朝会上,跟文官们讲清楚。”

朱祐樘目光冷峻,语气冰寒,“平定草原,乃朕继承先皇遗志所为,并非出自谁的游说,更不是头脑一热做出的决定。至于王越出兵,有其合理性。谁质疑此事,就是与朕做对!”

此时的朱祐樘终于硬气起来。

要保护身边人不被舆论所伤,那就让自己陷入舆论漩涡中……以皇帝的身份,震慑那群自以为掌握真理对张峦穷追猛打的大臣。

覃昌战战兢兢地道:“可……可是,之前……陛下,您已经下旨让王越在适当的时候退兵!如果只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抨击,就要让他继续维持进兵的姿态,出了状况,恐怕不好收场吧?”

他是在提醒朱祐樘,你这个当皇帝的,想要维护自己的岳父,可以理解,但你不能自己往前冲。

就让王越独自承担后果,无须强调他的举动乃出自你的默许。

朱祐樘打量过去,问道:“覃大伴,你也认为朕平定草原的构想,不合时宜,是吗?”

“奴婢绝无此意。”

覃昌赶紧解释。

朱祐樘道:“到现在为止,出兵塞外的只有王越这一路人马,总数不过两万余,出其不意纵横阴山南北,尚未取得任何战果,甚至可能还未与鞑靼交兵。

“朝堂上下对这件事的关注,明显过高!那些文官不是在质疑此战是功是过,正如当初他们将王越给扳倒时所做的一样,嫉贤妒能,拿着鸡毛当令箭,乃至指桑骂槐……实在令人不齿!”

“陛下,您的意思是……”

覃昌有些疑惑。

论能力,覃昌远不能跟怀恩相比。

关键时候站出来为皇帝撑住场面,他就显得力不从心,会陷入迷茫的状态。

朱祐樘一挥手道:“大臣针对的,从来都是朕的用人和行事方略,而非岳父或是王越!覃大伴,他们针对朕,朕不能反击吗?”

……

……

王越带兵深入草原。

因为并不明确鞑靼人的具体活动路径,所以王越采取的战术,是尽可能往水草肥沃的区域挺进,尤其是往鞑靼人过冬聚集地挺进。

如此利用信息差,在多数蒙古部族不知道大明兵马来袭的情况下,一路上吹枯拉朽,尽可能多地杀伤鞑靼人,以获得他想要的军功。

先是朱晖以游击将军的身份,统领一千骑,作为全军先锋,顶在前面两天,随后朱永接过重任继续开路,转眼两天过去,又到换防时间。

朱晖下马迎到父亲的马前,道:“父亲,前面有大河阻路,大军无法前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