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悬崖你们这过的是天堑吗?
第38章悬崖你们这过的是天堑吗?
一般人听到这样的自言自语可能听不懂就略过了,但阿莫不是,他总是在旁人没察觉到的时候就吸入了很多知识。
“原主?那是什么东西?”他追问。
倒是冯玉不太在意他的这些问题,她的脑子现在很混乱。
阿莫刚刚的那番话给她的代入感实在太强了,不止是因为现在她在这具身体里,也是因为那种损招确实是她能想得出来的。
已知渔姥族一直觊觎北地领土,曾经袭击过桀族的迁徙队伍,奇力古的脸就是被她们的渔叉剌的。
又知洺河一代没有绝对高地,渔姥族一时间无法准确探知洺河大营的具体兵力。
那么,是否要为了大昭,骗她们袭击洺河大营?
或者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如果是现在的冯玉,她有没有可能让桀族和渔姥族,同时对她产生绝对信任?
她觉得是有的。
冯玉这人怂,但是怂换个说法就是与人为善,觉得人言可畏,想当正人君子。
原主看年龄也就25岁上下,这个年纪能在中原身居高位,处在外交体系的一把手,她大概率不是出自选拔科考,更像是荫补入官。
也就是她的母亲、祖母,本就是高官侯爵,从小学的是家国天下,端的是礼仪兴邦,如果是现在的冯玉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她自然会很乐意做个人人仰慕的道德标杆。
就像在原世界,她也爱以彬彬有礼、素质较高的模样示人,老师同学对她评价往往都不错。
但与这样一个爱惜名节的表象相对的,她内里又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些野路子的狠招她确实一拍脑袋就来,唯一的问题就是用或不用。
不用,名节保住,但国破家亡;用了,山河仍在,但身败名裂。
身为一个议和使节,以割城池为名搞这种奇袭,还将同盟坑入死战,这完全是透支了自己积累下的所有信誉——这都不是仇人要不要她死的问题,而是她会没脸再活的问题。
冯玉不禁去想,有没有权宜之计,比如真的割城池求和?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如果割的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线,那就是400mm等降水量线,是护卫南方中原的边塞要隘,桀族会放弃直捣黄龙而接受议和,只怕也是因为这十座城池一拿下,南下中原只会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来前去割地求和的冯玉也将是千古骂名,那还不如,干个大的。
所以她完全带入了原主的这种痛苦中,甚至觉得如果是自己,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是这事儿还不是一咬牙一跺脚选了就好了,她要先赴沿海骗渔姥族整备军队,以待发动奇袭;再持中原符节赶赴北地,与北地大汗笑脸相谈觥筹交错;还要带着必死之心领桀族人前往城池,她大概率会作为世上最卑贱的小人死去。
这个计划最终成功了,这就证明原主顶住了以上所有的压力。
中原保住了,但她死在了不见天日的地牢中。
“太惨了……”冯玉撑着脑袋,眼泪不知觉就流了下来。
为经历过这一切的原主,也为不得不活着收拾残局的她自己。
*
要不我也去死算了,相信下一个冯玉的本事吧。
在这样的想法中,冯玉熬到了天亮。
她去跟高格利报备了大致情况,有人想杀她是一定的了,具体是渔姥族、中原人、查库汗、巴加布鲁还是奎里兰,那只能说都有可能。
高格利听完觉得事态严重,不是自己能把控的,于是派了人快马加鞭去前方禀报喀扎。
然后奇力古又下令到其她勇士,全族戒备,勿生闪失。
别说,得知前因后果后,再被查库汗部这么严密保护,冯玉还挺过意不去,要在心里默念八百遍“她们才是侵略者”,才能稍稍抵消。
而且从这个角度看,奇力古其实也不满足于只做个喀扎——怒意上头直接把冯玉弄死属于正常行为;碍于阿罗加耶大会不杀她,只能说明会议对部落有着极强的约束性。但是对她采用诱降策略,并出现具体的救援行为,可见奇力古也是野心勃勃。
这是真想从冯玉口中撬出点底细来,在憎恨和大局之间选择了大局,看来即便损失三千人,也还没有浇灭她的大汗梦。
新的一天云层较厚,太阳不那么热烈,平时亮得刺眼的草地,今天是苍绿色。
风吹过时,不仅不热,还有点冷。
阿莫分明也没睡好,昨夜整夜地拉着冯玉的手,像是怕她突然消失一样。
如今走在她身边,也分外警惕,草木皆兵。
距离达达拉还有大概两日路程,前方已经能看见连片的雪山,说是草原就在那群山环抱中。
这是冯玉第一次看雪山,怪石如刀锋,积雪似残血,即便隐在薄雾中看不真切,也颇感震撼。
如果能有个悠哉点的心情来欣赏风景,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今天不光心里存着事儿,而且前面等着的是两个断崖,那本就是迁徙中最容易折损人口的地段。
一开始冯玉昏昏沉沉的没留神,再加上雪山高耸入云,视线总往上走。
等注意到前面是怎么过断崖的时候,她人就已经很近了。
她闭了闭眼睛,很希望是做梦。
*
简单地说,就是坐缆车,坐毫无安保措施的缆车。
这个断崖比之前寒冰瀑布那儿还宽,大概有两倍宽,深度不知道,从冯玉的角度暂且还看不见。
她只能看见几条麻绳横在断崖间,从这边到对岸有个高度差,胆大的拿着个短粗木棍,往麻绳上一搁,两手握紧两端,出溜一下就滑过去了。
但是这么干的总会被领队的勇士骂两声,可见这也不是受提倡的,真正标准的姿势是用麻绳捆住自己跨下两掖,再捆住木棍两边,这样稍微保险一点之后,再双手抓着木棍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