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南下3
船队在回到新加坡后休整了两天,张扬让徐家业留下1000雇佣兵和三艘战船,三艘飞剪船和几名管理人员,并让他们招募2000名当地人做佣兵,便带着船队前往马六甲了。
张扬想要占据整个马来半岛,而盘踞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便成了碍眼的存在。
张扬可以允许葡萄牙人在马来半岛贸易,但不能占据土地,整个马来半岛都要成为开拓公司的地盘。
而且马六甲处在马六甲海峡中间,对于公司船队前往印度的道路有威胁性,必须要拔除马六甲这根钉子。
船队行驶了一天时间,在第二天临晨到达了马六甲海域处,望远镜远远的便看到了葡萄牙人修建的六棱堡。
张扬准备先礼后兵,以自己大明官员的身份,用澳门威胁葡萄牙人。
澳门是葡萄牙人在东方最重要的贸易点,通过澳门,葡萄牙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只是为了马来半岛的香料生意,只要自己保留葡萄牙拥有贸易权,相信葡萄牙人不会为了一个马六甲而拼死的。
张扬派出使者游说葡萄牙人撤出马六甲,并以澳门为威胁,澳门的重要性可不是马六甲能比的。
派出使者后,张扬就无聊的在船上等着,看着坚固的六棱堡,自己的十几艘还不一定能够快速拿下。
没有现代的炸药,想要用黑火药的开花弹轰破六棱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用实心弹消耗。
自从和郑芝龙一战后,张扬就想要换装口径更大一些的火炮,但是郑芝龙下的订单占据了武器厂的产能,在今年才开始造大口径火炮。
约等了半个时辰,和葡萄牙人谈判的人员带着一名葡萄牙人出来。
两人乘坐着小船上到了浮山号上,张扬也起身过去。
“大人,这位是弗朗机国此地的总督迪亚哥。”公司的使者介绍着。
“迪亚哥先生,这位是我们大明的张扬巡抚。”使者又给迪亚哥介绍着自己。
“你好,张先生,贵国想要马六甲,我们也不是不能答应,但是贵国要保证我们在马六甲的利益和贸易权,还要允许我们去您的黄岛贸易。”迪亚哥也听说过黄岛,那是荷兰人和英格兰人在大明的贸易点。
葡萄牙这些年在东亚地区,一直被荷兰人压一头,甚至被后起之秀英格兰压制,还经常和这两国爆发摩擦,但总是吃亏。
迪亚哥本来是不愿意退出马六甲的,但看到外面十艘大型战船,又以澳门的安全威胁,迪亚哥不得不就犯。
守马六甲,守住了,澳门就会没了,守不住,马六甲和澳门都没了。
葡萄牙刚刚失去日本的贸易,不能再失去大明的贸易,否则将彻底的退出东亚地区。
“迪亚哥先生请放心,只要你们退出马六甲,本抚一定保证你们在这片地区的安全和贸易权。”张扬对于迪亚哥愿意交出马六甲有些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迪亚哥先生,听说你们在印度占领了一块地盘?本抚也想要打通印度的贸易路线,不知你们是否能帮帮忙?当然不是去抢你们地盘的。”
“这…”迪亚哥想了想后,叹了口气说道:“只要不是抢占地盘的,我也是愿意带路的,还望张大人能记住我们葡萄牙善意。”迪亚哥有些无奈的说道。
“好,迪亚哥先生爽快,我们这就前去印度!”张扬邀请着。
“张先生请稍等,容我回去安排人员撤离马六甲,明天我们再去。”
“迪亚哥先生客气了,你们还可以继续住在马六甲城里,但是你们要承认这是我们大明的地盘,遵守我们大明的法律就可以了。”说完,张扬拿出纸张,开始写着条约。
口头上的约定时刻可以反悔,但书面上的协约可就是证明了。
双方签完协约后,张扬给了迪亚哥一面大明的日月旗,并在他回去后,要求他回去后挂上大明的日月旗。
张扬也想现在就占领马六甲,但公司的人员就这么多,新加坡也才刚刚到手。剩下的人口还要去印度,只能先让葡萄牙人帮忙看着这块地了。
马六甲虽然处于马六甲海峡的中段,能控制着整个马六甲海峡,但马六甲的港口一般,并不能停靠多艘大型船只,不值得作为中心地带发展。
第二天,迪亚哥带领着二十多名士兵和四十多名黑人来到张扬的船上。
从迪亚哥那里了解到,他们在马六甲一共有三条船,500的葡萄牙人,1000的黑人辅兵,这些黑人辅兵都是他们从非洲贩运来的。
每个士兵配备两个黑人辅兵,战斗时负责给葡萄牙人装弹,非战争时,给葡萄牙人干活。
从马六甲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用了十天的时间,到达了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据点。
此时葡萄牙人都据点,就是后世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交界处,恒河入海口东部地区。(这里说的是古恒哥河口,现在的印度河改道了,不过新旧河口离的不是太远。)
有着迪亚哥的帮助,商队很快获得了贸易权。
张扬把贸易处,定在了葡萄牙人的贸易点旁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可是后世印度的棉纺织中心,这里也适合种植棉花。
张扬来到加尔各答后,就开始忽悠这里的官员,让他们带领印度人种植棉花。
加尔各答地区的百姓,大多数还是信奉印度教的,少部分人信奉伊sl教(以后称为依教)。
加尔各答也是处于两教的交合地带,往西都是印度教徒,往东都是伊教徒。
往东沼泽、原始丛林众多,不易于开发,往西则相对容易一些。给徐家业指明前进方向,并让他和印度教首领、莫卧儿国官员搞好关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武力,并让徐家业跟着葡萄牙人学习如何殖民等。
张扬又在加尔各答教会了当地人种植棉花,便留下公司的所有人员,便回新加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