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
秘密
段虹青在原地等了片刻,老板娘便从里间出来,手里多了一个浅黄的信封。她道了声谢,接过来。
封面上的字迹规整,一看就是过去为了卷面分拼过命的段虹青写出来了。封口处用火漆印章封住,边角处都保存得完好。
段虹青不确定这是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秘密,探身张望着门外仍在通话的赵逢云,随后就在原地拆了信封。
里面仅有一张拍立得的相片,画面拍得模糊,甚至还有过曝的问题,如果不是背面的字迹的,段虹青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作品。
段虹青在不同的角度了观察了一番,才认出画面的主人公是林也。
举着话筒唱歌的林也。
她脑海中并没有类似的记忆,因而能推测这时候的林也至少18岁了。
照片背面,段虹青画了一根羽毛,右下角写了“咕嘟嘟呼噜噜”和日期,凭着对自身的了解,这应该是她真心想记录下一些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写出来的语气词。
段虹青一时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将照片放回信封,回到座位收进包包里。
差不多时间,赵逢云结束通话进来,“你刚刚在那儿干嘛呢?”
“我看那边有个照片墙就想着过去看看。”段虹青仅袒露了部分事实,赵逢云没深问下去。
段虹青藏不住心事,很快见缝插针地和赵逢云打探起了这段回忆。
时间划拨到高考结束刚结束。
早在更早以前,整个高三年级的学生都在筹谋一件他们所认为的大事。
所有人无声无息地,不向任何师长和好友透露半分信息。
夔槐市一中在全省范围内都是排得上名次的好高中,与它的名声相匹配的,是它对学生的管理水平。
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会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约束,同时市一中几乎没有给学生安排任何娱乐活动,即便是运动会这种,也是草草带过。
某一天,自发在校内举办一次音乐会的活动悄无声息地展开。
全部依靠着口口相传来组织。
时间就定在了高考成绩出分的晚上,地点是学校的操场。
之所以会定在这一天,其实是有些叛逆心理作祟的。
因为学校会在这一晚偷偷燃放烟花,为学校今年考得最好的学生及其所为学校带来的荣誉而庆贺。
而他们偏要让这一天变成所有学生的盛典。
所有努力付出过、挥洒过青春汗水的学生,都应该在这一天被尊重和祝福。
不论结果、不问前程。
白天一些领头人已经将音乐节用到的乐器,藏到了操场北面的小树林。
到了晚上,夜色深沉,一大帮学生整齐有序地开始翻墙,翻不上去的同学就从藤萝覆盖的墙洞钻进来。
那个墙洞是以前学生们偷偷接收外卖时打通的,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是哪一届做出来的事了。
段虹青在钻的时候,只希望这不是狗洞就好。
操场最大的优势就是足够宽敞。
平时领导们讲话的主席台被各类乐器摆满。
约定的时间一到,几盏探照灯同时亮起,黑沉沉的操场瞬间被点亮,随之而来的是非常具有节奏感的鼓点声、笛声、琴弦声。
在那一刻,台下所有的观众一方面要担心学校领导随时终止这场“闹剧”,一方面又抱着无限的期待,渴望这场盛宴能长久一点。
塑料荧光棒和手机手电筒的亮光挥舞出汪洋之势,台上台下的热烈经久不息。
除了最开始的几场表演是一开始的策划好的,后续所有的舞台都是由现场的观众自发上台表演。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校长室的白炽灯早已被打开,里面坐着的学校领导平时都能让他们自觉夹着尾巴。
段虹青一向很捧场的,只是她从来不上场,而是怂恿其他人上场。
比如:林也。
而当林也真的站上去的时候,段虹青才是真懵住了。
从头到尾除了热情,可以称得上简陋的音乐会,在林也站上去的那一刻,那些探照灯的光芒好像也遮掩不住他。
林也唱着一首曾经让他们两个因为偷用英语听力播放器,而挨过批评的流行曲。
段虹青在台上感受胸腔的鼓噪,久久不能平息,以至于本能按下快门时,甚至产生称得上是心虚的心理。
谢幕时,观众席的不同点位中有人砰出彩带,段虹青和周围人的一样,举起手,在空中飞舞的亮片中抓握。
几次尝试后,一片金色闪光的亮片出现在她汗湿的掌心。
至于那张照片,段虹青始终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她的私藏,于是每天出门贴身保管,到家抽屉上锁。
一直到她、赵逢云、林也、何枫约饭,才总算让她找到了最佳的藏匿之所。
不过站在赵逢云的视角,她只能表述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高考毕业我们搞了个音乐会,林也就那次上去唱了歌吧,其他好像没听说过他参加这种比赛。”
赵逢云怀念起这些颇有感触,“现在想想老娘居然曾经浪漫过,而且高三音乐节已经成了一中的传统了,我们好歹算是创造过历史的人了。”
人的回忆总是会撇去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她在说起这段故事时,丝毫不提及事后校领导们关于安全问题的耳提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