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建有极 - 醒掌天下权 - 萧半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醒掌天下权 >

皇建有极

皇建有极

他倒不是自以为是地觉得女帝看上了他家血脉,而是现实就像她先前说的一样。

不喜欢投机取巧的政客,不会是一名好的政客。

从龙之功的诱惑这么大,一旦女帝展露出丝毫意向,就会有前仆后继的人抢着押宝。

眼下是霍齐,之后可以是任何人。

而他,恕他私心过重,不论这场游戏的输赢牵连有多广,他第一个想要保护好的,只有自己的血亲挚友。

也因此,他向女帝进言,请其过继霍齐,尽早让诸事尘埃落定,他的家人,就不会身陷险境了。

也因此……

方才在宣政殿中,女帝的一番话让他如梦初醒,也让他羞愧难当。

诚然,如女帝所说,当下就定好储君人选,只会让这来之不易的太平迅速土崩瓦解。眼下朝中文武百官上下一心,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也将不存。

自己这般,与那群将自家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甚至不惜颠覆皇权,颠覆这太平盛世,视苍生如猪狗的世家又有何区别?

幸好,打开天窗说亮话以后,他明白了女帝真正的顾忌,女帝也愿意退让一步。

他们也找到了个更好的办法。

唯独临别前那最后一句……

——大可取而代之。

愈发让他动容。

那双眼眸要比记忆中的更加冷漠,理智。

其中蕴含的信任却只比少年时只增不减。

叫人一看便知她说的是真心话。

——你与她之间的情份,终究是无可比拟的。她对你的信重,更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汤老的话语回响在耳畔,勾起了一些非常久远的记忆。

一脸青涩的小姑娘在他耐心教诲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他从遥远故乡带来的宝贵知识。

起初是诗词,后来是青史,随后有军务,政务。他还在她面前,肆意点评史书上所有有名有姓之人。

那会儿他终究是太年轻了。难得遇上个懵懂又懂事的女孩,恨不得倾囊相授。

在这个时空久了以后,他才学会隐藏,学会忘却那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与那地方有关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和初儿成婚以后,隐姓埋名的那些年,更让他学会了闭嘴,学会以‘周文’的身份,融入此处,免得再叫人看出端倪。

但那小姑娘,却早已是这个世界上,最清楚他来历莫名,知道他奇思妙想的人。

想到这里,周文露出一丝苦笑。

是啊,这份情谊,的确无可比拟。

所以他应该再相信她一次么?

……

顺宁十五年,中秋前夕,恰逢大朝会。

首届武举落下帷幕,自古有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举筹办时间虽长,可结果出来的也快。钟离婉果断又大方地履行诺言,当众给前十名绶官。

待前十名激动万分地接过官印与赏赐之后,钟离婉又轻飘飘在湖水中扔下一颗巨石。

她将昨日告诉周文汤法的,关于永康帝后宫中,为角逐皇位,自己兄长们如何枉死一事,用更加悲痛的方式,更让人动容的言辞,重新修饰一番,转述了出来。

“总之,朕不愿再看到我钟离氏的子孙,因皇位而再度手足相残的事情重演。朕也绝对不允许。”

“朕也明白。”在几个老顽固御史要开口反驳之前,她及时将话锋一转:“国无储君,一旦朕遭遇不测,大越将再度陷入混乱之中。这也不是朕愿意看到的。朕思来想去,认为只有一个办法。”

她自龙椅上起身,随即先有两名内侍走上前来,他们手中捧着一块盖着红布的匾额。在其之后,又有两人展开一张空白圣旨,走过殿中每一位官员面前,确保所有人都能看清上方毫无一字。

“朕要当着众卿的面,亲手写下这张传位诏书。诏书一写完,即刻用蜡封实,置于此匾额暗格之中,悬于高处。”

小庞子上前拉开红布,匾额上金光灿灿的四个大字暴露在诸人面前。

《皇建有极》

“暗格需三把钥匙才能打开,朕与左右二位丞相各执一把。”

众人神色各异,有一御史壮着胆子上前,问:“陛下此举虽然慎重,可要是王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王储,又该如何执掌朝政?若不提前定下名分,予以培养,往后又该如何担当大任?”

其实他更想说,这样的做法岂不是等同在说,继承人仅凭她一人,一言而定,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置喙。

那万一女帝陛下看走眼了怎么办?

他觉得此事不妥,但开口前一擡眼,正好看到了那块《皇建有极》的牌匾,他登时讪讪闭嘴,换了另外一种更婉转的方式。

但女帝的反应始终不出所料:“此法只为应付非常之时,情急之下才可用到。等过些年,朕确认无误以后,说不得还会有所改动,到时自会在众卿面前亲自取下密旨,作废重写。朕有没有识人之明,诸位还能不清楚么?”

略显骄傲的一句反问,让御史彻底败下阵来,他循礼一拜,回到自己原先的位置上去了。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两名小内侍自怀中取出布条遮住眼睛后,一人一边高高举起圣旨,钟离婉挽袖提笔,上前铁画银钩,速度极快地将内容写完。

人们根本无法从她书写速度与落笔的笔画猜出一二。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总是出人意料的陛下,将写好的传位诏书密封好,郑重其事地锁到暗格之中,随后拿出来的果然有三把钥匙,自己留了一把,另外两把分别赠予左右二位丞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