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劝说
“先生,你看此马如何?”张扬想要卢象升归顺,准备先向他展示实力。
先前意思杂乱的卢象升这才注意到自己骑着的马,仔细观看着。
“此马高大威猛,当是难得一见的千里马!”卢象升也赞叹着。
张扬大笑着说道:“先生好眼光,此马是张某从海外买来,建了养马场,此马在军中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会组建起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
“将军豪迈,在下佩服!”
“大牛,递一支火枪来!”不一会,赵大牛拿来一支火枪,递到张扬手中。
“先生请看!”张扬就这样骑在马上,给卢象升演示着火枪的性能。
“此火枪竟然是从后方填弹,装弹速度比其他火枪快了太多,在马上填弹丝毫不费力,而且前方可以上刺刀,能近战,当得神兵利器!”卢象升看完张扬的演示,难以置信的说道。
“张某有13万军队,这种火枪在军中人手一支。”
“将军竟然养得起13万军队?”卢象升难以置信,那可是要多少银两。
“哈哈,银两虽然消耗的多,但张某还是养得起的。先生是没见过黄岛的繁华,等你见过了,就不会这么说了。”
“那可要好好见识见识!”听着张扬这么说,卢象升也想去看看。
“张某可不仅有黄岛,还在黄岛隔壁建了座浮山城,以后必不会在黄岛之下。张某还在海外有块地盘,今年也该有税收了!”
“早就听闻将军收拢灾民,将军是把灾民运到海外了?”
“是的,那个地方叫做大员,和福建一海之隔,有着大面积的平原,物产丰富,张某已向那里迁移了百万人口!”
“嘶,原来朝廷的传闻都是真的。”卢象升也听过一些张扬开发大员的传闻。
实力展示的差不多了,张扬便调转话头,说道:“先生,你对当今天下局势怎么看?”
“唉!朝廷困难,陛下虽有雄主之志,却无雄主之才,反贼就如野草一样除之不尽,关外又有着鞑子作乱,真是一言难尽。”卢象升如实的说着。
“要张某看,朝廷坚持不住十年,也许五年都坚持不了!”知道历史的张扬肯定的说到。
“将军言过了吧,朝廷再怎么样也不会如此不堪吧!流民大部已被招安,剩下的一点也很快会被消灭,而鞑子在关外,就算战力再怎么强悍,最多攻陷宁远,过不了山海关。”卢象升如是说着。
“先生只看到了表面,流贼虽被招安,一但朝廷松懈,很快便会反叛。朝廷横征暴敛,除了田税还有三饷,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会加入流寇中。只要流寇中出一位英雄,必能撬动天下!”
张扬说完,看着若有所思的卢象升,继续说道:“那流寇再喊着某些口号,必能引天下百姓支持,就比如:‘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嘶!如果以将军所说,那流寇必能席卷天下!”卢象升听完吓了一跳,张扬的说法太恐怖了。
张扬趁势继续说着:“再说说关外的鞑子,鞑子作战凶猛,朝廷兵马一直打不过,更不用说战力低下的流寇了。如果流寇进攻北京,关宁军定会回防,那鞑子便会趁机南下,到时候天下是谁的,就说不准了。”
卢象升沉默了一会,回道:“将军所言,都是卢某从未想过的,细细想来,将军之言甚是有理,在下受教了。”
张扬觉得说的差不多了,便停下,直接下马抱拳施弯腰施礼道:“先生不必自谦,先生是有大才之人,张某想请先生帮我!”
“哎呀呀,将军这是干嘛,卢某刚刚还是戴罪之人,多亏将军相救才脱身,哪能担得起将军如此大礼!”卢象升没想到张扬目的是这个,刚刚还聊的好好的。赶紧下马来搀扶张扬。
“先生,俗话说良禽泽木而栖,良辰择主而事,张某自认为是良木,也认为先生是鲲鹏,还请先生帮我!”张扬还弯着腰,不肯起来。
“唉!卢某深受皇恩,又受将军搭救之恩,这该如何是好!”卢象升陷入两难中,从小读书就学到了忠君爱国,可张扬又对自己有救命之情,儒家又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张扬明白这种读书人的心思,继续说道:“先生以文人之身上阵杀敌,现又是服孝之时对抗鞑子,对得起朝廷,对得起陛下。然陛下不顾将军报国之心,而治罪先生,高起潜等人又不顾将军死活,危难之时不肯援助。先生皇恩早已还尽,然天下即将大变,还请先生帮我!”
“唉!”听到张扬的话,卢象升叹了口气,回想着自己这些年的过往,不禁老泪纵横。
卢象升想到崇祯上台后,以为遇到了伯乐,自己立了功,崇祯马上封赏,又委以重任。
但最近几年,先是父亲于崇祯十年五月病丧,自己十次上书请求回家奔丧,但崇祯一直不允许。
几个月前鞑子入寇,虽然崇祯给了自己督率天下勤王之兵的权力,但勤王兵马都被高起潜节制住,自己只能指挥得了自己麾下的三镇兵马,也上书好多次了,崇祯也不解决高起潜的问题,明显就是不信任。
自己在巨鹿嵩水桥,为朝廷已抱着必死之心杀敌,要不是张扬及时赶到,说不定已经死了。但崇祯却认为自己怯战,是导致清军能南下的主要罪人而抓捕自己。
沉浸在回忆中的卢象升越想越伤心,泪水也止不住的流。
一旁的张扬没想到卢象升突然哭了起来,连忙上前安慰着:“先生这是怎么了?”
反应过来的卢象升赶忙擦了擦眼泪,摆了摆手说道:“只是想起了些伤心事!无碍无碍!”
说完,卢象升向突然向突然想起了什么,当即跪下,参拜道:“将军说的不错,陛下对卢某的恩德,卢某早已还尽。然卢某愿意相信将军所说,天下即将大变,愿意跟随将军创立不世之基业,还望将军收留!”
“先生快快请起,先生能帮张某,是张某的福气,得先生之助,如汉高祖得张良呀!”张扬高兴的扶起卢象升。
“将军,在下有个不情之请,等鞑子被驱逐,在下想回宜兴老家奔丧,还请将军允许!”
“这乃人之常情,本抚正好要去一趟大员,便和先生一同去,如何?”处理完清军的事,张扬也要来着浮山号去找郑芝龙了。
收了卢象升这个意外之喜,剩下就是把鞑子赶出去了,不过张扬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离开。于是又展开阵型,向北而去。