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 我们走向康庄大道 - 绾山系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5章

第115章

“正月十五闹元宵,丹江烟花憾天际。第一届西河县竹坑乡丹江烟花节在美丽的丹江边璀璨登场。期间,特色社火表演、非遗文化展示、本地特产大集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他们吃糖人,听大戏,看烟花,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十五。据统计,这次烟花节共吸引游客万人次,带动竹坑乡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特色产品,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市电视台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入阖市各家各户,镜头里的人们摩肩接踵,牵着亲人,举着孩子,拥簇着在摊位前驻足,在社火前翘脚高呼,在流光溢彩的烟火面前欢声笑语……这次烟花节的成功举办,功劳属于湍湍流淌的丹江,属于盼着过上好日子的全乡人民。

市电视台的乡村综艺节目《乡村大舞台》也在本次活动中采访到了诸多精彩画面,制作了一期别开生面的节目,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姑娘手指分翻飞,灵巧地像是每个人都可以如她般,不一会就捏出一个大大的花馍来。镜头对着她,脸颊上带着红晕,面对采访略有些羞涩,但提到新年愿望,她的话密集起来。过去的一年是她过得最快乐的一年,她和母亲终于团聚,她模拟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高,村里人都忙着挣钱,日子过得热火朝天,要说新年愿望,那就是希望所有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都和和美美,该发财发财,该健康健康,该幸福幸福。字幕条上金竹村竹小蝶几个字映着她剪水般的双眸,透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

过了正月,属于年的味道彻底散去,二月二,龙擡头,这天竹坑乡正式启动码头村明清古街旅游开发动员大会,除了相关职能部门外,还用抽签的方式,邀请了一批村民前来开会。

过去几年,也屡屡传出古街将要开发的消息,可每次都是只听风声不见雨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郑重其事召开大会,布置任务。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这些村民第一次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大会,那些官话他们听得不甚明白,但有一句他们听到了:一定要从切实保障相关村民利益出发。

其实关于如何保障他们利益,旅游开发工作组内部之间也存在诸多争论。

有人认为古街开发就应该一刀切,把所有住户迁出去,留下房子,腾换业态,干干净净把产权整合出来,而后再搞开发。

任谁都知道牵扯到村民,问题繁杂又多,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各种矛盾,说不定还会被人上|访,对运营方来说实在是令人头疼的事。所以很多运营商格外偏爱这种一刀切的合作方式,把搬迁问题丢给政|府,政|府解决完之后他们再进场……

这种模式除了成本极高之外,对于村民来说,从世代居住的老房子搬出去,住进有楼梯电梯的新房,有些人倒是愿意,有些人坚决反对。

意见不统一会严重滞缓搬迁进度,拖个一年半载算是理想状态,两年三年也属正常。

姜崖在讨论会上坚决反对把人迁出去这个方案。

在他看来,毫无人气的空房子是古街开发失败的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他提到现在有些地方花了大钱,造了假街假镇假城,房子又新又古,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在最初时也风光过一阵,可行内人都知道这是拿钱打广告砸出来的虚假繁华,过不了多久,这样的人造假景区就会失去魅力,丧失人气。

因为这一切是人为建造的现代建筑,是人为编造的历史底蕴,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砸再多的钱也改变不了它是假东西的本质。

而且如果把原住民都赶出去,只留漂亮的建筑,切断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就是把每天袅袅直上的炊烟生生掐断,把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延续的历史脉络阻断……

姜崖难得动怒,据理力争,最终上下才形成一致看法:原住民不能迁走,原汁原味的丹江水陆商贾生活要真实展现,业态植入要从本地文化出发等等,这是开发的关键性原则。

于是,涉及相关利益的村民们才能在动员大会上听到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

当务之急是要快速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以及选择合适的运营商。

两件大事,同时推进,竹坑乡政|府作为牵头单位全盘统筹,县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重大事项要公示,要听取群众意见。

安思源在去福建前高调现身乡政|府,递上企划书,表达了明确的参与意愿,惹得众人纷纷议论。

梁有仙忍不住去找宋香巧,说安思源不就是一个做电缆的,怎么没事干想投资运营一条古街?

再说他要是这么有钱,干嘛不跟我抢烟花节的冠名权?宋香巧面对他的质问,轻松一笑,说有仙叔你要是这么好奇,不如亲自给安思源打个电话?说完扭头去整理第二届农家乐评定工作。

梁有仙讨了个没趣,又见宋香巧煞有介事的样子,连忙跟在后面想看个一二。其他村民瞧见竞争对手跑来伸着脑袋,连忙让他出去。一副商业机密概不外传的做派。

宋香巧倒也淡定,喊着大家不要激动,梁有仙趁机一屁|股坐下来,听金竹村人开会。

早知道金竹村人搞农家乐有一套,他们梁家洼人照猫画虎去学,也只学了一半,客人就是喜欢去金竹村吃住玩……梁有仙为此发愁得要命,还以为金竹村故意低价恶行竞争,然而这时候他才发现,金竹村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几乎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地步。

房间也摆放什么物件规定地清清楚楚,床单被罩一天一换是硬性规定,卫生间必须干净无味道等等,甚至精细到每道菜的制作方法,比如西红柿炒鸡蛋,比如每盘6个鸡蛋……

这样的标准要是拿去给梁家洼人看,那真要掀桌子,认为这是强人所难,没事找事。

但梁有仙看人家金竹村人个个都淡淡然然,对这样的要求习以为常,甚至还能从实际接待游客的过程中发现需要继续完善改进的地方,然后再加到标准中去。

要说在烟花节上他梁有仙以及梁家洼村气势高盛,拿下冠名权,那时候积存在他胸中的豪言壮志简直能一飞冲天,做什么事他都认为能成功,可此时此刻,他听着看着,终于感觉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有多大……那些所谓的无脑冲劲,瞬时被打落下来。

会后,梁有仙讪笑着想要一份农家乐评定标准,宋香巧一点也不吃惊,不仅给,还给了五份。

“你这是啥意思?”

“姜崖说了,以后农家乐评定标准就按照我们金竹村的标准来!”

梁有仙:“!!!”

-

从金竹村出来,梁有仙越琢磨越不对劲,金竹村人现在能耐大得很,先是吃了螃蟹成了全乡第一个搞旅游开发的村子,不仅全村上阵出力搞建设,还全村掏钱搞农家乐,乡政|府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积极响应,甚至还会主动向乡政|府要思路要项t目……先不说农家乐这件事,任谁都知道全乡下一个爆点一定是码头村,他们村的安思源第一个递交了投资运营意向书,这群人背后一定在谋求什么大事。

总不会他们金竹村人贪心不足蛇吞象,还想把明清古街也吃下来?到时候他们金竹村人两头吃……旅游这种事,就是靠互相引流,抱团作战,别搞着搞着,他们梁家洼村被彻底甩开,到时候就是投再多钱也没用。

这么一想,他不由背后发凉,赶紧回去给在省里的儿子们打电话。

梁家的三个儿子刚被自家亲爹薅了不少羊毛,还没等消停两天,又接到亲爹电话,非让他们现在、立刻、马上去找到合适的开发商,来开发古街。

三个儿子:“???”他们不过是在省城里分别有份稳定的老师、医生、律师工作,不代表他们手眼通天,啥都能搞啊。给点钱,让老爷子开心这理所应当,但这种事他们压根也不懂,哪能答应。

于是三兄弟一口回绝了老头。

老头气得半死,说这件事牵扯到全梁家洼村村民的未来,是比他这个老头命都重要的事,他们三个是从梁家洼村走出去的,也是村里的一分子,必须把这件事给搞定,不然他们三个永远都不用回来了。

三兄弟一听,恨不得当场跟老头断了关系,可这事好像确实也影响到村里人未来发展,只能答应下来,而后四处扒拉社会关系,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运营商。

然而要么找不到旅游圈的人,要么找到的人认为竹坑乡太过偏僻,没有发展旅游的区位条件,要么对方满口答应,只是提到前往考察时,就找借口推脱……搞来搞去也没找到合适的。

一切还未定夺时,码头村某处民房在二月二龙擡头这天夜里起了火。

-

火是在半夜烧的。火焰窜出来之前,大家伙先听到的是一连串急促的炸炮声,震破黑夜,惊醒众人。还未反应过来时,火舌已经舔着窗户迅速吞噬屋架,黑烟浓浓上腾……

“着火了!”

“谁家起火了!”

“快救人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