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小说上推荐了
朱仑在连续两天的小商品销售后,不仅将所有样品售空,还斩获了九千余元的收益,并且粉丝阵营中增加了9名忠实粉丝。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人气值的快速消耗,当前积累人气的速度已无法支撑每日不间断的销售活动,迫使他不得不采取每隔一天摆摊的策略以恢复人气。
正值12月17日星期五,朱仑完成了上午四堂课与下午前两堂课的学习任务,意味着今天的工作日程已然结束。鉴于周六无需上课,他计划利用这一天进行补货。
回到宿舍,当朱仑登录电脑并查看作家平台后台时,一个意外的惊喜正等待着他——一条关于推荐位的通知赫然出现在作家咨询区域。
他未曾预料到,在签约后不久,编辑竟会如此迅速地给予他推荐位的宝贵机会,这无疑是一份意外之喜。
“热门分类推荐?”
朱仑心中疑惑与兴奋并存,仅凭字面意思,这无疑是一个极为理想的曝光位置!
他急于了解自己作品被推荐的具体位置,于是立即登录网站,在首页上上下下仔细搜寻,从顶部的页眉直至底部的页脚,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猛然间,他恍然大悟——自己找错地方了,应当是在“都市分类”中!
纠正了方向后,他转至都市分类页面,视线由上至下滑动,鼠标滚轮不停翻滚,页面随之向下延伸。
一番耐心寻找,最终在页面的最底部,他发现了那个所谓的“热门”推荐位,它竟被安置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这也能叫热门?”朱仑内心不禁发问,这个位置之偏僻,与其“热门”之名似乎格格不入,更像是隐藏在冷门区域的一抹微光。
尽管位置不尽理想,但朱仑明白,每一个曝光的机会都是宝贵的,即使是这隐秘一角的热度,或许也能成为点燃梦想的火花。
哎呀!
朱仑发现,推荐位上的书籍几乎都是lv1级别,大多出自新手作者之手。深入了解后,他意识到这个“热门分类推荐”实际上是个双刃剑,既是新书崭露头角的起点,也可能成为那些未能抓住机会作品的终点。
简而言之,一旦占据了这个推荐位,在新书阶段几乎不可能再获得其他推荐,除非订阅量能够持续增长。
网站的推荐机制为期一周,从每周日下午两点启动,直到下一周的同一时间结束,这一模式与地球上某个熟悉的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与地球2014年极为接近,但因缺乏盗版,文化产业反而更加繁荣昌盛。
朱仑继续使用前主人的账号,视为一种偿还,也是延续对方未竟的梦想。
回过头来,他进一步研究了热门分类推荐的实际效果,发现通常情况下,一周的推广期内,收藏量增加大约200左右,而且这还是累积了一整周的结果。
他的小说《我的家里通异界》目前仅有150次收藏,即便上了推荐位,一周内若能增加到500次收藏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而要想在首日获得上百的订阅,没有上千的收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即使没有盗版网站分流,订阅与收藏的比例也很难达到1:1,只有极少数优秀作品能达到3:1。
即每三个人收藏,就有一个人订阅。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比例在5:1到10:1之间,超过10:1则意味着许多读者可能不再持续关注。
在前世,10:1的订阅收藏比已经是许多作者梦寐以求的数字,但在蓝星的网文平台上,这样的比例却成了衡量作品表现平平的标准。朱仑对此的期望则是达到10:1,甚至13:1他也愿意接受。
毕竟,对于初次尝试写作的他来说,只要有人订阅,就是一种成功。
既然推荐位的效果不甚乐观,朱仑决定将注意力转向更实际的事情上。
趁着还有两天时间,即从周五收到推荐位通知到周日推荐位生效这段时间,他打算集中精力赚钱,增加死忠粉丝的数量,以此来提升首日订阅量,这看起来更为可行。
到了周六,朱仑前往小商品市场大肆采购,总共投入五万元,购买了一两万件各式各样的小商品,装满了上百箱。
他精选了二十五种类别的商品,其中热销款式更是大量进货。
他选择的供应商都是之前提供过样品的,虽然每款商品的进货量不到一千件,远不及之前那份公司采购单上的数万件规模,但他相信这样更符合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当店员们好奇询问为何采购数量如此有限时,朱仑向他们解释,这只是初次尝试,先用这批货物试水市场反应。
五万块的货物确实满满当当地装了一整车,见到实况的店员们也便不再多言。
货物运抵住处后,朱仑花钱请了一位搬运工人,加上司机,三人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货物搬入屋内。
有了这些库存,只要人气积累到两千,朱仑就可以随时摆摊营业。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周五。
《我的家里通异界》在热门分类推荐位上待了整整五天,收藏量增加了210,正好达到该推荐位的平均增长水平。
但总体来看,360的收藏量意味着如果现在上架,首日订阅很可能仅在三四十之间,距离百订目标还遥不可及。
下午一时,编辑发来消息,要求他为元旦上架做准备,之后便再无多余信息。
元旦上架?这意味着只剩七天准备时间。从11月20日发布至今,12月24日,如果元旦上架,新书期仅仅41天,远低于常规的两个月或至少50天的新书保护期。
通常,若新书期接近45天且恰逢月初,为了竞争月票榜,即便是字数逼近三十万的大神级作者也会被安排上架。
而像朱仑这样,发布40多天、字数不足二十万就被要求上架的,往往是因为新书推荐资源已耗尽,平台鼓励作者提前进入收费阶段。
朱仑意识到,想要通过再次获得推荐位或延长上架时间来吸引更多死忠粉丝,以实现首订破百的目标,希望渺茫。
他原本寄希望于能再有一次推荐机会,或者推迟上架时间,以争取更多粉丝和收藏,但现在看来,这些都难以实现。他安慰自己,这次不行,下次定能成功。
正当午后的阳光洒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朱仑正准备将精心雕琢的新章节公诸于世时,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在作家后台闪烁,瞬间牵动了他的注意力。
展开信息,意外发现自己的作品竟获得了网站平台分类下的人气连载推荐位!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讶异与欣喜。
可随即,编辑之前所言“元旦正式上架”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回响,让他疑窦丛生。
按常理推断,自己的书籍似乎已无缘更多的推广资源,那么这次的推荐位从何而来?
朱仑暗自揣测,或许是近期自己坚持不懈的每日更新,以及稳步增长、几乎每日近百张的推荐票,这些努力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即便是那些总收藏已逾千的新作也未必能够轻易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