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炎宋(8) - 你们修炼,我升级 - 二贰佴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59章炎宋(8)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淳熙七年(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

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果然,同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而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的词风具有以下特点:

豪放激昂:辛弃疾的词充满了豪迈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

他常常以奔放的笔触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壮志豪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例如,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通过对战场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杀敌的壮志。

沉郁悲壮:辛弃疾的词也常常流露出沉郁悲壮的情感。

他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和衰落,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

他的词中常常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疾苦以及自己的悲愤之情。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用典丰富:辛弃疾善于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词中常常引用历史人物、故事和典故,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

例如,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引用了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意境开阔:辛弃疾的词意境开阔,常常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宏大的历史场景。

他的词中既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壮阔景色。

也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历史画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美感。

语言质朴:辛弃疾的词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事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他的《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农村的宁静和美丽。

看作者有话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