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 外室女 - 蜜糖果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外室女 >

第134章

第134章

荣王忽然进宫,皇帝也颇为意外,彼时他坐在靠南边的榻上看一封奏折,让人请荣王进来,荣王一进来就要请安,被皇帝免了,让他上榻坐,“怎么这时候进宫了?”

荣王笑道,“在家也是闲着,想进宫偏皇兄的好茶喝。”

皇帝对这个弟弟也颇为喜欢,在他这个位置难得还有人能和他开开玩笑,顿时笑道,“承海,给你们荣主子泡好茶来。”

“多谢皇兄。”

“正好你来,我们摆开下一盘。”

荣王将袖中林安安写的章程拿出来,“皇兄,棋等会在下,这个您先看一下。”

“什么东西。”皇帝狐疑的接过来,上面和平时批的折子不一样,“这是谁写的?看着帖子不像帖子,书信不像书信。”

林安安的这个章程写的很简单,只有两三张纸,还都是用白话写的,看起来很快,皇帝看完之后,他又重新看了一遍,“有些意思——”

荣王听了顿时脸上露出喜色,“皇兄觉得可行?”

皇帝擡头瞥他一眼,“这是你门下的人写的?”

“这是安安写的。”荣王实话实说,“这孩子心软,上次去看了皇兄送的白罴,与喂养白罴的人说了会话,便有了些想法,今儿便把章程给了臣弟,我想着这事情虽然看着小,但牵扯却极大,不敢自专,还请皇兄定夺,看这银楼开得开不得。”

皇帝摩挲着茶杯,“你怎么看?”

“臣弟觉得可以一试。”荣王在路上的时候又仔细的想了想,安安之所以想要做这个银楼,单纯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底层百姓,她是有大爱的,只为这一点荣王就会极力促成皇帝同意这件事情,“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说句大不道的话,大多数的改朝换代都是因为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若他们有机会活,又怎么会造反,若是这银楼能实实在在的帮得到百姓,定能帮皇兄稳定民心。”

皇帝点了点头,让人将棋盘摆上,“我们边下边说。”

皇帝看了林安安的章程,隐约在其中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是她的母亲——陆雪衣,那时候他还是四皇子,雪衣每次都会鼓励他,说他会是一个好皇帝,他便都她什么才是好皇帝,雪衣便道,能够让天下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官员们各司其职,孩子们有机会读书明理。

其实那时候他自己都没有那么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够登基,但陆雪衣却一直都信誓旦旦的表示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他,给了他一往无前的勇气——

而现在的安安让他有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不愧是母女,就连想法都差不多。

荣王有些拿不准皇帝的想法,看皇兄的样子并不像是反对,便接着往下说,“只是这想法执行起来有些困难,寻常的银楼都是开在繁华的街道,但安安这银楼却是面向最底层的百姓,这些人一年到头连城都不会进一次,怎么才能让这些百姓知道然后相信银楼呢,就算有人相信了也愿意借银子,那怎么保证银子能够收回来呢,这些每一项都要细细的想清楚——”

荣王越说越认真,棋也下的越来越慢,皇帝看他一眼,“算了,算了,这棋不下了,你这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

荣王笑呵呵的,“改日臣弟再陪皇兄下一盘。”

皇帝无可奈何的笑,很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刻,半靠在垫子上,“具体操作你下来细细的理一理,倒也不用畏手畏脚,往小的说不过就安安想救济百姓,京城哪家每年不舍米舍粥,布施寺庙,只这些特别一些。”停了停继续道,“就以安安的名义去办,其他人若是想插手,一律不准。”

“是。”荣王应一声,皇帝能够答应下来他就放心了,剩下的事情便等回去和安安在细细商量一下。

“从朕的私库拿十万两银子出来,算是我给安安银楼的本金。”皇帝笑微微的道,“上次灾情安安就把手上的银子捐出来了,所剩下的不多,好歹是银楼,不能太寒酸了。”

“臣弟替安安多谢皇上。”

将这件事情议定,皇帝还留荣王用了午膳才放他离开,

荣王一回府便告诉了林安安这个好消息,银楼的事情皇上已经同意了,林安安没想到这事居然还惊动了皇帝,“我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情。”

荣王摸了摸她的头,“对你而言确实是小事,可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大事,若是有人借题发挥,对你对我们都不好。”

伴君如伴虎,虽然安安是一番好意,但若是被人误会是为了收买人心或是被其他人利用了,那就将安安的一番好意浪费了,先在皇帝那里挂了号,以后也能有个说法,林安安似懂非懂,她就算重活一辈子对于这些还是懵懂,但荣王肯定不会害她,直管相信他就是了。

荣王见林安安乖巧的点头,笑道,“还有一个好消息,皇上还从私库里拿了十万两银子给你做本金,有了这些银子你这银楼也算有些本钱了。”

林安安大喜,十万两银子可太多了,皇帝爹真是大手笔。

“上次你捐出去的银子皇上心里有数,自然不会让你吃亏。”荣王道,“我这也给你出五万两。”

启动资金便有将近二十万两了,若是做其他的生意,这已经算是很大一笔资金了,可是作为银楼只算很小的规模,但是林安安还是很满足了,万事开头难,慢慢来。

当然银楼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两人在书房商量了一下午,荣王还请来了王府的几位师爷,这些智囊团一来,林安安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些人呢不亏是专业的,给的建议是又专业又贴合实际,林安安听得很有道理,只能坐在一边喝茶吃点心,偶尔点点头,感觉自己本来只是起了一个茅草屋,然后被人改成了一栋别墅。

这种感觉让林安安有一种莫名的挫败感,自己能够有一些心想法,那是因为信息大爆炸,她能够接受到世界各地的观点和思想,而这些人的接受能力比她想象中还要高,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时候林安安就想起了沈泉,他也是一直让林安安很佩服的人,若是在现代沈泉绝对是神童级别,烦恼大概就是清华和北大选哪一个而已,过完年他也该启程上京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到,还挺想听听他的意见的。

林安安无意识的出神,荣王看着他忍不住一笑,这孩子又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更让荣王觉得安安可可爱爱,做这些事情全是情之所至,并没什么其他想法,若不让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就灵魂出走了呢。

而林安安却是信奉一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外行人就别在一边指手画脚,她能够定下一个大概方向已经很不容易了,剩下的她还真没办法面面俱到,交给他们便是。

这些师爷先前听说是安平郡主的主意,也有些不以为然,但是看了她写的章程之后,虽然还只是很简略的,但是却能看出郡主的赤诚之心,她就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帮助百姓,有两个本身就是贫困出身的师爷当即就给林安安作了一揖。

“郡主有大爱,此乃百姓之福。”

林安安侧身不敢受他们的礼,荣王也在一边帮她解围,“既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百姓,更应竭尽所能,帮郡主谋划,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尽早定下来。”

大家听了纷纷应是,纷纷各抒己见,一时之间荣王的书房里人声此起彼伏。

等林安安出了荣王的院子,便见到荣王妃身边的丫鬟请她去正院用饭,见到荣王妃的时候,荣王妃便开始打听书房里的事情。

这事还没最终落地,林安安也不想节外生枝,“母妃,这事我暂时还不能说,总之是好事。”

荣王妃虽然有些不喜,但林安安不说她也不会追根究底的问,嗔道,“你们父女每次都神神叨叨的,让人怪好奇的。”

林安安抿了嘴笑,荣王妃无奈的摇了摇头,吩咐丫鬟上菜,因着林安安喜欢南边的菜式,如今荣王府的厨房已经极为擅长做鱼,今天便做了一味银鱼羹,这东西最是滋补,对于忙碌了一个春节的女眷来说,能补充元气。

林安安美美的喝了一大碗,吃饱喝足的回了自己的院子,香荇几个丫鬟留守在院中,见她一回来便迎了上来,“郡主,下午御容坊送了信来。”

林安安接过信,取出来,一目十行的看下去,脸上渐渐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沈泉和林文骞已经启程来京城了,算算日子在过三四日便能到了,没想到林文骞也会来京城,这让林安安十分惊喜。

“让人看着,林掌柜到京城之后就立刻报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