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炎宋(7) - 你们修炼,我升级 - 二贰佴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58章炎宋(7)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这就是有关范成大的科普环节啦!

接下来科普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别急别急,李清照的下一章。

这个是千古第一才女,不得单独开一章啊......)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

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

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

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

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章节进度条快顶不住了,看作者有话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