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扶桑神树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他们纷纷望向了那座绿莹莹的祭坛!
这座祭坛散发出一种阴冷的光泽,造型也极其古怪,根本不像是中原的建筑风格,倒更像是古埃及文明,或者苏美尔文明的那种异域美感。
它呈一个巨大的梯形形状,最上面是一个平台。
平台中间居然长着一棵树,那棵树高耸入云,直插九霄,生出一种高处不胜寒之感。
不,那棵树不是活的,它居然是用青铜器打造,是青铜树!
“天呐,我见过青铜尊、青铜鼎、青铜剑,还是第一次见青铜树,还是这么高的青铜树!”
我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发现有一条白玉阶梯笔直向上,沿着祭坛通往青铜树,就仿佛是朝拜天上神明的天梯一般,连接着地与天!
当手电筒的光顺着天梯照在青铜树上,那点微弱的光瞬间被吞噬了,就好像这大不敬的行为触怒了神灵,让我生出一瞬间的胆寒……
四周影影绰绰,只有那座真实存在的祭坛是可以隐约看到轮廓的,这不禁加深了我们的恐惧!
老姜也不再小气,直接扔出了一发照明弹,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原来这棵青铜树上足足长着九根树枝,每根树枝的枝头都是倾斜向上的,仿佛一只高高举起的手,小心翼翼得捧着什么东西。
那东西粗略一看,好像是一只只青铜鸟。
最奇怪的是,每只青铜鸟都衔着一根细细长长的青铜链子,总共也是九根。
一眼看过去,那九根青铜链子就犹如禁锢囚犯的镣铐一般,从祭坛的最上方垂下来,另一头被拴在了远方。
只是青铜链子的尽头一片黑暗,也不知道到底拴着什么?
葛维汉随身携带着一个袖珍单筒望远镜,他直接拿起这洋玩意观察起来,突然间,他兴奋得叫道:“每根树枝上停着的鸟,都是三只脚,这是华夏神话中的金乌!”
金乌?
我一下就联想到了太阳神鸟环上的三足金乌,毫不犹豫得抢过望远镜,直直得注视起那棵青铜树。
果然,那三只脚的鸟儿停在树枝上,跟太阳神鸟环上的三足金乌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可是古蜀国人在这地底下修建一座如此雄伟的祭坛,又铸造一棵七八米高的青铜树,到底是有什么目的呢?”
更何况这里位于四川,先前我们就已经推算出,古蜀国应该跟殷商同属于一个时代。
在那个时代,哪怕是以青铜文明为傲的大商王朝,也未必有能力铸造出如此之高的青铜树,更何况一个偏远小国?
这要克服的困难艰险,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
老姜目不转睛得盯着那棵青铜树喃喃道:“不,有办法的!他们很聪明,他们是利用了‘分段式铸造法’!也就是,工匠分别铸造出了青铜树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然后将他们拼成一棵完整的青铜树。”
在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古蜀国人真的存在吗?毕竟上下五千年都很少有书记载过他们。
可现在我动摇了……
只见,那棵高耸入云的青铜树下还有几尊青铜人像,他们对着那棵树顶礼膜拜,仿佛正处于神秘的祭祀中。
银铃儿望着那条高高向上的白玉阶梯出了神:“这个梯子好漂亮呀,走上去可以摘到星星吗?”
我刚想说不能,葛维汉忽然灵光一现道:“yes,这梯子的尽头就是天界。”
我们几人齐刷刷得望向了他,心想葛维汉莫不是兴奋过了头,葛维汉却坚定不移的指向那座祭坛道:“你们再仔细瞧瞧,那棵树,并非普通的青铜树,而是青铜神树!它的名字叫做:扶桑。”
“扶桑?”
这个名字我感觉很熟悉,一时之间却在脑海中对不上号。
葛维汉却侃侃而谈:“在你们中国古代有一本神书叫做《山海经》,山海经中曾记载,天地间有一棵扶桑神树,树高几千丈。“
”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平时便化作金乌鸟,在扶桑神树上睡觉!”
“其中有九只鸟住在扶桑树的九根枝杈上,最后一只鸟则住在树顶,这十只鸟每天轮流化为太阳照亮人间,等到一个回来了,另一个才去报道。而负责接送它们的,便是它们的母亲羲和。”
说到这里,葛维汉忍不住抚摸了一下自已的络腮胡:“我有个特别喜欢的大诗人,叫做李白。记得他在《蜀道难》中有这么一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其中的‘六龙回日’指的就是羲和驾驶着由六条龙牵引的车送太阳回家。”
要知道李白可是我的偶像,那首《蜀道难》虽然有点难背,但我却可以倒背如流,更何况出发前老姜提了好几遍这首诗。
见葛维汉如数家珍的模样,我和老姜不禁一阵唏嘘,想不到早在唐朝时期,李白就已经间接向我们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只是我们这群后人从未相信罢了……
葛维汉虽然是一个洋人,可却对四川爱的深沉,对华夏文化也是满满的欣赏,他能将山海经神话跟李白的诗结合起来,引经据典,背后不知道读了多少典籍!
可我们有的国人呢,将老祖先留下的璀璨文化当作封建流毒,当作迷信,真是令人汗颜。
就在这个时候,老姜突然打着手电筒,喊我跟他走,并让银铃儿跟葛维汉去到另一边观察。
原来他想顺着那九条细长的青铜链子找源头,说实话,看着那几条细细长长的青铜链子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总感觉它们就像是在锁着什么妖怪一般。
而这座祭坛似乎就是利用扶桑神树跟金乌,借助太阳的力量来镇压它们!
果然,当我和老姜走出约莫二三十米的距离时,就看到那根链子的尽头居然是一尊凶神恶煞的青铜武土像!
这青铜武土像足有两米之高,身形巨大,小臂比我的腰还粗,戴着面具,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手里还举着一支青铜火把,对准面前的大坑,好像是要烧尽坑中的一切。
那个坑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祭祀坑,这祭祀坑跟我们在殷墟看到的祭祀坑很像,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类的骸骨,而在这些骸骨中还零零散散得夹杂着许多玉器。
其中就有许多令我一度亡魂皆冒的玉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