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南下2
张扬一边派遣使者谈条件,一边派遣公司人员对新加坡进行管控。
新加坡并没有几个像样的政府组织,佛柔国也没有军队在这里驻扎,张扬很轻松的就控制了整个新加坡岛屿。
新加坡居民大多数住在南岸,离船队很近,在表达了己方是明朝军队后,得到了岛上多数人口的汉人及其后裔的支持。
同时也按照岛上的种族,划分出汉人及非汉人。汉人有免费读书学习,非汉人想要要读书就得花钱等等不平等待遇。
本来和平相处的各种族,也因为张扬的政策,而互相产生隔阂。
让徐家业挑选了一些公司人员组成管理机构,对新加坡实施统治。
随着张扬在新加坡实行着各种管理政策,开拓公司的外交官徐之美也于两天后到达了佛柔城。
徐之美以前只是魏国公商队中的一个小小管事,并不懂得如何威逼利诱,和佛柔国王的谈判并不顺利。
而跟着徐之美前往佛柔城的几名荷兰水手,遇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范·迪门。
安东尼在得知到张扬船队来此和来的目的后,便在中间捣乱。
张扬本来让徐之美带着几个荷兰人过去,就是看看能不能获得荷兰人的帮助,没想到弄了个适得其反。
荷兰东印度公司想独自霸占整个马来半岛的利益,并不想和别人分享。这也是荷兰人为什么愿意帮助佛柔国攻打马六甲的葡萄牙人的原因。
而在徐之美还在和佛柔城时,佛柔国驻守新加坡的官员跑了回来,汇报了新加坡被占领的消息后,佛柔国王震怒中扬言要攻打张扬。
佛柔国王并没有见过张扬的船队,也不知道张扬的实力。
在听闻佛柔国王要攻打张扬后,安东尼吓了一跳,连忙劝说。
安东尼可不想佛柔国和张扬打起来,这样是打起来了,佛柔国必败。
战败的佛柔国便会彻底服从于张扬,这不符合安东尼的利益。
安东尼在劝说完佛柔国王后,又派人去通知徐之美,告诉他佛柔国王要杀他,让他赶紧逃跑。
安东尼是既不想和张扬分享马来半岛的利益,又想着和张扬保持良好的关系。
徐之美仅在佛柔城待了三天,就灰溜溜的跑了回来,对张扬诉说着情况,还不忘感谢安东尼。
得知消息的张扬也并不在意,本想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新加坡,却无法实现,只能使用武力了。
张扬让部队在新加坡休整两日后,留下公司的管理人员,便率领着部队乘船向佛柔城行去。
当张扬到来后,佛柔国王看到十几艘巨型战舰后,还要负隅顽抗。
佛柔国王本想拉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一起对抗张扬,但是遭到了安东尼的强烈拒绝。
安东尼虽然不想和张扬分享马来半岛的香料贸易,但是他更不愿意失去张扬这个合作伙伴。
佛柔国部队战斗力极差,被拿着夏河式火枪的六千佣兵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很快便逃进了原始丛林中。
张扬并没有下令追击,同时还放开佣兵们洗劫了佛柔城,但并没有让刘铁部参与。
抢劫这种事可以让佣兵参与可,但不能让正规军队参与。在几年前部队在辽东半岛抢劫,有好多士兵回来后控制不住自己,军纪都有些涣散了,张扬绝不能让这种风习侵染正规部队中。
抢劫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天,佣兵们抢的盆满钵满,但也被强制命令上交了一半的财物。
大明开拓公司的第一笔进账竟然是通过抢劫获得的,这和西方人第一次到达每周的行为差不多了。
在准备回去时,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找到了张扬,询问了张扬此次来的目的,毕竟那几名水手知道的并不多。
张扬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对马来半岛的欲望,并要求安东尼不要染指马来半岛,同时也允许荷兰人在马来半岛进行正当贸易。
在马来半岛行动一年多,并和佛柔国商量好一起出兵对付马六甲的葡萄牙人的安东尼,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退出马来半岛的争夺。
安东尼明白,即使是十个马来半岛也不及一个黄岛重要,他还得罪不起张扬,尤其是现在的黄岛还有着英格兰人。
安东尼放下马来半岛的利益后,便询问起张扬的那艘浮山号。
浮山号是用的什么蒸汽机,这些情况汉斯早就有汇报,但汉斯找了张扬好几回,张扬也不卖。
安东尼厚着脸皮的提出想要参观浮山号,但被张扬直接拒绝。
蒸汽机这东西比较简单,看过后,大体就能模仿出来,张扬虽然知蒸汽机技术不能一直隐藏着,但是多隐藏一天是一天。
和安东尼的聊天中,张扬也告诉安东尼一件事,那就是原产于巴西的橡胶树。
蒸汽机的密封性一直不够好,就是缺乏橡胶垫。
巴西实在太远了,张扬在那边又没有任何想象力,贸然派船只过去,并不安全。
但荷兰人在巴西北部有一块地盘,而且葡萄牙人还没有发现橡胶树的价值,此时能很容易的搞来橡胶树。
虽然安东尼不知道橡胶树能做什么用,但是张扬承诺,只要他搞来橡胶树,便给予一万银元的报酬,并把橡胶树的用处告诉他。
将信将疑的安东尼便同意了下来,虽然不知道橡胶树的作用,但是搞来橡胶树,至少也能获得一万银元的报酬,绝对不亏。
安东尼在和张扬的聊天中,表达出想要和张扬结盟,共同对付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张扬想了想,并没有同意。
彻底赶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荷兰人的利益巨大,使其能垄断亚洲的贸易,但张扬需要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贸易,要不那么多的丝绸、瓷器等,便会因为荷兰人的垄断导致价格下跌。
也正是不想看到自家独大,张扬才允许葡萄牙占据澳门,西班牙占据菲律宾。
安东尼见得不到张扬的支持,便悻悻的带领船队离开了。
张扬也于天色快黑时,带着船队回新加坡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