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组建东印度公司 - 明末搅局者 - 沧海有尽时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明末搅局者 >

第140章组建东印度公司

虽然这些地主们不明白纺纱机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有着张扬在一旁的讲解,这些地主们也不是笨蛋,马上明白了其中道理,并纷纷要采购机器。

张扬也一下子接到了近三千台纺织机和蒸汽机的订单。并把刚建设好的纺织厂也卖了。

土地改革是一定要进行的,土改就一定会得罪士绅阶层。要想永久且稳定的统治登莱,这些士绅地主便不能得罪死,张扬要和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

等纺织厂开满登莱,他们会因为产量高而降价,也会缺少原料,到时候再组织他们向海外寻找土地、销售地。

在登莱纺织厂遍地开花时,张扬也从后世收购来了老式的脚踏缝纫机,开起了被服厂。

张扬在发展纺织业的同时,朝廷那边传来了张献忠于五月再次反叛的消息。

张献忠在谷城重举造反,很快打垮守备谷城官军,杀了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库纵囚。明朝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

张献忠再起时,罗汝才、马守应部也起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献忠会合。隐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农民起义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烧起来。

熊文灿得知农民军再起的消息,立即调罗岱等领兵追剿。张献忠将大军埋伏在房县以西的罗猴山,张网布阵,并派出一支队伍佯攻败退,引诱官军入山,伏兵围攻,官军一万多人全部溃散,罗岱被活捉,其余将领丢盔弃甲,伏鞍而逃。崇祯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灿的职,并予逮杀,并任命杨嗣昌为新的兵部尚书。

时间来到八月,八月是入秋的时节,虽然老师们还没学完课程,也被张扬分派下去了,剩下的课程也只能靠他们自学了。

登莱各地的学校开学,百姓们对于给自家孩子能上学,对于男孩还是不怎么抵制的,但是没几家人愿意把女孩送到学校里。

八月初一,开学的日子,张扬组织官员们,要求他们必须把家里的未成年女孩送到学校里上学,张扬也带头让自己的大女儿张曦月入学于浮山城小学。

十月,只是两个多月的时间,登莱各地的纺织厂越来越多,普通布已经降到了20文一匹,降了三分之一。

棉花的价格也因为这些人都疯狂收购,价格上涨了一半。

登莱士绅们本以为稳赚的纺织厂开始亏损,又没有了土地,各个心有怨气。

十六日,在莱州士绅吴成东的带领下,七八十多名开了纺织厂的地主士绅汇聚于张扬家门口,要求赔钱。

张扬等待的时机来临,便把这些人全部放进了前院中。

前院中嘈杂的话语,尽是诉说各自苦恼和诋毁张扬的话语。

“张巡抚来了,大家安静!安静!”陈福努力的维持秩序。

张扬看着丝毫没有安静迹象的众人,只能大声喊着:“各位的难处本抚都知道,请大家安静,听本抚说!”

“赔钱!”

“退货!”

“还我土地!”

。。。。。。

张扬的话非但没有让众人安静下来,反而更激烈起来。

张扬气的直接从屋内拿出火枪来,对着天空就开了一枪。

武力永远比口舌好用,只是一声枪响,众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名50出头的老者,中气十足的说道:“张巡抚是准备要杀了我等吗?”

“敢问先生贵姓?”

“老夫吴成东,大人还没有回答老夫的问题!”

“本抚从未有要杀大家都心思,只是大家太吵闹,本抚有话没出说!”

“你还有何话可说?大家的土地都被你收走了,又骗我等开设这纺织厂。如今棉布价格大跌,棉花又大涨,还有三成的税钱,大家完全没有钱赚。”吴成东激动的说着。

“大家安心,本抚早有对策。请大家于十一月初一到本抚于浮山的酒店,本抚会详尽说明的!”张扬准备成立向东印度公司那样的机构,把江南的那几家也拉进来,半个月的时间,各家管事也来得及过来。

“有办法为什么现在不说,还要等半个月?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带头人吴成东说道。

“为什么半个月的时间,本抚也不方便解释,但大家手里的棉布,本抚会以25文一匹的价格收购,还请放心!”当听到张扬会以25文一匹的价格收购后,众人明显长舒了一口气。

“那我等就等大人半个月!”吴成东说完,便带着众人回去。

棉花是经济作物,不能让治下的大员和登莱都种植棉花。而且大明各处天灾不断,需要大量的粮食。

张扬打算占领新加坡,然后辐射马来半岛,使马来半岛成为殖民地。再沿着新加坡走马六甲海峡去往印度,还可以奴役印度人种棉花。

而要占领这么多的地方,仅仅靠自己一人,无疑要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而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的股份制公司显然更适合。

再授予这个公司组建佣兵权、发起战争权、签订条约权、统治并管理殖民地的权利。

而要把江南几家人拉进来也是因为资金问题,张扬准备聚集500万的资金成立这个公司。显然自己一个人出不了这么多钱,而登莱士绅钱不多又不信任自己,急需要江南七家进来。

陈福带着张扬的信,交予七家的浮山商铺人员,并嘱咐事情重大,一定要绝对管事的人过来。

崇祯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江南七家人陆续赶来,除了魏国公是派遣的家中大管家,其余六家家主都是亲自赶来。

虽然不知道张扬所说的公司是什么,但是他们知道张扬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叫他们来,必然事关重大,说不定又是一场富贵。

张扬亲自接待了几家人,尤其是几个没来过浮山和黄岛的家主,更是对浮山和黄岛的干净、整洁和繁华惊住。

汪元年更是直接在浮山城中买了一座宅子,声称要经常来住一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