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税收和人口
第383章税收和人口法塔赫最后这个问题,并没有人专门跟马卫国分析过,但是马卫国自己就知道为什么:“来不及的,现在朝廷、工厂、商行需要有人,然后百姓知道他们需要这样的人,然后自己回去学习。
“这个过程要多久?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八年?
“朝廷的空缺必须尽快补满,工厂商行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
“大明现在做什么都必须要快,一步慢就步步慢。
“圣上肯定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才主动在全天下普遍建设各种学校。
“朝廷官办的学校都是不赚钱的,收多少用多少。
“就算是这样,仍然到处都缺人。
“才能将越来越多的人输送出去,而不是堆积在本土的这点土地上挣扎。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_b_a.c_x】
大明可能用不了一百年,就能将空旷的新大陆塞满了,非洲的野人可能会消失,完全被大明本土人取代。
“如果不是圣上带着工匠们发明了化肥,让几乎所有的粮食亩产都直接翻倍了,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乘坐的客船整备完毕,和其他几艘大中型远洋客船依次拔锚。
“而且,办学校能赚钱的话,民间也会有人主动去开办学校啊。
不过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毕竟是藩国君主,还有大明鸿胪寺的使者在船上,这一次的护航舰队规格略微有些提高。
“为什么?”
“十万吨——”
“圣上在这里也有先见之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航道深度一开始就要求不低于十六米。
“但是,学校为什么不赚钱啊?这些普通工人来学几年出去,就能一个月赚三十甚至五十金票。
“全部都是钢铁船,全部冒着烟气,全都是蒸汽船。
但也就在这段时间,另外一批人按照鸿胪寺的安排,登上了同一艘船。
所以有一批超大型油轮,专门跑马六甲到波斯湾的航线。
但自当今大明皇帝主持远洋贸易以来,由大明海军舰队护送商船出海的习惯,却仍然被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马卫国再次摇头叹息:“内在的逻辑我也不甚清楚,但圣上不可能不知道你所说的方法,可是却并没有那么做,说明圣上不喜欢那样的方案。
法塔赫彻底迷糊了:
“圣上有旨意,工匠们有能力,工厂也有需求,所以就造出了这么大的船。
马卫国听到之后,却叹息着感慨说:“大明本土现在每年向海外输出移民超过一千万人,按照欧洲的标准已经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了。
“装有大量大口径火炮的应该是护航战舰,全部都是真正的炮塔化的双向速射炮,肯定还会有大明的超级开花弹。
“就算是把学费提高到一年的工钱顶一年的学费,也肯定有无数的普通人愿意去学的。
“最新最大的船,排水量超过十万吨,最多三年后就能在海上见到了。
波斯湾大明最大的产油地,石油城波斯湾规模最大的集散地,也最靠近最大的油田。
为过往的军舰、客船、货船提供补给。
每一批次的护航舰队,通常都不会超过四艘战舰,规格也通常不会超过四级舰。
出海后与大明海军安排的一支波斯湾航路护航舰队汇合。
“大明本土的几亿人,肯定有足够多的人能接受。
“圣上如果愿意教你,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收到了更多的税,国力才能更强,才更有威胁啊。”
“大明本土的人口数量和密度都还在不断地增加,每年仍然都有一个小型国家的规模。
四艘八万吨的大型油轮加入船队的时候,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以及他们的随员都惊叫起来了。
也能够想象得到,大明此时拥有的力量,比俄国强大了多少。
“排水量八万吨,专门用来运石油。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的船队,可不是只有几艘客船,还有一批货船要同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铺开,最大的船会从豪华客轮和战舰逐渐变成了货船,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
“但是跟造船相关的官员打过交道,才知道这种船规模的大船已经量产了,同时更大规模的船也已经开建了。
“但就算是这样,大明本土仍然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现在平均每个大明人都只能分到三亩多点的土地了。
大明最大的油轮自然要来石油城的货运码头装石油。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听到这里就都很无语,大明的这种人口太多了的“痛苦和麻烦”,真的不是其他国家能够体验到的。
“现在船厂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造船壳的钢铁。
只不过船队内的战舰数量大幅度减少了。
巴格拉季昂穿过波斯高原,来到波斯湾的石油城这一路上,所受到的冲击比法塔赫还要大。
这还只是一支货运和客运船队而已……
“他们现在没钱,可以给他们贷款,这又是一笔利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