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亲赴顾家 - 策马山河试天下 - 墨思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亲赴顾家

数日过去,秋贡的盛事在紧张的氛围中稳步推进,然而,两大坊的实权,依旧牢牢地掌控在杨家手中,睿王府不过是空有其表。上至管事,下到掌柜,皆是杨家精心布下的棋子,他们的目光,无一不汇聚于杨老太君身上,唯其马首是瞻。

面对这种情况,李云澈并不着急,而是从容不迫地颁布了一道法令:限令一个月内,凡在两大坊效力满两载之人,均需呈上书面意见,直指两大坊之弊病与改进之道。若有人因目不识丁而犯难,可请代笔先生相助;若到期未能响应,则将面临解雇之虞。此外,两大坊的管事与掌柜之位,亦将于一月后重新开启竞选之门,新任者将共享两大坊之部分盈利,月俸另计,此举无疑赋予了管事与掌柜与东家并肩之权益,唯比例有所差异罢了。

此令颁布之后,两大坊内顿时风起云涌,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人心惶惶,各怀鬼胎。有人选择静观其变,有人急欲寻求杨家之庇护,亦有人果断与杨家划清界限,以表清白。

两大坊正处于一场权力斗争的风暴中心,乱象丛生,而名义上的掌舵人李云澈,此刻却为另一桩心事所困。在这茫茫人海之中,他竟难以寻觅到一位能够独挑大梁、总揽王府事务之长的长史。自招募令发布以来,虽不乏各路英才汇聚,或武艺精湛,或智谋过人,但在长史这一关键位置上,却始终未能觅得合适人选。

逸云阁外,李云澈独自伫立,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王府的每一个角落,心中暗自忧虑:究竟在何处,才能寻一位合格的长史呢?

“殿下,李慕白求见。”

云福温和而深沉的声音,将李云澈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随即,一阵爽朗不羁的笑声云福身后传来,伴随着李慕白那特有的豪迈之声:"殿下,安济司已正式揭牌,特来诚邀殿下莅临庆典,共襄盛举。"

看着一脸兴奋的李慕白,李云澈上下打量了一番,并未立即回应,而是注视着对方,突兀地问道:“你久居云隐之地,可知此地的名门望族中,可有那等既具深邃学识,又曾在朝野中任过职,且于民间享有崇高声望与美誉的大儒?”

李慕白闻言,脸上掠过一抹讶异,旋即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爽朗大笑,道:“殿下求贤若渴,天不负有心人。我李慕白心中确有一人,就隐居在云隐治下的青阳郡,其祖上世代荫封,他本人曾是探花郎,官止中书。后因朝堂风波,不幸遭贬,现居于灵谷县,躬耕为乐。我与他有过一面之交,谈及学问见识,我自愧不如,论政治远见,更是望尘莫及。殿下若得此人,可如虎添翼。”

李云澈闻言,兴致盎然,追问道:“此人尊姓大名?”

“顾景之。”

李慕白随意地回道。

“顾景之……顾......”

李云澈轻声重复,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其父莫非是名满天下的顾学吟,顾学士?”

李慕白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正是。殿下识得?”

“如雷贯耳。”

李云澈的思绪飘回到了五年前的一幕,那时,时任户部尚书的顾学吟,已是年过六旬,曾在朝堂上谈及土地赋税,他力主为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配土地,监督生产,抑制土地兼并,后因权臣干涉而未能执行。他一气之下,痛斥奸佞,并上书弹劾。最终被迫离京归乡,其长子顾景之亦受累遭贬,随父还乡。

“未曾想,时隔五年,竟然在此处听到了顾家的消息。本王要亲自去拜望顾学士!你随我同去。”

李云澈的话语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五年前,他虽欣赏顾学吟的刚正不阿,却未曾深入了解,不知他的老家竟在此处,如今得知,便要立即前去。

“啊?”

李慕白闻言,略显愕然,连忙劝阻道:“殿下,青阳郡虽属云隐辖下,但路途遥远,往返需两日时光,此事是否应从长计议?”

“现在就出发。”李云澈有些迫不及待,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那安济司的揭牌仪式......”

“回来再说。”

“......”

青阳郡。

目之所及,大地一片金黄,皆是丰收景象。农民们身着粗布衣裳,手持镰刀,动作娴熟而有力,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落在肥沃的土地上。孩童们或提着竹篮,或背着小背篓,在田间地头欢快地穿梭,捡拾着遗漏的稻穗。

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渐渐染上了一抹绚烂的晚霞,路上一辆辆牛车满载而归,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交织成了一首丰收的赞歌。

两驾马车背着夕阳,缓缓地行驶在金黄色的田野间,径直驶向了灵谷县的顾家村。

村口是一片打谷场,年轻力壮的村民们正忙碌着从牛车上卸载庄稼,又整整齐齐地码成垛,动作麻利而有序。

打谷场的后面是一座戏楼,这个时节并没有演出,但也聚集了很多老人和小孩,老人们聚在一起闲聊,孩童们嬉戏打闹。

“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李云澈生在皇宫,自幼便锦衣玉食,何曾见过此番景象,自进入青阳郡,他便掀开马车上的窗帘,一路嗅着稻谷成熟的独有香味。此时,不禁赞叹一声。

“殿下,我们到了。”

李慕白的声音落下,马车也缓缓地停在了一座大院旁,曹安驾着另一辆马车紧随其后。待两架马车停稳后,李云澈走了出来,兰芷和馨儿也从后面的马车上走了下来,一行五人向着大门走去。

大院的门口,一对斑驳的石狮子静默地守望着岁月,门楣上挂着褪色的牌匾,上面隐约看见“顾宅”两个大字。实木打造的门扉,历经风雨洗礼,看上去厚重而古老。

“砰砰砰”

李慕白上前,轻叩门扉,木门发出沉重的响声。片刻之后,大门打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翁探出头来,沙哑着声音问道:“谁呀?”

“老伯,请问顾景之,顾老爷在家吗?我是他的朋友,特来拜访。”李慕白拱手行礼,爽朗地问道。

老翁上下打量了一番,又转眼扫视了一圈,目光在李云澈身上停顿了片刻,才警惕地问道:“朋友?是哪里来的朋友啊?”

李慕白上前一一介绍道:“我们来自云隐城,我叫李慕白。这位是......是云公子。”

老翁听说是来自云隐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一边吃力地将大门推开,一边说道:“哦,原来是来自云隐城的贵客。顾老爷下田去了,老太爷在家,你们进来吧。”

众人跨过门槛,紧随老翁步入前院,院中草木葱郁,几株老梅、松柏点缀其间,似乎在宣告着此间主人的品格。院中还设有一方小池,池水清澈见底,几尾金鱼悠然自得,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穿过前院,便是中庭。中庭宽敞明亮,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张石凳。四周墙壁上挂着书画卷轴,每一幅作品都透露出主人的文化底蕴与高雅情趣。

继续深入,进入了一间宽敞的正厅,中堂上置着一张古朴大案,案上陈设着文房四宝,四周墙壁上,挂满了书画卷轴。除此之外,整个大厅仅设有几把精致的座椅和茶几,茶几上摆放着朴素的茶具。

“你们在这里稍等,我去向老太爷禀报一声。”

老翁佝偻着身躯,摇摇晃晃地向更深处走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