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现代日本杂文集》(31) - 民国大师周作人译文全集 - 周作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百四十一章《现代日本杂文集》(31)

第三百四十一章《现代日本杂文集》(31)  无名的先觉(加太幸次)

近来在看日本的一本随笔集,觉得很有兴趣。这乃是加太幸次所著,书名《东京的口味》,内有文章长短共十七篇,全是关涉吃食的,我所觉得有兴趣的不但是这一点,更其有意思的乃是文章,这是纯用东京话所写,所以显得更有生气。其中有一篇名《决战食及其他》,是说战时的吃食的,里边讲起一个小学教员的事,因为与中国有关,觉得很有意义,这个人颇有先见之明,现在便把这一节抄译在下面。

多亏了战争,吃到种种可疑的东西,起头是在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的年底了。

在昭和十年代里,《中央公论》社出版了《作文教室》的文集,文名轰动一时的,东京贫民街的天才少女丰田正子,在这《作文教室》以前,还有一册文集叫作《粘土的假面》。这里边有名叫木村义乔的一个教师登场,他教给当时小学二年的正子唱《马赛曲》,并且买《安徒生童话集》给她,末了还说要领她去教养,可是有一天却忽然的从正子的面前消失了。正子曾将自己做的一个粘土假面送给木村先生,在木村先生搬走的空屋里,这个多少有点怪相的假面却仍旧放着。这是那文集里关于木村义乔的部分了。在正子的文章里,木村义乔到哪里去了,正子自身就全不知道。事实是经过了以后三十年的岁月,和我遇见为止,她关于木村义乔为什么在暑假之后忽然不见,到哪里去了的事,全不知道。但是这个木村义乔却给了丰田正子,决定她后来行动的种种因素。他与给正子编那作文的大木先生,以为人论简直是别种的存在。却说那木村义乔当年因为关于江东的贫民街小学校建筑贪污事件,地方人民开会纠弹,他就于暑假中让他们在学校教室开会,就以此事负责处罚,于暑假后调赴市区以外的小学校了。在那里任职两三年,却又遇见什么不正事件,引起了木村义乔的愤怒,于是又被调到荒川区的尾久初级小学里来。他在那里因了年轻的同僚的介绍,以四十几岁的人加入我们艺术青年的中间,成为我们的指导者。因为喜欢帮助人和憎恶不正,常常见于行动的关系,在尾久小学校也不久辞了职,变成为染坊的掌柜的了。我爱上木村义乔的这种怪气焰,所以不知多少回曾经同了他,在深夜的街道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木村很爱喝酒,在深夜的街道望见远远的红灯,不觉话题忽然的改变了。刚才正说着:

“老兄,这是历史必然的齿轮呀。在这里,这么一回转,中国就发挥出来可以支配亚洲全体的实力。我曾经在五年前,往扬子江去看了来,……”说到这里,忽然说道:

“中国的酒,是老酒,高粱酒,五加皮……”我听他这么说,就了解他的意思,所以说道:

“先生,我们在那地方且喝一杯吧。”于是他的话就回到原来的地方来:

“日本说是胜利了,胜利了,可是这没有什么用呀,不久就要来一个大破局。我们非活着到那时候,可是不行。——喔,这里,那么就少为喝一杯吧。”

那天夜里,我的零用钱也很是短少。木村则是有时候早晨来到我的家里,借了饭钱,到饭铺里去吃早饭,喝烧酒,有时临别借五分电车钱,所以无论是多少喝一杯的钱当然是不曾带着的。于是两人就走到卖烤鸡肉串的摊子去。那地方记得是都市电车从上野池之端到驹入去的方面,是千驮下町或是坂下町左近吧。钻进布帘子一看,另外的客人一个都没有,中年的瘦汉子正把插在叉上的肉在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木村是要便宜而强烈的酒好,我那时候是喜欢多少爽口的酒,所以各人都要了一杯威士忌酒,拿鸡肉串来吃。脂肪分很少,淡白的味道,却不像是鸡肉。我就对了烧肉的老板发这多余的质问了:

“阿叔,这个,不像是鸡,可是也不是猪。”

“对啦,不是的。”

“那么说牛也不是。”

“嘿嘿嘿,一点不错。”

“又不是马吧。”

“对啦,不是马。嘿嘿嘿。”

“鹿,……有人密猎了羚羊,那个肉,前几时得来吃了,可是似乎也不一样。”

“对,不是鹿之类的东西。嘿嘿嘿,再烤一串吧。”

“不要了,这已经够了。”

我慌忙的给拒绝了。既不是鸡,也不是鹿和牛马猪的肉,此外只有狗与猫了。听说中国人有喜欢吃狗肉的,但我是日本人,所以狗是不行。因为多余的质问,弄得疑心暗鬼的十分不快,我就把威士忌一口呷干了,急急的付了代价,示意木村,一同回去了。这之后过了不几天,太平洋战争终于勃发了。

到了第二年,有人介绍木村到菲列滨大学里去做日本语的教授,前去赴任了。木村个子虽小,可是也还有点肥壮,堂堂的躯体,脱去了和服与围裙,穿上陆军少佐的军服,离开了日本。但是到了菲列滨,对于军部的不正事情便致诘责。这便因为木村赴任的大学里,菲列滨人的教授与日本人的教授待遇有一种差别,木村去对军司令部说,“凡是从事教育的人都非平等待遇不可。所以菲列滨人应该尊重,而且这样也才能够把东亚的事情做好。”提议对于菲列滨人的教授的待遇改善,军司令部答说,且让考虑吧,过了几天木村便撤了大学教授之职,改为偏僻小岛的一个小学校的校长了。这件事救了木村的性命,直到战败为止木村就住在那个岛上。将木村左迁的军司令部的人,和其他的日本军一样,因了以后美军的大反攻,终于都溃灭了。木村于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的年底回到日本,第二年的秋天病没,家里只有三个养女,都是在那教师生活中间,从穷苦的家庭里讨来教养大的。

这木村义乔虽然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学教师,但他的急公好义实在是很可佩服的,尤其是对于中日关系的批评,真不愧称先见之明,关于中国的预言虽只寥寥数语,却比后来长篇的赞美要好得多,盖锦上添花便很容易,不过也就近于制义程墨,看的人不大能够引起兴趣了。

*译于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三日。译者生前未发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