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青梅山药糕
清晨,早饭过后,李尚安跟着乔桥在厨房制作糕点。
她正在淘洗青梅,坐在一方小板凳上,纤细的手指浸在加了盐的水里,不断地将浮在水面上的绿色的青梅拉到水底下搓洗,去蒂,再将一个个洗干净的青梅放到旁边的簸箕上。
全部洗干净后,她将簸箕放到通风的地方阴干,然后开始洗山药。
乔桥站在灶台前翻炒面粉,直到雪白的面粉慢慢变得微黄,他将面粉盛到大碗里,李尚安也将山药和青梅都拿过来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乔桥走到桌子旁,拿起一颗青梅递给李尚安,温和地说:“你尝尝。”
李尚安不疑有他,接过来咬了一口,意料之外的酸涩味道刺激得她脸皱成一团,正想出言攻击,却听到他说:“听小麦说你们昨晚喝酒了,你今天脸色也有些差,吃点青梅解酒,也会好受一些。”
李尚安觑了他一眼,说:“好吧,原谅你。”然后沉默地吃着那颗酸涩异常的青梅。
乔桥将青梅和山药都放在蒸笼里上锅蒸,这会儿需要等青梅和山药蒸熟才能继续下面的步骤,底下的锅不断冒热气,李尚安觉得热就离远了些,走到旁边的桌子旁坐下。
过了一会儿,水沸腾了,咕噜咕噜作响,很快灶台就烟雾缭绕了,蒸笼里散发出一股清香,而后整个厨房都弥漫着浓郁的果香。
李尚安忍不住感慨:“好香啊!”然后走过去问乔桥:“这是要做什么糕点?”
乔桥坐在小板凳上,一边拨弄柴火,让火势变小,一边说:“这是青梅山药糕,这个时候青梅刚好成熟,但直接吃太过酸涩,做成糕点味道会更好。
青梅山药糕不仅能健脾养胃、滋阴补肾,还能清热解暑、促进消化,提高食欲,最适合夏天吃。”
李尚安点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很适合夏天吃,天气太热会导致胃口不好,但现在,光是闻着这熟青梅的味道她就已经忍不住分泌口水了。
乔桥打开盖子,用夹子夹出山药放在盘子里,将整笼青梅搬到灶台上,跟李尚安说:“尚安,你来给山药去皮,然后捣成泥。”然后自己开始给青梅去核。
李尚安看着乔桥直接用棍子挤压还冒着热气的青梅,再用筷子挑出核。
她一只手拿着夹子将山药固定,另一只手拿小刀划拉山药皮,再挑开皮,皮一下子就被撕下来了。
没过多久,山药也被捣成泥,那边的乔桥也完成了去核。
李尚安好奇接下来的步骤,便问:“然后呢,接下来做什么?”
乔桥说:“接下来要炒青梅,”他将青梅倒入锅中翻炒,直到一部分青梅变成泥状。
“这时候加入糖一起翻炒,可以减少青梅的酸味,增加青梅味道的层次,炒好之后就放到熟面粉里混合均匀,这样馅儿便做好了。”
他加入糖,将青梅炒至泥状,变成青梅酱,就盛出来放到炒熟的面粉里用筷子搅合搅合。
他将山药泥拿过来,加入糖浆和油、糯米粉混合好,说:“现在要做糕点的皮,山药加点糖,增加甜味,再加点油,可以防止粘黏和糕点开裂,而糯米粉是做表皮的主要材料。”
然后揉成大小不一的两个团,将小团上锅蒸熟后与大团揉在一起,“熟的糯米团可以增加糯米团的粘合性,这样等会包馅儿时不会散、不会破。”
“接下来就是包馅了。”
乔桥在案板上撒上糯米粉,将糯米团在案板上揉成长条,用刀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剂子,将小剂子揉成小团子,拿起一个小团子在案板上压扁,再拿在手上调整调整,让皮更加规整,再用勺子蒯了一勺青梅馅儿,将馅儿包起来,裹上糯米粉,放到模具里一压,一个叶子形状的糕点就出来了。
李尚安觉得手痒,便也拿起一个小剂子开始揉圆,拍扁,蒯馅儿,包馅儿,裹粉,放模具里压,也成功做出一个标致的叶子糕点。
乔桥看到了,夸奖一句:“很厉害,很漂亮的叶子糕点。”
然后李尚安更加卖力地包馅儿,很快蒸笼上就摆满了叶子形状的糕点。
“最后开水上锅蒸一会儿就好了。”乔桥一边说,一边盖上盖子。
半盏茶功夫,乔桥灭了火,将蒸笼盖打开,拿夹子取了一块放在小碟子上,递给李尚安说:“趁热,你尝尝。”
然后继续用小夹子将糕点取出一部分来,再将盖子盖上。
李尚安用筷子夹起来咬了一口,眼睛一亮。
表皮软糯香甜,山药泥和糯米粉的糯滑感觉在口中交织,甜味恰到好处,青梅馅儿酸甜可口,为闷热的夏天带来一丝清新之感,整体上搭配不显突兀,反而相得益彰,丰富了口感和层次。
李尚安正想说话,帘子处冒出一颗头,这颗头大声骂道:
“我在外面叫了3声了!没有一个人出来,原来是在偷偷吃好吃的!”
然后整个人钻进来,怒目而视。
李尚安也不说话,就看着他,然后咬一口糕点,嚼吧嚼吧,再咬一口,继续嚼吧嚼吧。
麦洲仓看她这样子更是气愤。
自己一清早就要跑去北街运货回来,然后到城东城北城西城南四个地方去贴宣传单,累得跟驴一样!
而这俩人就只用在店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地做糕点,更重要的是还能吃!
越想越气,正准备言语他们。
乔桥用碟子装了两块青梅山药糕,走过去递给他,说:“小麦,你也尝尝。”
麦洲仓暂时熄火,盯着碟子然后接过来吃了一口,火气全无,对着乔桥竖了一个大拇指。
乔桥笑了一下,然后端起一盘青梅山药糕出去了。
麦洲仓见她还在,一边嚼一边说:“你怎么不出去?还没整理货架呢。”
李尚安说:“哦,我不放心。”
麦洲仓奇怪道:“不放心什么?”
李尚安看着他一本正经地说:“不放心放着大耗子在厨房,我得盯着。”
麦洲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