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第201章
沈泉将稿纸上的文章一字不错的抄写到答卷上,再仔细的审读了一遍,没有发现错字漏字,文章结构合理,字数也在规定范围之内,算是真实的反应了自己的实力。
沈泉小心的将答卷铺开,方便晾干上面的墨迹,和他一起参加殿试的人有一些已经交卷了,有一些还在奋笔直书,他的速度算是中等,沈泉擡头看了一下刻漏,大概还有两刻钟的样子。
沈泉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收好,放到自己的考篮中,然后将晾干的考卷整理好,举手示意,将自己的卷子交给一直在一旁监督的宫人,宫人们会将试卷全都用白纸糊住姓名籍贯等,沈泉也借着这个机会擡头,皇帝和陪侍的大臣们都已经离开了,只能看到威严的侍卫们。
沈泉提起考篮,跟着一个小太监退出保和殿,离开了皇宫。
离开皇宫的高墙,沈泉舒了一口气,宫外停着不少马车,鹤野一看到他出来就将马车赶了出来,“少爷,你出来了。”
沈泉点了点头,上了马车,今天这场殿试就是最后的一次考试了,身体虽然算不上累,但精神是疲惫的,
毕竟今天比起会试那几天轻松多了,也不用忍受逼仄的号房里的霉味,但他还有有些疲惫的靠在马车的垫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
沈泉绝对没有想到,他今天在保和殿中答题,而林安安也在宫中,他们两人都在这红墙之中,只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见面。
林安安今天被召进宫是皇帝的旨意,她坐上马车的时候还在想,难道皇帝爹是想让自己去看沈泉的殿试?那怕就是远远的看一眼也成,但进宫之后就发现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今天作为殿试考场的保和殿戒备森严,根本进不去,当然她也没想过要进去。
林安安虽然是被皇帝召进宫的,但进来的时候皇帝爹还在忙国事,她就按照惯例去给太后和皇后娘娘请安,在皇后宫中居然遇到了小韩妃,她应该是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穿着宫装,梳着垂云髻,带着珠光璀璨的宝石珠花,如同神仙妃子一般,雍容华贵的宠妃模样。
林安安偶尔也能听到小韩妃的消息,她在妃子中算是得宠的,皇帝每月总会去她宫中几次,宫里的赏赐也比别人更多些,宠爱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林安安看她今天的状态也知道她在宫里确实过得不错。
林安安向小韩妃行礼,她微微颔首回了礼,对林安安今天来宫里请安表示了好奇,“今天嫔妾好运气,来给皇后娘娘请安遇到郡主,也能听些新鲜事了。”
林安安笑道,“若说京中的新鲜事,自然是不少的,可惜我不常出门,倒是没怎么听说。”
皇后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说话,招手让林安安过去,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安平,就是太静了些,也该就多进宫来,陪我们说说话也好啊。”
“安平自从及笄之后,越发出落得好了,前些日子我还听皇上提起你及笄的事情,只怕是要给你选个好郡马了。”小韩妃亲昵的道,“也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样的?”
林安安顿时警觉起来,小韩妃怎么忽然说起选郡马的事情来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林安安害羞的低下头,拉着皇后的袖子撒娇,“皇后娘娘~”
皇后点了点林安安的额头,对韩妃笑道,“好了,好了,我们不说了,把她说得羞恼了,以后只怕就不进宫了。”
小韩妃有些不甘心的张了张嘴,见皇后和林安安都不接她的话,只能闭了嘴。她娘上次进宫的时候提过她舅舅家的儿子,才貌都和安平郡主相配,她在皇上面前也提过两次,皇上不置可否没表态,今天碰巧遇到林安安,想着将话题引过去,才说两句又被皇后堵了话题,心里颇有些不自在。
小韩妃又闲聊了几句,找了个借口回宫了。
看着小韩妃的背影,皇后在心中冷笑,凭着一张脸得了几分宠爱就该知足了,居然还想插手其他的事情,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皇后对林安安的婚事也有自己的打算,只是她没小韩妃那么着急,等小韩妃走了,她拉了林安安的手,慈爱的道,“小韩妃说得也没错,你年纪也到了,若有喜欢的,若是不好给你父王母妃说的,对我说也是一样的,我来给你赐婚。”
林安安按兵不动,只害羞的低着头,不言语。
皇后又道,“上次我嫂子进宫,提起我那个画呆子侄儿开霁,整天为着画画东跑西跑,有一次多亏你帮忙把他送回家,不然,还不知道要淋成什么样子。”
“不过举手之劳,邵夫人太客气了,不光亲自送了许多礼物还在娘娘面前提起,我实在受之有愧。”
“这也是缘分,你和开霁都是个安静的性子。”
林安安装作听不懂暗示的样子,“我怎么能和邵公子相比,他是醉心于画画,而我是因为懒,不愿动弹。”
这邵开霁居然是皇后娘娘的侄儿,皇后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提起他,林安安后知后觉,这是打算撮合他们?没想到,自己成了香饽饽了,这么多人都惦记着自己的亲事。
皇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这丫头也太自谦——”
两人说笑间,皇上身边的小太监过来传话,皇上听说安平郡主进宫了,让郡主过去说说话,林安安忙跟着小太监去见皇上。
皇上今天忙得很,一边处理着朝中之事,一边还要主持殿试,百忙之中把林安安召过去说话,足以证明对这个郡主的喜爱,皇后催着林安安离开后,让人去娘家传话,让邵家早点去探探荣王妃那边的意思,给邵开霁和林安安创造点机会,万一能撮合在一起呢,也算是给娘家多了一份助力。
林安安到了御书房,皇帝坐在临窗的榻上,刚听完小太监对沈泉的汇报,见林安安来了,挥退小太监,不等林安安行礼,就招手让她起身,“免了这些虚礼,到这来坐,朕和你说说话。”
林安安听话的坐到了对面,“是。”
皇帝见林安安提了裙角坐了下来,行动间又自然又优雅,似有故人的影子。
皇帝看着林安安,“今日可是殿试的日子,你有何感想?”
皇帝爹还真是一点都不绕弯子,十分的直接。
“金榜题名……应该是读书人最向往的事了,毕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现在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比起之前的会试,林安安对殿试还真没那么紧张了,沈泉在会试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从万人中脱颖而出,殿试只要不发挥失常,应该也不会有很大的落差,而且最后的名次是皇帝爹来定,确实是听天命嘛。
林安安一语双关,既表明沈泉为了科举下了苦功,又拍了皇帝的马屁说他受命于天,而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一切由皇帝做决定。
皇上还是满意林安安的回答,脸上却是不露丝毫表情,“今年优秀的不少,倒是能为朝廷选拔不少的英才。”
林安安笑道,“此乃我国之幸也。”
皇上看林安安笑得一脸坦然,笑着摇头,“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算了,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林安安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适当的微笑,并没有喜笑颜开,让皇上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林安安离开皇宫的时候,沈泉正在认真抄写试卷,皇帝站在台阶上注视着他,这家伙也算是没辜负朕的一番苦心,关键是对安平也是一片真心,为了安平不畏不惧,还算合格。
太阳落下,宫中渐次亮起了灯,封闭的宫殿中,今天殿试的所有卷子被送了进来,交由评卷官们评比。
殿试的读卷官由翰林大学士及朝中重臣组成,一共有八人。
此时他们正在忙碌着,每人一桌,每个人的桌上都放了一叠试卷,看完之后再交由另外的人,试卷在他们之间轮流传阅,一共有二百八十四张。二十六日就要张贴皇榜,相当于每人要在二十五日前就得看完两百多张卷子,时间非常紧张。
略差的都能很好的分出名次,而优秀的却难分伯仲,每位评卷官都有自己的喜好,虽然都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最后的名次还是颇有争议,不过最终还是将十份最优秀的卷子确定下来,交由内侍呈给皇上,由皇上亲自定夺。
二十五日晚,十份卷子摆在了皇上的御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